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左手三字經,右手弟子規》內容簡介:倡導感恩教育這么多年來,可以說收效甚大,對我是很大的鼓勵。在演講現場,我看到很多原先不知道“感恩”為何物的孩子,流著眼淚呼喚著最親愛的爸爸媽媽;許多不知道“責任”為何物的孩子,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清朝)李毓秀 (宋朝)王應麟 合著者:彭成
彭成,著名愛國演說家,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感恩教育系列叢書主編,全國數百所大中國小、企事業單位客座,教授、榮譽校長。
出生於蘇北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只有中專學歷的他,先後從事過遠洋海員、省級電視台記者、導演等工作。2000年他放棄自己的工作,與電視台合資成立影視文化傳播公司。被譽為“制播分離第一人”,為中國的電視改革事業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後又應邀成為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戰略合作夥伴,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
量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缺失。並深深地為這種缺失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所震撼。他開始潛心研究感恩教育,並積極投身到感恩教育的推廣和教學實踐中。經過多年的艱辛探索,彭成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極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贍恿教育演講風格和教學模式.並將感恩教育由學校教育延伸到社會教育、親職教育、企業內訓等其他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彭成的感恩教育演講。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品質上,都創造了中國德育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蹟,先後被譽為“中國感恩教育第一人”‘世界華人感恩教育第一人”“感恩教育第一人”。
“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感恩教育主題演講是彭成感恩教育研究和實踐的精華釋放,每一場都震撼人心,催人淚下.被媒體譽為“最震撼心靈的演講”“令人終身難忘的演講”“價值百萬的演講”,拯救了無數瀕臨絕境的家庭和企業。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數千萬人次聆聽過彭成老師的精彩演講。他們當中有大中國小的學生、家長和老師。有監獄中的罪犯,有全球五百強企業的高管和員工。有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和官員等。
圖書目錄
《三字經》講解
第一講 教育的根本/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3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7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9
第二講 家教與師教的結合/13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13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1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19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21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23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25
第三講 教育的內容與順序/29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29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31
三才春天地人三光春日月星/34
三綱眷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36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40
日南北日東西此四方應乎中/42
日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45
日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47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49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52
日喜怒日哀懼愛惡欲七情具/53
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54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56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58
第四講 經典文學的學習/61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61
為學窨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62
論語奮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63
孟子春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66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67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69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70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71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72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74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75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76
日國風日雅頌號四詩當諷詠/77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79
三傳春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80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81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82
第五講 歷史闡釋/87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87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88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90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93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96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97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98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99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弓雖七雄出/100
贏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102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103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104
蜀魏肯尼漢鼎號三國迄兩晉/105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108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109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110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112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113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114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117
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118
讀史眷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119
第六講讀書修學的方法/121
口而誦心而維朝於斯夕於斯/121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123
……
《弟子規》講解
第一講 總序/155
第二講 人則孝/165
第三講 出則悌/195
第四講 謹篇/217
第五講 信篇/243
第六講 泛愛眾 而親仁/265
第七講 餘力學文/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