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價值功效,等級分類,產地環境,地貌土質,水文情況,氣候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巫溪洋芋學名馬鈴薯,又稱土豆 、地蛋、洋山芋等,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巫溪洋芋表皮光滑,淡黃帶灰,略有光澤。切面平滑,色澤淡黃。蒸煮後口感酥軟,細膩,微糯,淡香。主栽品種以米拉、鄂薯系列為主推品種。
內在品質
巫溪洋芋乾物質含量20.0—23.5%,澱粉含量14.0—19.2%,還原糖含量0.16—0.25%,粗蛋白質含量1.5—2.6%。
價值功效
1、減肥、健脾利濕:土豆具有一定的減肥功效,其只含有0.1%的脂肪,同時也能夠代謝身體中多餘的脂肪,從而達到瘦身的目的。另外土豆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含有大量的澱粉、
B族維生素、蛋白質以及
維生素C能夠有效的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2、治療胃病、潤腸通便:土豆中含有豐富的
膳食纖維,具有寬腸通便的功效,幫助身體把代謝毒素排出體外,防止了便秘,減少患上腸道疾病的風險。另外土豆和蜂蜜一起搭配的話,可治療胃病。
3、增強體質:土豆可以增強體質,其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可以讓人們的思維變得更加的清晰,提高記憶力。
4、降糖降脂:土豆裡面含有的粘液蛋白,具有保護作用,能夠促進呼吸道、消化道、關節腔的潤滑,可預防脂肪在血管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
5、利水消腫、舒緩情緒:土豆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含有大量的鉀、鈣、維生素,容易消化及吸收。鉀能夠取代鈉,同時也會把鈉排出體外,適合於腎炎以及高血壓水腫患者。另外土豆也具有舒緩情緒的功效,含有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不良情緒。
等級分類
產品分級,根據巫溪洋芋單薯重量和外觀情況,分為:
一級貨:單薯重150克以上,表皮光滑、薯形好、芽眼淺、無泥土、無蟲口、無機械傷、無青頭、無脫皮。
二級貨;單薯重量125克—150克以上薯形較好,無脫皮、無泥土、無蟲口、無機械傷、無青頭。
三級貨:單薯重量在100克-125克之間,表皮光滑、無脫皮、無泥土、無機械傷、無青頭。
大統貨:單薯重量在100克以上到最大為大統貨,無機械傷、無腐爛、無青頭、無脫皮。
統貨:單薯重量在50—100克,無機械傷、無腐爛、無青頭、無脫皮。多作種用薯或燒烤。
小貨:單薯重量在50克以下的所有次貨統稱小貨。
產地環境
地貌土質
重慶市巫溪縣地貌以山地為主,占93%;地形東、西、北高而中南部低,最低海拔175.5米,最高海拔2796.8米,最大相對高差2621.3米,一般相對高差在500多米左右,屬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全縣地貌類型主要表現為強烈切割,崇山峻岭連綿不斷,懸崖峽谷到處可見;全縣土壤類型有黃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和潮土五個大類,其中黃壤和紫色土占耕地面積的80%以上,該類土壤抗蝕力強,保水保肥性好,適宜種植玉米、薯類作物。平均有機質含量35.5克/千克,全氮1.65克/千克克B5749,全磷0.53克/千克,全鉀18.9克/千克,鹼解氮115.2克/千克,有效磷5.1克/千克,速效鉀123克/千克,表現為少氮、富鉀、缺磷。這種獨特的“垂直分布”地貌和“富鉀”土壤類型造就了巫溪洋芋特定的內外品質。
水文情況
巫溪縣有大寧河、湯溪河等15條主要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大寧河流域占全縣大部分地區。年均降水總量56.6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34.6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約為14.5立方米。境內溪河均發源於本縣大巴山南麓,大寧河流域控制大部分地區。因全縣大集鎮和工礦企業稀少,水資源沒有受到污染,且森林覆蓋率高,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稱,水質檢測指標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類標準。廣泛分布的水系和優良的水質,給巫溪洋芋創造了良好的水資源環境。
氣候條件
巫溪縣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低山為14.8℃,中山為11℃,大於10℃積溫為4600℃。獨特的立體氣候、充足的光照、較大的晝夜溫差是形成巫溪洋芋口感和內在品質的主要因素。
歷史淵源
巫溪洋芋種植歷史悠久,是巫溪縣主要種植的作物之一。
據《巫溪縣誌》記載:清代開始,巫溪縣境廣為種植,漸為農家主食之一,與玉米、紅苕合稱境內主產“三大坨”。巫溪洋芋既是人們喜食的蔬菜,也是巫溪人民的主食,食法多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巫溪縣政府糧食調查表載,豐年產量為35.2萬擔(原糧)。
1949年,巫溪洋芋種植面積為12.1萬畝,總產3870噸(折合細糧)。
1988年,巫溪洋芋在糧食作物中產量僅次於玉米,名列第二。巫縣洋芋已形成從種質資源(種薯脫毒)到田間配套種植、產品加工及行銷的良好發展格局,產業優勢突出。
2013年,第十五屆全國馬鈴薯大會在巫溪縣拉開帷幕,共有上千人參會,其中包括來自韓國、荷蘭、比利時等十個國家的上百名農業專家。
生產情況
2009年,巫溪洋芋種植面積達2萬公頃且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鮮薯產量超45萬噸,居糧食作物之首。
2015年,巫溪縣已建成原種擴繁基地1萬畝、良種繁殖基地10.2萬畝、兩薯澱粉基地7800畝,商品薯基地40萬畝,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脫毒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重慶市主要的種薯供應基地、重慶市最大的優質商品薯生產基地。
2016年,巫溪年產優質鮮薯75萬噸,年加工鮮薯10萬噸以上,年產原種5000萬粒、一級原種1.5萬噸、二級原種15萬噸。
2017年,巫溪全縣馬鈴薯播種面積達48萬畝,總產量約80萬噸。
產品榮譽
巫溪洋芋先後獲得重慶市無公害馬鈴薯產地縣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國家工商局地理商標註冊,取得中歐地理標誌互認產品,獲得了中國十大馬鈴薯繁育基地縣等多種榮譽。獲“重慶市最受歡迎的土特產名片”。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巫溪洋芋”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3年,巫溪洋芋入選《2013年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目錄》。
2015年,巫溪洋芋獲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
2017年,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組織的全國農產品品牌價值評定結果出爐,“巫溪洋芋”的品牌強度為552,品牌價值為8.69億元。
2020年7月20日,巫溪洋芋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巫溪縣地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東鄰湖北,北傍陝西,南依長江,西通重慶市。縣境地跨東經108°44′—109°58′、北緯31°14′—31°44′。全縣耕地面積4萬公頃,巫溪洋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地域為本縣轄區內全部30個鄉鎮,種植區域立體分布在海拔400—1600米地段。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土壤和氣溫直接影響巫溪洋芋的產品品質。為確保巫溪洋芋的品質,應選擇海拔在400—1600米,抗蝕力較強、保水保肥性好、速效鉀含量高的黃壤和紫色土。
(2)品種選擇:巫溪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展了馬鈴薯脫毒繁育工作,通過不斷的品種引進和篩選,形成了以米拉、鄂薯系列為主推品種的脫毒良繁體系。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性強、商品性好,適應市場需求,具有該品種特徵、重50—75克的單個健康薯塊做種。
(3)生產過程管理:
栽培上以薯—玉—苕/菜模式為主,複種指數高,洋芋生長小環境好。
A、播前準備
a、備種薯提前1—2個月備好種薯,讓薯塊自然打破休眠。
b、整地提前清理前作殘株,深耕翻曬,播種前耙細,耕層疏鬆。
B、播種
a、播種期隨品種、氣候、耕制等不同而適當調整。海拔400—1200米相近地區12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播完,海拔1200—1600米的高山地區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播完。
b、播種量依據品種、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播種期及所用種薯規格來定。一般畝播種量120—150千克。
c、播種方法窩播,窩深8—10厘米。
種植密度及規格:與玉米套作:一是中型複合帶開廂(行距1.67米),每一複合帶雙行玉米套雙行洋芋,洋芋窩距27厘米,密度3000株/畝;二是行距1—1.17米、株距40厘米小型複合帶開廂,密度大小可視品種、地力、施肥量和播期而定。就同一品種而言,一般春播稍稀,秋播稍密。
播種順序:整地——開廂打窩——施複合肥——擺種薯——蓋腐熟農家肥——覆土起壟,覆土厚度一般以10—15厘米為宜。
D、施肥要求
多年試驗資料表明:每生產1000千克巫溪洋芋需N—5千克、P2O5—2.2千克、K2O—9千克,三者之比約為2:1:4。結合其需肥特性、土壤供肥,目標產量2100—2500千克鮮薯塊,推薦配方施肥量為: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2500千克,N—8千克、P2O5—4千克、K2O—12千克。
施肥方法:農家肥和磷肥全部作種肥施入;氮肥60%作種肥,40%作追肥;鉀肥60%—70%作種肥,30%—40%作追肥(現蕾封壟前)施入。
E、田間管理
a、苗前管理播後出苗前如土壤水分不足,影響出苗,應及時補澆一次透地水,不要漫灌,也不要浸灌;用桶和瓢潑澆。注意檢查地下害蟲發生和危害情況,一經發現及時防治。即將出土時,結合中耕淺鋤淺培土,畝用清糞水1000千克兌尿素7.5千克追一次芽苗肥(悶頭肥)。
b、苗後管理
現蕾封壟前,視植株長勢,結合淺耕培土,葉面噴施0.4%磷酸二氫鉀。若植株長勢過旺,造成田間蔭蔽,可採取打尖、摘花蕾、摘除弱小枝病殘枝和下部老黃葉等,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集中養分供應塊莖生長,利於增加產量。或在花期結合晚疫病預防可畝用15%多效唑50克兌水噴霧,控制地上部分生長。
F、病蟲害防治
a、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施用農藥嚴格執行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的規定。不得施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農藥及其混配農藥。
b、農業防治前作收穫後及時翻耕曬垡,清除病株殘渣,選用健康種薯,生長期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減少病蟲源數量,經常進行田間檢查,及時清除病株、病葉,並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c、物理防治可采黃板誘蚜,安裝殺蟲燈,使用性誘劑等誘殺害蟲。
d、化學防治
晚疫病:現蕾期於中心病株出現前畝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一次,間隔7—10天后,畝用687.5克/升銀法利懸浮劑50毫升再施一次即可
(4)產品收穫:待地上部莖葉50%落黃、塊莖停止膨大後,根據鮮薯上市或交售、貯藏時間適期收穫。收穫前一周殺秧,收穫的鮮薯先要充分攤晾後方可分級包裝、貯藏。收穫時輕拿輕放,避免損傷。
(5)生產記錄要求:對產品生產地點,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農機具,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專用標誌使用
(1)標誌使用人:凡在巫溪洋芋地理標誌保護地域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均可使用巫溪洋芋地理標誌,但必須須向巫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申請,填寫規範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申請書》,並簽定《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同時提供生產經營者資質證明、生產經營計畫和相應質量控制措施、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書面承諾以及其他必要的證明檔案後方可使用巫溪洋芋地理標誌。
(2)地理標誌的標註:標誌使用人在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圖案,標註“巫溪洋芋”字樣、等級、重量和產地。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巫溪縣零一零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