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保障

工程保障,為保障軍隊作戰行動而採取的一切工程措施的總稱,屬戰役、戰鬥保障和行軍、輸送、宿營保障。是軍事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保障軍隊作戰行動採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實施工程偵察,構築工事,構築、設定和克服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構築和維護道路、橋樑、渡場、港口和野戰機場,採取工程技術措施實施偽裝,構築給水站,以工程手段消除核武器襲擊的後果等。其目的是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隱蔽安全,指揮穩定,快速機動,阻滯敵人的行動,並以爆炸性工程器材直接給敵人造成損害,為取得作戰勝利創造有利條件。工程保障所包含的內容,各國不盡相同。如美軍的"engineer support",除包含上述工程措施的內容外,還包括:修復和維護鐵路,敷設和維護輸油管道,維護內河航道和港口設備,構築兵營、倉庫、醫院,實施地形測繪和大地測量工作,供應部隊地形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程保障
  • 釋義:保障軍隊而採取的一切工程措施
  • 研究內容:戰役、戰鬥保障和行軍
  • 基本原則:工程器材消耗量大
正文,

正文

為保障軍隊作戰行動而採取的一切工程措施的總稱,屬戰役、戰鬥保障和行軍、輸送、宿營保障。是軍事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保障軍隊作戰行動採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實施工程偵察,構築工事,構築、設定和克服障礙物,實施破壞作業,構築和維護道路橋樑渡場港口和野戰機場,採取工程技術措施實施偽裝,構築給水站,以工程手段消除核武器襲擊的後果等。其目的是保障軍隊作戰行動的隱蔽安全,指揮穩定,快速機動,阻滯敵人的行動,並以爆炸性工程器材直接給敵人造成損害,為取得作戰勝利創造有利條件。工程保障所包含的內容,各國不盡相同。如美軍的"engineer support",除包含上述工程措施的內容外,還包括:修復和維護鐵路,敷設和維護輸油管道,維護內河航道和港口設備,構築兵營倉庫醫院,實施地形測繪和大地測量工作,供應部隊地形圖等。
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現代戰爭中,軍隊作戰行動的工程保障,工程器材消耗量大和供應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為此,組織實施工程保障,通常須遵循下列基本原則和要求:①根據軍隊的作戰任務、行動企圖和實際情況確定工程措施;②及時掌握與工程保障有關的情況,預先作好準備;③統一計畫,全面組織,重點保障;④一切工程措施必須符合戰術、技術要求;⑤在人民民眾支援下,全軍動手,充分發揮工程兵的技術骨幹作用;⑥集中工程兵的主要兵力和器材,保障主要方向上軍隊的作戰行動和重點工程任務的完成;⑦嚴密組織部隊、分隊遂行工程保障任務時的協同動作;⑧適時機動兵力、器材,經常控制強有力的工程兵預備隊;⑨充分發揮工程裝備的作用,廣泛利用就便器材,切實做好工程器材的儲備和供應工作。
組織工作  工程保障由合成軍隊各級指揮員根據任務、決心、上級的工程保障指示和實際情況,通過司令部具體組織實施。它貫穿于軍隊作戰行動的全過程。其組織工作主要有:①不斷地組織工程偵察,著重查明與工程保障有關的情況;②聽取工程兵及其他部門對工程保障提出的建議;③擬制工程保障計畫,給所屬部隊、分隊下達工程保障指示;④掌握部隊、分隊情況,並檢查督促其按預定計畫完成工程保障任務;⑤組織工程器材的供應和技術保障工作;⑥根據存在的問題和變化了的實際情況,及時採取新的工程措施;⑦適時機動工程兵的兵力和工程器材;⑧不間斷地指揮和協調各部隊、分隊工程作業的行動。
簡史  中國自夏代以後,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保障軍隊機動和滿足軍用物資運輸的需要,架設橋樑、修築道路成為重要的工程保障內容。如中國春秋時期楚武王伐隨時(公元前690),曾在溠水上架設橋樑;戰國時期,魏、趙、齊等諸侯國構築午道,秦統一六國後修建的許多馳道,後來主要用於保障軍需物資的輸送。這個時期,保障軍隊進攻的其他工程措施和工程器材也相繼出現。如為克服壕溝障礙採用的壕橋填壕車和攻城使用的雲梯、衝車以及利用地道攻取城池等。17世紀,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開始使用制式橋樑器材保障軍隊渡河。到了20世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坦克相繼使用於戰場,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並形成了合成軍隊之後,工程保障有了較大發展。主要表現是:①工程保障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內容增多,工程量增大,工程措施也更加複雜。如防禦陣地的構築:堅守防禦,由以往的城堡、要塞、點式防禦陣地,發展為構成綿亘的築壘防線(築壘地域)陣地體系;野戰防禦,由築有數道以掩體、掩蔽部、交通壕及障礙物組成的一線陣地,發展為多陣地、多地帶並有反坦克、反空襲工程設施的寬正面、大縱深的防禦陣地體系,同時在防禦作戰中出現了快速機動布雷的工程措施。又如,保障軍隊機動的道路,由以往僅供軍隊前送後送用的道路,發展為便於軍隊縱向和橫向機動的道路網。進攻時出現了在敵障礙物中為步兵、坦克開闢通路和構築供技術兵器、車輛強渡江河使用的各種渡場等新的工程措施。這些工程措施的發展及其在戰役戰鬥中的作用表明,工程保障已成為現代合成軍隊作戰行動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之一。②工程兵不僅數量上有了較大的發展,而且許多國家的工程兵分工更加專業化,並裝備了軍用工程機械、新型舟橋器材和制式的地雷、爆破、偽裝、給水等器材。③為了適應軍隊高速度機動和攻防作戰的需要,在合成軍隊戰鬥隊形中出現了臨時編組的運動保障隊、障礙排除隊和障礙設定隊等專業戰鬥組織。④一些國家的軍事著作中出現了“工程保障”這一術語,陸續出版了工程保障的理論專著,並將工程保障列為戰役戰鬥保障的重要內容寫入戰鬥條令中。
在中國,20世紀30年代,工農紅軍的工兵在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利用民舟和竹筏等就便渡河器材,開設渡場,保障紅軍勝利地渡過了湘江、烏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抗日戰爭時期,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巧妙地構築和利用地道工事,靈活運用地雷,開展地道戰和地雷戰,積極打擊日偽軍,有效地掩護了民眾,保衛了根據地;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的工兵和步兵,在作戰中排除敵人設定的大量地雷和其他障礙物,實施攻堅爆破和破壞作業,搶修大量的道路、橋樑和渡口,有力地保障了歷次戰役、戰鬥取得勝利。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工程兵和鐵道兵,在朝鮮人民軍和廣大民眾支援配合下,維護和搶修5000餘公里的道路和1300餘公里的鐵路,構築和維護主要交通線上的橋樑和渡口,排除大量的爆炸性障礙物,粉碎了美軍的“絞殺戰”,有力地保障了部隊機動和前後方的交通運輸。同時在保障部隊隱蔽安全、指揮穩定方面也採取了許多工程措施,如構築了大量的掩蔽工事和由短洞逐步發展起來的坑道工事。1951年6月,轉入戰略防禦之後,在三八線附近,創造性地將各種工事與障礙物結合起來,建成以坑道工事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陣地體系,保障軍隊有效地抗擊和粉碎了敵人多次進攻,並勝利地進行了反擊作戰。戰爭實踐再一次證明了工程保障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飛彈、核武器和新型軍用飛機、坦克、步兵戰鬥車裝備部隊,使軍隊的火力、突擊力、機動力和防護力大大提高。為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許多國家軍隊都重視在平時設防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解決:①戰時保障軍隊免遭核武器、其他新式武器殺傷和對付空降兵突然襲擊的工程措施;②戰時快速構築野戰陣地、機場和修復港口的工程措施;③運用各種手段快速構成以防坦克地雷場為主的、大縱深的障礙物配系及其他對付集團坦克突擊的工程措施;④在大縱深障礙物中開闢通路, 保障坦克、 機械化部隊快速通過大面積的地雷區、放射性沾染區、破壞區、泥濘泛濫區的工程措施;⑤進一步發展和運用自行渡河器材、帶式舟橋器材快速開設渡場,保障軍隊從行進間強渡江河進攻的工程措施,等等。許多國家工程兵的數量和在軍隊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在增加,並不斷研製、裝備新式野戰工程機械和各種工程器材,從而大大提高了工程兵部隊的工程作業能力。如用帶式舟橋器材或自行舟橋器材架設浮橋,不僅大大節省了作業力,而且架設作業速度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提高了10倍以上。過去一個連人工設定一個350米×250米的地雷場需8小時,現在用火箭布雷車或火炮、直升機布設同樣的地雷場只需幾分鐘。採用上述方法實施大面積快速機動布雷,不僅能提高布雷速度,而且明顯地擴大了地雷的戰術用途。在此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過總結國內外歷次戰爭工程保障的經驗以及作戰、訓練和試驗,進一步研究了在各種地形條件下和各種作戰行動中,組織實施工程保障的措施、原則和方法,以及工程兵和工程器材的運用等問題,形成了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工程保障理論。
展望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工程保障將繼續側重於研究解決未來戰爭初期的工程保障問題;綜合運用新的工程技術成果和工程裝備,不斷提高部隊在常規戰爭中和在核條件下作戰的生存能力,提高諸兵種及其他專業部隊、分隊戰時的自我保障能力、快速機動與反機動能力等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