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鰭龍

巨鰭龍

和歌山 巨鰭龍(Megapterygius wakayamaensis),屬名來自希臘語“巨大”+“鰭翼”,種名指其發現地。巨鰭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的日本,化石出土於Toyajo組的Hasegawa泥質砂岩段(Hasegawa Muddy Sandstone Member),生存年代為坎帕期至馬斯特里赫特期交界。正模標本WMNH-Ge-1140240002是幾乎完整的鉸接骨架,包括頭部、左右前肢和左後肢骨骼、大量椎骨,頭骨長度80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鰭龍
  • 拉丁學名:Megapterygius wakayamaensis
  • :動物界
  • :蜥形綱
  • :有鱗目
  • :滄龍科
  • :巨鰭龍屬
  • :和歌山 巨鰭龍(Megapterygius wakayamaensis)
  • 亞科:滄龍亞科
形態特徵,四肢,椎骨,頭部,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四肢

巨鰭龍擁有異常碩大的鰭狀肢,長度幾乎超過了頭骨長度,這是在滄龍類里罕見的特徵。巨鰭龍後鰭狀肢比前鰭狀肢更長。較寬大的翼狀鰭肢可能代表著對快速移動的適應,類似今天的座頭鯨。
巨鰭龍指(趾)骨延長,呈沙漏形。

椎骨

巨鰭龍背椎序列後段的神經棘發生了明顯的方向變化,大約從第17背椎延伸到第21背椎。在現存的許多鯨類中,這種特徵與背鰭的存在相關聯,因此巨鰭龍可能也存在一個背鰭結構,用以輔助運動。
巨鰭龍背椎統共有33塊,神經棘高聳,比椎體本身更高。
巨鰭龍
巨鰭龍化石

頭部

巨鰭龍的頜骨纖細而筆直,牙齒尖銳、截面呈葉形。
巨鰭龍上頜前-上頜縫合線終止於第四顆上頜牙齒上方或正後方;額中背脊強健;額翼寬圓形眶後額頸突橫向延伸,構成眶後緣的後半部。

生活習性

巨鰭龍的中軸骨骼表明它的軀幹較為僵直,而它的鰭狀肢具有很大的活動範圍。這樣的特徵組合表明巨鰭龍具有一種十分獨特的運動方式:它可能用前鰭狀肢進行快速的方向操控,後肢則可以用來制動,結合其較纖細的下頜骨以及後彎的葉形牙齒,它可能會捕食集群的中小型魚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