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蟾蜍

巨型海蟾蜍

巨型海蟾蜍又名海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兩棲爬行動物。皮膚乾燥及疙瘩,眼睛上明顯起脊,直斜向吻部;有呈灰色、黃色、赤褐色或橄欖褐色,可以有不同的斑紋;眼後各有很大的腮腺,腹部呈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瞳孔橫向,虹膜呈金色;趾間基部有肉質的蹼,前肢沒有蹼;幼蟾蜍皮膚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紅色的,沒有腮腺。

巨型海蟾蜍原產於北美和南美洲,喜歡棲息在開放遼闊的草原及林地,尤其是經人工改造的地方;性喜隱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夜間捕食,以用蟲,蛾類,蝸生,蠅蛆等為食。巨型海蟾蜍全年也可以繁殖,在亞熱帶地區,繁殖期一般只會在較溫暖的季節,剛好亦是雨季的開始;雌蟾蜍可以一次生8000-25000顆卵,一般會在48小時內孵化;野生壽命為10-15歲,飼養下的可以生活得更久,最老的更可達35年。

巨型海蟾蜍分泌出一種叫蟾毒素的白色毒液,有時它們還直接噴射毒液;為了控制甘蔗甲蟲的危害,在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人把巨型海蟾蜍引入了當地的甘蔗園。然而,蟲害並沒有得到解決,澳大利亞的生態卻因此遭受劫難。巨型海蟾蜍迅速增加、泛濫成災,如今的數量已經超過1億隻,已經侵占了相當於2個法國的面積。巨型海蟾蜍吃掉了身邊幾乎所有能吞食的動物,嚴重破壞了當地的食物鏈。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Rhinella marina
  • 別名:甘蔗蟾蜍、美洲巨蟾蜍、海洋蟾蜍、南美巨蛙、蔗喙蟾
  • 外文名:Cane Toad、Agua Toad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蟾蜍科
  • :喙蟾屬
  • :巨型海蟾蜍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前凹型亞目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中文學名:巨型海蟾蜍
  • 同義學名:Bombinator horridus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蟾蜍科大約500個成員之中,巨型海蟾蜍(Rhinella marina)通常被認為是體型最大的蟾蜍。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記載,最大的一隻海蟾蜍被當作寵物生活在瑞典。這隻名為“Prinsen”的海蟾蜍長度為38厘米,完全伸展則長達54厘米,重量達到2.65千克。
巨型海蟾蜍是一種老物種。來自哥倫比亞晚中新世La Venta動物群的化石蟾蜍(標本UCMP 41159)與南美北部的現代甘蔗蟾蜍沒有區別。這是發現在洪泛平原的物種,這表明巨型海蟾蜍偏好的棲息地是長期以來的開放地區。
海蟾蜍並不是水生的,為全陸生動物,只有在繁殖時才會走到水邊。蝌蚪可以在15%鹽度的海水中生存。曾經被生物學家艾爾伯特·瑟巴誤描繪為陸生及水生的,後來卡爾·林奈對此進行了重新描述。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有人就想親眼看看世界最大蟾蜍究竟有多重,因為根據傳說,美洲的蟾蜍大約重到100千克。瑞典人羅利夫.勃朗貝爾就是這種探奇尋蟾的著名旅行家之一。他那時到過美洲哥倫比亞,路途上碰到過一位哥倫比亞人。那人繪聲繪色地給他介紹了可怕的巨蟾。當時羅利夫不相信巨蟾能有100千克,認為這是一種無稽之談,因為他對兩棲類曾有過一定的研究。羅利夫對這次旅行要求不高,只希望找到比非洲大一點的蟾蜍就心滿意足了。
羅利夫到了哥倫比亞加列拉斯火山地區後,立即在一個小山村,向居民打聽有無100千克重的巨蟾。有人回答說:曾見過20千克重的。也有人說:最大蟾蜍也不超過2.5千克。從100千克到20千克,再到2.5千克,真是一個巨大的差數!羅利夫為了尋根究底,將拿出十個比索的錢向當地居民購買2千克的蟾蜍。居民們一聽,個個吐舌瞪眼,驚奇萬分。因為這一戇大的代價與分文不值的東西實在難劃等號。
羅利夫到哥倫比亞時,恰遇旱季,湖水幾乎都乾涸了。人們勸他旱季過了再來,可他不願空手回去,整整尋找了好幾夜,也未碰上一隻大蟾蜍。一天早上,有個小伙子從遠方背來一個口袋。一見羅利夫,就把口袋啪噠一下倒了個底朝天。一隻偌大的奇醜的巨蟾掉在地上,可是稱了一下,它也只有1千克重。
羅利夫把這隻蟾蜍帶到厄瓜多首都基多,通過他所認識的奉克哈才爾博士鑑定,才知道它是美洲最大的蟾蜍海蟾。長度可達25厘米,被人們譽為蟾中之王,當地人又稱大蟾或巨蟾。
20世紀30年代,這種蟾蜍居然出足了風頭,有150隻被送上飛機,運往夏威夷群島。因為它是除害蟲能手,可以用它來保護甘蔗田。這種驅蟲措施試驗成功後,很快就被運往菲律賓、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很快巨型海蟾蜍已經遍及世界許多產糖地區。它們活動在成片的蔗林中,張著大口,日夜吞噬著各種害蟲,成為甘蔗田的忠實護士。據報導,夏威夷、菲律賓等島嶼,蟾蜍每年為人類保護的財產,價值相當十多億美元。
澳大利亞沒有海蟾蜍。直到1935年,為了控制甘蔗園中的蟲害,人們引進了120隻海蟾蜍,指望它們把甘蔗蟲吃光。然而,事與願違,雖然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但蟾蜍也只能跳,而不能飛,蟲子趴在甘蔗桿上根本就吃不到,海蟾蜍於是另尋他路,尋找替代食物。但是它們胃口很好並且瘋狂的繁殖,它們幾乎什麼都吃,從昆蟲到爬行動物,再到小型齧齒動物。這對當地食物鏈造成嚴重影響。其次,它們身上的毒液可以殺死許多捕食者,讓它們在澳大利亞成為沒有天敵的強者。諸多原因最終導致了海蟾蜍的泛濫成災。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屬於熱帶氣候,炎熱潮濕的天氣令海蟾蜍十分“中意”。加上沒有天敵,它們迅速擴大家族數量,不到6個月就增加到6萬多隻。很快,海蟾蜍從昆士蘭州向周圍的北領地等州擴張,“勢力範圍”越來越大,還日益逼近大城市。一名從事海蟾蜍研究多年的教授曾警告說,它們每年至少可推進40-50公里。
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這種外貌醜陋、含有劇毒的胖蟾蜍,對野生動物和人類都有頗多危害。如今,這種蟾蜍的數量越來越多,“占領”的地盤迅速擴大,日益向大城市逼近。如何有效對付它們成了當地人的頭疼事。在澳大利亞特別是在北部地區,這種海蟾蜍的數量至少有數百萬,而且還在不斷擴大,有的統計甚至認為,海蟾蜍大軍已經上億。
由於繁殖能力強、毒性大,海蟾蜍給當地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袋鼠、巨蜥、淡水鱷魚、野狗等動物因吃海蟾蜍而喪命的不計其數;兒童不小心碰到它們,也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為了阻止這些惹人討厭的胖蟾蜍泛濫,當地政府想了不少辦法,但功效不大。與此同時,海蟾蜍還在不斷擴大它們的地盤,2005年3月,海蟾蜍已經“入侵”到澳大利亞北部州——北領地的首府達爾文市郊外,離市區非常近了。
巨型海蟾蜍已經證明自己是澳大利亞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自1935年以來,它們遍布昆士蘭州的大部分地區,幾乎完全跨過北領地(距離西澳邊境僅75公里),包括世界知名的卡卡杜濕地。它們的數量在昆士蘭州東南部乾燥的地區很普遍,它們正在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蔓延。有不少巨型海蟾蜍搭乘蔬菜卡車到悉尼,它們已經在2000年的奧運會場地(位於悉尼內城西部的Homebush灣)建立了自己的區域。
巨型海蟾蜍的繁殖能力極強,它們交配不分季節,大個的雌蟾蜍一次最多可以排3萬個卵。而且,儘管海蟾蜍消滅了甘蔗地里的害蟲,但許多當地的青蛙和蟾蜍也成了它們的“腹中餐”,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為了對付海蟾蜍,當地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強檢疫,防止海蟾蜍卵入境;在池塘周圍建起50厘米高的樹籬,阻止海蟾蜍進去排卵;鼓勵人們捕捉等。不過,效果並不理想。

形態特徵

巨型海蟾蜍頭體長一般約150-175毫米,最大可以達到250毫米,雌蛙明顯比雄蛙長。平均體重106克。體型短粗,皮膚乾燥,背部呈灰色、黃色、赤褐色或橄欖褐色,具有不同的斑紋和許多大小不等的瘰疣粒。腹麵皮膚呈白色或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頭部有高高的骨質棱嵴,長在鼻孔的上吻之間。從鼓膜前側延伸至後半部分的是巨大副瘤。象其他夜間物種一樣有水平的瞳孔,眼後各有很大的腮腺。瞳孔橫向,虹膜呈金色。體表能夠分泌毒液。耳旁腺大,其分泌物即著名的蟾酥;鼓膜明顯;舌端游離,無缺刻;無頜齒和犁骨齒。後肢較短。趾間基部有肉質的蹼,前肢沒有蹼。椎體前凹型,無肋骨;肩帶弧胸型。
幼蟾蜍體型較為幼小,只有5-10厘米長。它們的皮膚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紅色的。幼蟾蜍沒有腮腺,毒性較弱。蝌蚪很小,體長1-2.5厘米,呈黑色。

棲息環境

喜隱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蝌蚪群棲於水底。

生活習性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
海蟾蜍眼睛後有很大的腮腺,背部也有其他的分泌腺。當受到威脅時,它們會分泌一種奶白色的液體,稱為蟾毒素。蟾毒素對於多種動物都是有毒的,甚至有人因食用海蟾蜍而死亡,海蟾蜍毒性很大。它們身上有一對大如硬幣的毒腺,遇到敵人就會噴出毒液,如果毒液通過眼睛、嘴和鼻子進入體內,就會導致劇痛、暫時失明和發炎,對兒童甚至有可能致命。而且連它們的蝌蚪也有毒性。除了分泌毒素外,海蟾蜍可以擴張肺部令身體膨漲,嚇退掠食者。
海蟾蜍除了靠視覺來偵測獵物外,也可以使用嗅覺,雙重撲捉能力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秘籍。主要吃節肢動物、蛾類、蝸牛、蠅蛆、蜻蜓、蚱蜢及體型小的齧齒目、爬行類、其他兩棲類、鳥類及多種無脊椎動物而生存,偶爾也會吃植物、狗糧及垃圾。它們習慣將獵物直接吞下,然後在胃裡將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
海蟾蜍還有極強的耐力,悉尼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表示: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中,可以一個晚上行進1.8公里。是青蛙蟾蜍家族中的夜行世界紀錄。

分布範圍

原產地:貝里斯、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佛羅里達——引進、夏威夷島——引進、德克薩斯州)、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引進: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巴貝多、多明尼加共和國、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海地、牙買加、日本、馬提尼克島、蒙特塞拉特、北馬里亞納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索羅門群島、中國台灣島、美屬維京群島。
巨型海蟾蜍
巨型海蟾蜍分布圖

繁殖方式

巨型海蟾蜍交配系統混雜, 可以是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及多雄多雌。繁殖期間雄性聚集在暫時的或永久的或緩慢移動的水中,並呼籲配偶。 不止一個雄性可能使單一的雌性的卵受精,並且特別成功的雄性可能在繁殖季節使多個雌性的卵受精。
巨型海蟾蜍全年都能繁殖。 第二年以後,雌性能夠產卵。卵產在岩石上或植物枝葉上,呈一串凝膠狀。 一次超過30000粒卵。卵是黑色的,表面有薄膜覆蓋,其直徑約為1.7-2毫米。蝌蚪孵化的時間要視乎水溫,卵孵化期2-7天。在亞熱帶地區,繁殖期一般只會在較溫暖的季節,剛好亦是雨季的開始。蝌蚪孵化的時間要視乎水溫,水溫越高生長得越快。孵化時往往就有成千條蝌蚪組成一群。蝌蚪細小及呈黑色,蝌蚪需要在45-55天內變成了與成年相同的幼蟾。與成體一樣,卵及蝌蚪對很多動物都帶有毒性。
幼蟾一般長10-11毫米,生長得很快。生長率會因地區、季節及性別而異,初期平均生長率為每日0.647毫米,繼後減慢至每日0.373毫米。生長率往往在它們達到性成熟時就會減慢。 急速的生長率對它們在變態及亞成體的生存有莫大幫助,因為幼蟾會失去了卵及蝌蚪時期的毒性,卻又未曾長成可以分泌蟾毒素腮腺。由於失去了重要的防衛,估計只有0.5%的海蟾蜍能長成成體。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巨型海蟾蜍在原產地是非常普通的物種,不需要特殊的保護工作。巨型海蟾蜍被認為是世界前100名引進種中最廣泛的物種之一。它們在被引入的地區和國家,被認為是有害生物和滅絕工作的目標。
巨型海蟾蜍已經證明是澳大利亞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總體來說,巨型海蟾蜍這種非常適應性的入侵物種沒有瀕危的威脅。引入的巨型海蟾蜍在波多黎各攜帶沙門氏菌,使其他本地物種處於危險之中。在其引入的範圍的一些地區,巨型海蟾蜍與本地青蛙競爭,並對試圖消耗它的本地野生動物有負面影響。百慕達蝌蚪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一些池塘中污染物的污染以及積累污染物的轉移的影響。
保護行動:這種高度侵入物種不需要保護措施;相反,對於受到該物種範圍擴大的不利影響的物種的保存措施是必需的。澳大利亞的生物學,影響和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研究已經到位,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菲律賓和日本,應該檢查這個物種對本地蛙類的影響。格林納丁斯已經啟動了正式組織的根除計畫。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