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來骨螺

巴克來骨螺

外型略呈紡錘形,典型的本種殼型相當修長,螺塔,殼口,水管溝長度各約占三分之一。也有較短胖的個體,螺塔高聳而末端尖,各螺層膨脹,縫合明顯,通體呈濃淡不均的黃褐色,個體顏色變化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克來骨螺
  • 拉丁學名:Naquetia barclayi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慨述,名稱類別,外形特徵,顏色,分布範圍,習性環境,

慨述

也有偏紫褐色或橘黃色的標本,殼表有微弱橫螺肋,螺肋上有大小不一的粗瘤及細顆粒,體層及次體層的縱脹肋末端呈葉片狀突起,縱脹肋呈波浪狀或鋸齒狀裙邊。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巴克來骨螺 【命名者】 Reeve, 1858

外形特徵

貝殼大型,最先的螺層為稍有規則的螺旋,而以後的螺層逐漸鬆散開來。螺管(螺層)的肩部有溝狀構造,或小孔排列。口蓋圓形,在其殼口周圍有短的棘刺形成。 殼體近長卵圓形,螺旋部中等大小,體螺層膨大。殼表面通常具雕刻飾、結節突起。殼口卵圓形,厴角質,多旋。

顏色

色彩深淺相間,葉片相當容易破損,完整的標本仍屬難得,多數標本葉片殘缺僅殘留縱脹肋,最大的葉片在外唇旁,其面向殼口的一側表面光滑有光澤,水管溝拉長而略彎曲,在水管溝旁留有大小2個早期水管溝殘餘。
外唇微微外伸,殼口偏小,其上方有一小凹口,下方直接連線水管溝,內側白色,口蓋角質呈紅褐色或黑褐色。殼高約60mm-70mm上下,最大尺寸可達107mm,

分布範圍

同種異名 annandalei Preston, 1910 英文俗名 。台灣分布 基隆市,宜蘭縣蘇澳 。 產地遍於非洲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以菲律賓中部為主要產地,棲息於稍深的岩礁海底,台灣海域可以發現,早年相當少見,曾列入台灣稀有的名骨螺,如今已有較多的漁獲量。

習性環境

生活在中等深度的水中。多在夏季產卵。肉食性,喜食小的雙殼類。
黃褐色巴克來骨螺標本黃褐色巴克來骨螺標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