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內容簡介: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對藝術家工作中那些無法呈現的秘密做了有意思的呈現——藝術家個體的觀念思考、創作實驗以及藝術生產過程中的種種可能性,最大限度地進行了表現。

基本介紹

  • 書名: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頁數:231頁
  • 開本:16
  • 品牌:新星出版社
  • 作者:左靖 董冰峰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259294, 78022592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工作坊: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
探尋藝術家的秘密,觸摸不為人知的藝術創作“邊界”。創作手記?創作流程?失敗之作?廢稿?草圖?方案?照片?訪談?通信?邏輯關係?如何呈現?會不會形式大於內容?這是一次無法呈現的呈現。
藝術家是如何丁作的?藝術家從事的是一項帶有創造性的工作,但是“做藝術”既不是一種姿態,也不是一種身份,它包含了“至高無上的目標和基本要求”。

作者簡介

左靖,1970年11月生。藝術策展人和批評家,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藝術總監,《藝術與投資》《當代藝術與投資》副總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涉足當代藝術領域。2002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三年展——中國藝術三年展(現更名為南京三年展)。曾擔任南京南視覺美術館的執行館長。作為藝術教育者,在高校教授紀錄片和當代藝術課程;作為獨立影像的推廣者,曾擔任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策展人。策划過很多當代藝術展覽,其中包括“未來考古學”第2屆中國藝術三年展、“趣味的共同體”“詩意現實:對江南的再解讀”等。近年來還應邀在奧地利、西班牙的一些藝術中心和博物館策劃展覽。
董冰峰,山西忻州人,《藝術與投資》與《當代藝術與投資》執行主編、策展人和藝術家,曾就職於廣東美術館研究策展部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部,現居住在北京。策展項目主要包括“首屆中國獨立映像節”(2001),“染”(2005),“從極地到鐵西區:東北當,1985-2006”(2006),“消失的現場”(2007),“迷宮”(2007、2008和2009),“這裡發生了什麼”(2009)等;參加展覽主要包括“第14屆巴西電子藝術節”(2003),“未來考古學”第2屆中國藝術三年展(2005),“第2屆廣州三年展”(2005)和“亞洲城市網路雙年展”(2007)等;編著有《戈達爾》和《帕索里尼》(2003)等。

圖書目錄

董文勝
隱伏欲望中的記號
讓菲林腐蝕現實
——左靖與董文勝的對話
藝術家問卷
何雲昌
我們能否回到原來的地方?
——何雲昌行為作品《石頭英國漫遊記》的意義及其他
《石頭英國漫遊記》
——一件近乎無效的作品
藝術家問卷
金石
鮑棟與金石對話
藝術家問卷
李景湖
在我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找尋藝術的力量
——李景湖訪談
藝術家問卷
李明
如果拍攝時沒興奮感就廢了
——李明訪談
三言兩語說展覽
——李明個展《日記》
藝術家問卷
盧征遠
也許不是壞事
——許崇寶與盧征遠的對話
藝術家問卷
馬秋莎
馬秋莎:有結合作用的牛奶
與麥洛蒂·歐恩·考里克的談話
藝術家問卷
邱黯雄
新山海經
從遠古看世界
邱黯雄訪談
藝術家問卷
石青
《諸葛熊貓奇遇記》之外的談話
一次人為的相遇
——關於《諸葛熊貓奇遇記》的一些補記
藝術家問卷
蘇文祥
觀念消失而作品浮現
機器自律及其隱蔽的秘密
藝術家問卷
湯藝
關於一些作品的手記
藝術家問卷
楊俊
楊俊在廣州的“巴黎症”
在中國的“巴黎症”
藝術家問卷
張耿豪華
張耿豪華:從夢想出發
隱藏於都市叢林的班特
藝術家創作自述
藝術家問卷
章清
章清:面對現實的美學
天堂里多了雙眼睛
藝術家問卷
趙趙
危險的趙
趙趙與秦思源的談話
藝術家問卷
周嘯虎
平行的現在進行時
——周嘯虎訪談錄
藝術家問卷

序言

任何藝術品的產生、發展都離不開其產生的大的環境和背景,即時代的烙印。在這個前提下,由於每個藝術家個體的特質不同、經歷不同、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他們所創作的作品的風格也各自不同。這種基於相同的大的社會環境產生的不同風格的作品是很值得關注的,當代藝術亦是如此。
中國的當代藝術一路走來,也在時代的烙印下呈現出了萬千姿態。20世紀80年代,時間到了改革開放的初期,由於政治影響逐步向個人的獨特體驗、思考和審美趣味轉化,藝術也進入了思考期和轉型期。在這段時期里,中國大陸的藝術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一批年輕藝術家以悲壯的理想主義色彩從事藝術創作。儘管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們的作品被視作洪水猛獸;儘管在大眾的審美情趣中,他們的作品因“特立獨行”而被嘲諷;儘管沒有像樣的藝術展覽;儘管沒有固定的藝術家集居區;儘管很多藝術家在技術上存在很多模仿的痕跡,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藝術家開始向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方向過渡。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家參加西方的藝術展及西方畫廊,加之拍賣公司的介入,部分中國當代藝術品逐步被國際收藏機構及個人所收藏;少部分中國當代藝術家也成為拍賣界的寵兒;當代藝術由邊緣化的狀態慢慢變為主流。不管對方是出於何種目的,我們都必須承認中國當代藝術是在商業資本的牽引下進入西方社會視野的。
這個說法並不包含任何貶義,事實上,如果不是西方資本的介入,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肯定要比眼下弱,藝術市場的進程也肯定要比現在遲緩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