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方法

工業區位方法(Industrial Locating)是運用經濟學和地理學的知識,對工業生產的地域配置、各地區以至各國工業生產發展的配置條件及其變化規律進行跨學科研究的一種科學方法。

它在當前各國政府、公司、企業選擇和確定工業發展規劃、企業合理布局、工業與社會同步發展等戰略性研究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工業區位方法在實際運用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由此也可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微觀分析方法。50年代以前,工業區位方法主要用於有關工廠選址的微觀分析。其基本特徵是分析個別生產要素價格變動情況對工廠選址的影響。從微觀角度研究工廠的選址,是以最低限度成本或最大限度利潤作為確定工廠區位的目標,並把獲得原料的成本(從原料產地到生產地點的運輸成本)、加工原料的成本(生產地點的勞動成本和其他各種生產成本)、分配產品的成本(把製成品從生產地點運往銷售市場的成本)這三項成本指標,作為確定工廠區位的基本條件。
第二類是巨觀分析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經濟學界從巨觀角度來考察工業區位問題的著作日趨增多。工業區位方法的巨觀分析與微觀分析不同,它著重從資本形成方面進行研究,以提高經濟成長率和降低失業率作為工業布局的主要目標。它主要研究區域範圍和全國範圍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八增長率、投資率,失業率、通貨膨脹率以及資本形成等因素對工業區位移動和工業布局的影響,此外,巨觀分析還十分注意環境經濟、生態平衡等因素的影響。
第三類是制度—結構分析方法,它與微觀分析和巨觀分析有明顯的區別,它著重考察經理制度下工業企業的形式和社會文化因素對工業區位所起的作用。比如,企業是由經理經營的,還是由所有者經營的,是以實現最大利潤為主要目標,還是以追求其他目標為主,等等。由於現代企業已有相當部分實現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企業的權力由經理部門所掌握,工業區位的選擇和確定將會按照與過去不同的決策方式進行,企業負責人的個人偏好在企業遷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比如,他希望企業遷移到離自己家庭住址不遠的地方,儘管成本很高,但繁華的城市和近郊有可能被選為廠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