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岩(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

左岩,女,1973年出生於山東萊陽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主要教育經歷,主要論文,人物事跡,

主要教育經歷

1989-1993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三系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3-1996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二系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6-1999 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 獲博士學位(論文為《聚焦焦點:對話語焦點的多維度研究》);
1999-2001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博士後。

主要論文

亨利·勞森和他的短篇小說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4-05
試論英漢廣告語言的主體選擇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5-05
廣告英語“促購”動詞新探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5-09
漢英部分語篇銜接手段的差異 外語教學與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5-07
廣告語域的語旨三要素及其在廣告語篇中的實現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6-04
英語會話中沉默的研究 國外語言學1996-06
廣告交際的多層面研究模型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7-09
《語言、思維和表征》介紹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8-01
淺析韻律研究中的幾個概念 北京大學學報(外國語言文學專刊) 1999-12
優選論的最新進展之一──共感理論 現代外語1999-07
《漢語音系學研究》評介 漢語學習2000-01
《漢語構詞的新研究:現代和古代漢語的詞法、音系和辭彙》評介 當代語言學2000-12

人物事跡

山東省萊陽市食品廠退休幹部左玉銀,接到兩個在國外攻讀博士後的女兒的來信,信中分別向父母匯報了各自的學習情況:在美國留學的大女兒左巍,剛剛在一次會考中獲得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在荷蘭留學的二女兒左岩,則獲得了全校最高獎學金。她們姐妹倆是北大歷史上,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惟一一對姊妹博士後。
大女兒直接讀國小一年級,小女兒4歲半上國小
左玉銀的大女兒叫左巍,小女兒叫左岩。左巍1971年出生,左岩比左巍小兩歲1973年出生。孩子們小的時候,左玉銀在部隊,開始在萊陽,後調到文登,雖不很遠,卻也不能經常回來。因此,照顧和教育兩個女兒的任務,全落到妻子陳瑞華一人身上。陳瑞華一邊工作,一邊料理家務。她每晚教女兒背兒歌、數數……很快兩個孩子都能背十幾首兒歌、唐詩,遠遠超過了同齡孩子。別人都稱讚陳瑞華教育孩子很有一套。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瑞華發現左巍對奶奶家糊在牆上的舊報紙十分感興趣,經常纏著大人問上面是什麼字。陳瑞華腦中一閃,何不利用孩子的求知慾開發一下她們的智力呢?當時左巍4歲,左岩兩歲。陳瑞華便教左巍漢語拼音、背小九九。結果發現,左巍進步很快。到後來的加減法,左巍都能理解並準確地寫出答案。開始的學習是興趣,而變成正常任務之後,左巍有些受不住了。陳瑞華提出要求,每天晚上做幾道題,做不完不準睡覺,如果做錯了,便罰幾道題再做。女兒噘著嘴說媽媽欺負人,可看到陳瑞華的認真勁,不像說著玩,便天天晚上學漢語拼音、背小九九,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陳瑞華注意隨時隨地對兩個女兒進行形象化“教育”。吃西瓜切幾塊,幾個人吃飯用幾雙筷子,馬路上駛過幾輛汽車,左巍和左岩覺得十分新鮮,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數學知識。1978年,左巍該上國小了。招生老師隨意考了左巍一下,結果左巍的知識水平大大超出招生老師的意料之外。按照左巍目前的智力水平,可以直接進二年級插班,不必再讀一年級。這時,陳瑞華又一心一意地教起二女兒左岩來。她教左岩學習國小一年級的課程,發現左岩學得得心應手。陳瑞華試著把學校出的試卷拿出給左岩做,結果成績遠遠高於年齡比她大三四歲的一年級學生,這連陳瑞華也不禁有些吃驚。  姐姐背起書包上學了,可急壞了朝夕相處的妹妹左岩。當時左岩4歲半,也纏著媽媽要去上學。陳瑞華以為女兒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放在心上,最後讓女兒纏得沒有辦法,就領著她來到學校。陳瑞華告訴她,如果不聽話,老師就不讓來了。左岩當時沒有桌子,只搬了一個小凳坐在教室最前邊。第一天放學回家,陳瑞華問左岩,明天還去不去上學,小左岩點點頭。左巍和妹妹在一個學校,課間來叫左岩出去玩,左岩死活不去,生怕老師說她不聽話,不讓來上學了。上了一段時間,左岩並不比其他“大學生”學得差,陳瑞華這才給她買了課本、書包。左岩成了名副其實的一年級學生。校長對陳瑞華講,你的兩個女兒真行。當時陳瑞華還不相信,直到看了女兒的成績單時,陳瑞華才相信了。晚上,陳瑞華對兩個女兒講,千萬不能驕傲,認真學習考上北大當科學家。陳瑞華怎么也沒有想到,當年的一句話,影響了兩個女兒的一生,她們真的雙雙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博士生。
循循善誘,因人施教,給女兒最大的自信與鼓勵
等左巍、左岩上國中時,左玉銀早已從部隊轉業,到萊陽食品廠工作。家庭安定了,他們夫婦倆更抓緊了對兩個女兒的教育。他們進行分工,陳瑞華負責給女兒輔導文科,左玉銀負責輔導理科。由於分工明確,他們這兩個孩子學習成績上升得很快。  知女莫過母。兩個女兒的每一點進步,陳瑞華都十分清楚,她針對兩個女兒的不同特點,分別施教。大女兒左巍雖然成績一直不錯,但有時不紮實,經常出些小差錯。有時考試成績不理想,陳瑞華並不批評她,而是耐心地幫助左巍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每次陳瑞華一說,左巍的成績就上去了。幾次之後,左巍成績便穩定下來。  與姐姐相反,妹妹左岩學習紮實,但有時對自己沒有太大的自信。左岩的英語成績很好,學校準備推薦她參加全省英語比賽。可左岩一想到全省比賽,就有點發怵。陳瑞華得知這一情況後,就讓女兒給老師講,每次上課前,留出5分鐘讓她到講台上講英語。老師答應了。等到了煙臺參加比賽時,看到人家的設備、師資都比自己學校好,左岩覺得沒有把握,回家後給陳瑞華講:“媽,咱們根本不行,條件太差。”陳瑞華對女兒講:“你能行,條件好壞只是一個方面,你應該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比賽結束了,左岩得了第一。陳瑞華故意逗她:“你不是說咱們條件差嗎?”左岩不好意思地說:“媽,別提了。”儘管陳瑞華夫婦對女兒的學習抓得很緊,但並不是讓她們關起門來死讀書,每晚都讓她們看半小時的新聞節目,並為她們訂閱了報刊,使她們增長知識。  左巍、左岩在母親的教誨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1988年,老大左巍考上了濰坊醫學院。一年之後,左岩又以理科成績煙臺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績考上了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孩子考上大學後,需要大筆的學費,陳瑞華、左玉銀夫婦單位效益不好,為了支持女兒們上大學,老兩口開了一個小賣部。
姐妹雙雙進北大,博士畢業國外深造
左岩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每年考試總是第一。左岩又以全院第二的成績通過英語專業8級統測,那一年她才19歲。1993年,左岩畢業了,分配問題迫在眉睫。這時,總參外事局來學院選調畢業生,左岩作為惟一人選被選中。能去外事部門,這在多少人眼中是個求之不得的好機會。而左岩卻執意申請留院考研。對女兒的選擇,父母投了贊成票。1993年,左岩以411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外院碩士研究生,並創外院考研成績最高紀錄。  對左岩考研究生,左玉銀、陳瑞華夫婦心中是有思想準備的,而大女兒左巍考取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則給了他們一個驚喜。醫學院都是5年制,左巍與左岩同一年大學畢業。妹妹考研究生時,左巍也曾對陳瑞華流露出想考研究生的念頭,可陳瑞華對她講,妹妹已決定考研究生,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想留一個女兒在身邊,既然大學畢業了,在附近找個學校當教師,教書育人,照顧父母。隨後就在煙臺、萊陽等地找接收單位,最後接收單位也找好了,只等畢業後報到上班了。誰知,有一天,左巍對陳瑞華講,想出趟遠門,去南京。陳瑞華問左巍去南京乾什麼,左巍這才吞吞吐吐“坦白”了自己參加了研究生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筆試,這次去南京是參加面試。左玉銀、陳瑞華老兩口這才恍然大悟。左巍對父母講,妹妹考研究生,姐姐也不能落後。望著面前的女兒,老兩口不禁笑了,考研究生是好事,何必對父母保密。  三年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了,左巍與左岩1996年又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的博士生。  1999年,左巍、左岩姐妹倆又以優異成績,從北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被獲準去國外攻讀博士後。左巍去了美國,左岩去了荷蘭。她們出國前,特意請父母去了一趟北京,姐妹倆身穿博士服,在北大校門前,幸福地依偎在父母身邊合影留念。  如今,28歲的左巍不僅學業有成,而且愛情也有了收穫。她與一位在上海同仁醫院的博士生同結連理共赴美國。對此,26歲的左岩說,自己還年輕,過幾年也不遲。  女兒左岩在寫給父母的信中說:“謝謝你們賦予我們生命、健康的人格和做人的信心。在荷蘭,曾有人問我,你的父母是不是高級知識分子,我自豪地對他說,他們很平凡,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父母!爸爸媽媽,女兒和你們是彼此的驕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