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性收入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資性收入
- 介紹:企業的薪酬體系與結構呈現多樣化
- 隨著:單位分配自主權下放
- 規定: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
工資收入一般指本詞條
工資性收入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
工資性收入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
工資(Wages)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
工資條也叫工資表,是員工所在單位定期給員工反映工資的紙條,但並不是所有單位都給員工工資條,有的單位會將工資的各項明細表發給員工,但是有的單位是沒有的。工資...
居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價值總和。人均國民收入這一指標能大體反映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稅前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的總工資,即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國家稅法進行計稅的部分。稅前工資=所有收入總和-(社保+公積金)。該部分稅前工資計算結果<5000元,則不再...
工資。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二四:“罷工工人仍還原職,不扣罷業期內薪資。”聶紺弩 《失掉南京得到無窮》:“薪資很微薄,他的生活也很簡單。”...
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不同於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2014年12月25日,...
工資薪金收入是指我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是個人從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
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它包括按計時工資率支付的計時工資、按計件單價支付的計件工資、各種經常性獎金、各種工資性質的津貼,以及按...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所收取得來的收入。...
陽光工資就是將公務員以前除基本工資以外的收入(如補貼、津貼之類)都納入到工資範疇內統一核算。將公務員所有的工資外收入的發放項目,歸為職務補貼、生活補貼、節日...
工資標準又稱“工資率”。國家、部門(或者行業)、企業單位對職工規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的具體工資數額。反映一定時期的生產技術發展狀況和社會生產力的發雇水平,具有...
實際工資是指工資的貨幣額能夠實際購買到的消費品和勞務量。它是反映勞動者實際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名義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實際工資水平取決於消費品價格、...
職工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職工平均工資”即“社會平均工資”,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
,中國發展指數(2010)學術研討暨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人大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在會上表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呈現出行業收入差距反彈、城市內部分配不公占主導、...
稅後工資指的是稅前工資扣除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個人所得稅後,實際到手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險中...
固定收入是指以工資為主的收入,也可以認為是居民家庭的穩定性收入;非固定收入主要是獎金、稿酬、利息所得部分,是居民家庭的暫時性所得。所以說,退休金也算固定...
工資分配製度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通過工資分配製度,發揮市場機制對工資收入的調節作用,使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稅,即個人所得稅。因為個人所得稅里有一項是工資、薪金,故名。...... 個人繳納的基 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工資收入平均數,有些單位只計工資,不計其他收入。...
薪水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xīn shuǐ,又叫薪俸、薪給、薪金。而部隊,警察里稱為薪餉。現代人稱為薪資。由於都是工人階級,所以稱為工資。...
而根據中國統計局的統計,2011年人均月收入約為2000元,這個結果包括工資以外的收入統計。參考資料 1.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3-10-15] ...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上說,堅持在經濟成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