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鴨(巢湖麻鴨)

巢湖鴨

巢湖麻鴨一般指本詞條

巢湖鴨屬蛋肉兼用的中型麻鴨品種,原產於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圍的廬江縣無為縣居巢區等地,是巢湖地區勞動人民經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具有野外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潛水深、抗病力強等特點。該鴨體型中等大小,體軀長方形,勻稱緊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巢湖鴨
  • 外文名:Chaohu Duck
  • 別稱:巢湖麻鴨
  • 產區分布: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圍
  • 學科:生命工程
簡介,品種來源,產區分布,產地環境,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土質水源,飼料情況,生物學特性,遺傳特徵,外貌特徵,體型特徵,頭部特徵,生長性能,周齡體重,屠宰測定,存活率,繁殖性能,圈養管理,

簡介

巢湖鴨原產地為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及周邊的無為、居巢、肥東、肥西等縣,中心產區為廬江縣白湖、同大、白山、郭河、冶父山、盛橋、龍橋、礬山、金牛和柯坦等鎮,廣泛分布於整個巢湖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品種來源

巢湖鴨是巢湖沿岸廬江縣、無為縣、居巢區、肥東縣、肥西縣及其毗鄰的含山縣、和縣、舒城縣等地的農民培育出來的優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明朝嘉靖42年(公元1562年)的《廬江志》·貨殖篇,就已經把鴨列為家禽之首。明朝嘉靖七年《無為州志》也有記載:“東門日日魚上市,二月家家鴨成雛。”“鴨之畜,千百為群性,宜卵外,商鹵之,以罔利他郡焉”。可見養殖水禽歷史悠久,水禽業養殖業發達。
產區動植物和糧食資源豐富,大面積的水田及大量的稻田遺谷,為發展巢湖麻鴨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1987 年經省巢湖麻鴨保種提純研究技術鑒委會鑑定,其指標達到國家兼用型鴨品種的鑑定標準。

產區分布

巢湖鴨原產於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圍的廬江縣無為縣居巢區肥東縣肥西縣及其毗鄰的含山縣、和縣、舒城縣等地,曾廣泛分布於整個巢湖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心產區主要分布在廬江縣白湖鎮、同大鎮、白山鎮、郭河鎮、冶父山鎮、盛橋鎮、龍橋鎮、礬山鎮、金牛鎮和柯坦鎮等。

產地環境

地理條件

產區位於東經117°01’~117°34’,北緯30°57′~31°33′之間。境內地形多樣,有低山、丘陵、圩區和湖泊等。地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沿湖平原圩區,地勢較低,海拔為6~10 m;東南西部低山丘陵區,海拔為100~595 m;中部丘陵地區,起伏和緩,圩、崗、畈等錯雜分布。

氣候條件

產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分,熱量條件較好,無霜期長;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日照1733小時,年平均氣溫15.9 ℃,年最高氣溫37.6 ℃,年最低氣溫-6.9 ℃;年平均降水量1123.5 mm,平均相對濕度為78%,無霜期為264天,長期無冰凍;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平均風力2~4級。

土質水源

主產區廬江縣有水面200多萬畝,河川年徑流總量11.29億立方米,淡水水域總面積32.28萬畝。境內有巢湖、黃陂湖、白湖水系,水草、水資源豐富,有低荒草地18.4萬畝。湖盪河溝及草灘中,有大量的魚蝦、螺螄、蜆蚌和其它水生動植物,從而為牧鴨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飼料。河盪相連,水草茂盛,魚蝦豐富,是糧食豐產的水網地區。土壤類型共有6個,74個土種。根據土壤普查、定點監測分析,全縣土壤容重一般在1.1~1.5 g/cm3之間,通氣孔隙度多在50%左右,耕地平均有機質含量為1.82%,全氮含量平均為0.108%,速效磷含量平均為4.4 ppm,速效鉀含量平均為64.4 ppm,PH值為5.3。

飼料情況

農作物品種資源豐富,主產水稻、油菜、小麥、豆類、玉米、薯類和花生等。自然條件好,自流灌排等水利設施齊全,農作物連年豐收。糧食豐富,可大量轉化增值,為巢湖鴨的資源保護和飼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物學特性

巢湖鴨是巢湖地區勞動人民經過長期人工選育和自然馴化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歷史悠久,完全適應本地的氣候條件。巢湖鴨具有野外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潛水深(可達3 m)、抗病力強等特點,能適應以放牧飼養為主的各種飼養形式(如鴨稻共作飼養、鴨魚混養等),能適應在全國大部分省份飼養。各種飼養形式下,巢湖鴨飼養成活率都很高,生產性能發揮正常。

遺傳特徵

公鴨:頸羽上半段為深孔雀綠色且具光澤,下半段灰褐色,主翼羽灰黑色,背羽前半部灰褐色,後半部瓦灰色,腹羽淺褐色襠部粉白色,性羽灰黑色,尾羽灰色,尾梢白麻色,鏡羽墨綠色有光澤,胸羽淺褐色。
母鴨:頸羽麻黃色,主翼羽灰黑色,背羽麻黃色,腹羽淺麻色,性羽灰黑色,尾羽麻黃色,鏡羽墨綠色有光澤,胸羽淺麻色。
雛鴨:全身黃色,尾羽黃中帶烏。

外貌特徵

體型特徵

公鴨:體型中等,體軀長方形,勻稱緊湊,羽毛緊密而有光澤,前軀中等寬深, 後軀發育良好, 兩腿結實有力。頭頸上半段為深孔雀綠色且具光澤,兩腿後上方粉白色,呈“綠頭粉襠”。
母鴨:體質健壯,體型中等,呈長方形,羽毛緊密而有光澤, 體軀發育良好, 兩腿結實有力。全身麻雀毛,副翼羽墨綠色而富有光澤,呈“淺麻細花”。

頭部特徵

公鴨:頸細長,喙桔黃色,喙豆黑色,虹彩赭色。
母鴨:頸細長,喙黃綠色或黃褐色,喙邊淡黃色眼眶上有半月狀白眉或淺黃眉,喙豆黑色,虹彩赭色。

生長性能

周齡體重

巢湖麻鴨初生重48~50 g,30日齡平均體重820~832 g,60日齡平均體重1850~1864 g,70日齡平均體重2083~2093 g,180日齡公鴨平均體重為2750~2850 g,母鴨為2450~2550 g。

屠宰測定

2006年12月3日安徽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對60隻100日齡放牧飼養的巢湖麻鴨進行了屠宰測定(公母各30隻),結果如表所示。
巢湖麻鴨屠宰測定表


活重
(kg)
屠體重
(kg)
屠宰率(%)
半淨膛重(kg)
全淨膛重(kg)
腹脂重(g)
腿肌重(g)
胸肌重(g)

1.96±
0.16
1.75±
0.16
89.84±
2.77
1.57±
0.15
1.39±
0.14
18±
0.01
175±
0.02
163±
0.02

1.76±
0.17
1.65±
0.27
88.62±
11.94
1.48±
0.24
1.26±
0.12
23.30±
0.01
162±
0.02
158±
0.03

存活率

巢湖麻鴨育雛期存活率96%以上,育成期成活率92%~96%。

繁殖性能

巢湖麻鴨開產日齡為150~180天,種蛋受精率92%~95%,受精蛋孵化率90%~95%。入舍母禽產蛋數170枚,飼養日母禽產蛋數175枚,蛋重71.5~83.3 g,有的會飛

圈養管理

農戶如何圈養巢湖鴨?巢湖鴨具有體質健壯、結實緊湊、行動敏捷、善於潛水、抗逆性、覓食力強等優良特性,適應性強,是適宜規模放牧和圈養的。圈養巢湖鴨可選擇撂荒地、林果園地建造人工草場,種植具有耐瘠薄、耐踐踏、耐乾旱及草叢生長高度與鴨採食高度相適宜且青嫩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hn-mc紫花苜蓿、hn-mc白三葉、hn-mc紅三葉、hn-mc墨西哥玉米、hn-mc多年生黑麥草等植物。為了滿足常年養鴨的需要,應該採用1年生牧草輪作模式來種植,例如,當年4月上旬播種hn-mc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結束後播種hn-mc冬牧70黑麥,生長到翌年5月中旬結束,如此循環往復輪作。按每隻鴨吃草40千克左右計算,一般每667平方米人工草地可飼養肉鴨120-150隻,高產飼料地可供200隻以上肉鴨食用.
巢湖鴨圈養要掌握其基本知識,在不同季有不同的管理要點:
春季重點防霉、通氣。敞開門窗,充分通風,勤換墊草,保持舍內乾燥,疏通水溝,運動場不可積污水,嚴防飼料的發霉變質,定期消毒鴨舍。
夏季防暑降溫,敞開門窗,裝上排風扇,搭架遮棚。適當疏散鴨群,縮小飼養密度。
秋季補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時間不少於16小時,強度以5-8勒克斯為宜(1.25-2瓦/米2)。
冬季重點是防寒保溫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時間,提高單位面積飼養密度達8-9隻/米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