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新庫熱,位於新疆博湖縣城西南一.五公里開都河東西分支處的一個小島上,原稱「寶浪蘇木布爾日享巴格沁隨木」,系一喇嘛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克新庫熱
- 開放時間:全天
歷史,建築,僧侶,
歷史
廟內供奉的主佛為布爾日享巴格西佛,故此得名。又因它建造於開都河兩條支流的分叉處,所以又稱為「河叉廟」。該廟始建於一八六八年,創建者是鐵格欽根培里,人們通常稱其為巴格沁根蓋或巴格西大喇嘛。巴克新庫熱一九四九年以前是和碩特部落四大寺廟之一,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範圍內建造比較早的廟宇之一。
巴克新庫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遭到嚴重破壞。三中全會以來,博湖縣境內大小五座廟宇合併,此廟成為該地的中心廟。一九八一年,由人民政府拔款重新進行修復,並歸還了大量「文革」中被查抄的文物。一九八六年八月,又拔款擴建。經過幾年的努力,巴克新庫熱已經面貌一新,並成為周圍信眾的活動中心。
建築
該廟為磚木結構,具有蒙漢合壁的建築風格。除了後來添置的一部分佛像、佛圖、壁書及佛器外,主要建築如四大木柱、樓梯、大門等均為原有遺物,雖歷經百餘年風剝雨蝕,依然保持著原樣。廟門前百米處有一株大榆樹,相傳為巴格西大喇嘛親手栽種。樹上掛滿人們祈求合家平安、人畜興旺的名色條幅。廟門門楣上有一條書有「鐵格欽根培里欞」字樣的藏文橫幅,意為「盛福寺」。廟頂金黃色,襯以綠邊,四角懸掛銅鈴,隨風響動。該廟建築甚為奇特,雖建於河洲之上,且過去屢遭開都河泛濫洪水的侵襲,但都未受到損傷。據當地傳說,此廟修建地點為龍頭,每逢水患到來,廟基能隨之升高,始終浮於水面之上,因此能免受災害,廟宇永固。廟內珍貴文物很多,主要有成吉思汗時代鐵盔甲一副,及藏文木版佛經一部。
僧侶
巴克新庫熱歷史上有巴格西大喇嘛、夏格吉大喇嘛、乃木仁老翕、明其格老翕、喬格東喇嘛等著名僧人。一九八四年八月,新疆人大黨委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視新疆,專程來到巴克新庫熱,接見了幾千名各族信眾,並對此廟給予很高評價。
該廟一直堅持以寺養寺、以寺養僧的方針,幾年開渠引水,開荒種地,飼養牲畜,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一九八二年,開設了蒙醫診所,請經驗豐富的喇嘛坐診,治病救人。他們還從廟裡拿出大量物資周濟當地貧困戶,撫養了數名孤兒。這些義舉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讚揚。
巴克新庫熱羅文為僑格東,八十歲,新疆博湖縣人,一九三五年月日出家,師從夏格加大喇嘛,兼任新疆維自治區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巴州佛教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