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嫣然出自《詩經》,形容女人漂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巧笑嫣然
- 用於:形容女人漂亮
- 作者:子夏
- 出處:《詩經》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問孔子《詩經》上的一句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是什麼意思,孔子告訴他是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之意。
詩經時代社會審美觀念在女性身上的體現非常有趣地限制在上半身,或者說,僅僅描寫女性上半身的自然美就足夠展示她的美貌與品性了。《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衛莊公的夫人莊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時代這種隨處可見的自然、健康的美,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女性審美的初步訴求,而這種訴求殘存著人類蠻荒時期對生育女性的美好崇拜。在社會體系完善之前,中國人的倫理觀和審美觀是朦朧而支離破碎的,更多的束縛不是來自於人本身,而是來自於自然,使女性比男性擁有更為廣泛的活力與柔美。
這句話的意思是: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膚白潤像脂膏,頸項頎長像天牛的幼蟲兒,牙齒排列像葫蘆子。螓兒(似蟬而小)一樣的方額、蠶蛾觸鬚一樣的細眉,巧笑的兩靨多好看,水靈的雙睛分外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