巴力卡吉爾姓

源於赫哲族,出自元末明初赫哲族巴力卡吉爾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赫哲族巴力卡吉爾氏,為赫哲族最古老的七個氏族之一,出自古渤海國靺鞨族巴力卡吉爾氏族,世居阿撒津(今黑龍江呼瑪黑龍江俄羅斯一側)、安達拉(今俄羅斯境黑龍江沿岸)、扶餘(今黑龍江雙城)等地。後唐莊宗李存勖同光四年(契丹耶律·阿保機天顯元年,公元926年),契丹族首領、遼太祖耶律億(耶律·阿保機)率軍滅渤海國,巴力卡吉爾氏族輾轉遷居於黑龍江延安地區生息繁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力卡吉爾姓
  • 外文名:Balikagir
  • 名稱:漢化為氏
  • 讀音:巴力卡吉爾[巴力卡吉爾
  • 單一淵源:一直到了元、明兩朝時期,
讀音,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讀音

巴力卡吉爾[巴力卡吉爾,讀音作bālìkǎ-jíěr(ㄅㄚ ㄌㄧˋ ㄎㄚˇ ㄐㄧˊ ㄦˇ)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一直到了元、明兩朝時期,時有黑龍江兩岸流域的海西女真、生女真族引以為姓氏者,赫哲語、滿語皆為Balikagir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赫哲族、滿族巴力卡吉爾氏多冠漢姓為巴氏、吉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赫哲族,是一個以古老的靺鞨族中的赫哲氏族部落為核心,在歷史上逐漸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等民族和原屬黑龍江流域的其他土著民族、以及到赫哲族分布區居住的蒙古族人、漢族人等成份,在清朝初期形成的較穩定的一個民族體。
赫哲族有七個最古老的部落、二十二個基本氏族,其最古老的七個姓氏分別為:特爾吉爾氏(Balikagir)、卡爾特吉爾氏(kartgyir)、卡爾他吉爾氏(kartagyir)、巴力卡吉爾氏(barikagyir)、巴亞吉爾氏(Bayagir)、貝爾特吉爾氏(Beirtegir)、庫奇吉爾氏(kujigyir)。

遷徙分布

巴力卡吉爾氏複姓是非常古老的赫哲族、滿族共有姓氏,今已很少稱呼,多漢化為巴氏、吉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扶餘為郡望,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兩岸流域。

郡望堂號

郡望

扶餘縣:即今黑龍江省雙城市,是黑龍江地區設定較早的建制縣。早在距今三~四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雙城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主要分布著肅慎族先民。公元前兩千多年,肅慎族人向帝舜貢獻矢、石。兩漢時期稱為扶餘。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後屬女真四部之一的扈倫部屬下的烏拉部。清朝初期屬寧古塔昴幫章京。清朝康熙元年壬寅(公元1662年)屬寧古塔將軍營;清朝康熙十五年丙辰(公元1676年)為寧古塔副都統衙門所轄;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為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屬地;清朝嘉慶十九年甲戌(公元1814年)設雙城堡協領衙門,為雙城設治之始;清朝鹹豐元年辛亥(公元1851年)裁協領,設副都統銜總管;清朝光緒八年壬午(公元1882年)設雙城市廳,置理事撫民通判,兼管拉林,旗(滿族人)、民(漢族人)分治;清朝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歸吉林省濱江道管轄;清朝宣統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設雙城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為雙城縣;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濱江道,由吉林省直轄,為一等縣;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日寇入侵,立偽雙城縣公署,歸濱江省管;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27日光復,成立雙城縣民主政府,隸屬松江省哈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4年甲午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雙城為黑龍江省協轄。1958年戊戌8月1日設松花江專署,雙城縣歸其管轄。1959年己亥5月歸哈爾濱市屬。1965年乙巳8月又重屬松花江行署管轄。1988年戊辰設雙城市(縣級),1996年丙子11月5日重歸哈爾濱市。

堂號

扶餘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