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黑木耳2號是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培育,源自青川野生黑木耳菌株29的產品,審定編號為川審菌 2010 00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黑木耳2號
- 培育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 編號:川審菌 2010 006
- 源自:青川野生黑木耳菌株29的產品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種植區域,
特徵特性
該品種為木腐菌。菌絲匍匐,具有鎖狀聯合,孢子無色、光滑,常彎曲為臘腸形,菌絲生長最適溫度 10℃~25℃,子實體生長最適溫度 14℃~20℃;菌絲生長階段適宜濕度 65%,子實體生長階段 85%~90%;好氣性,尤其在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充足氧氣;菌株從接種到出菇的時間約 80 天~90 天;胺基酸含量為乾重的 8.92%,蛋白質含量為乾重的 11.2%。出耳早,整齊,耳片厚,叢生,耳基小,農藝性狀突出。
產量表現
在四川正常自然條件下, 22 厘米×44 厘米聚乙烯塑膠袋栽培,乾耳產量可達 75 克以上比對照增產 10.1%~13.6%。
栽培要點
①、生產栽培季節安排應是出菇溫度在 15℃~25℃;
②、菌袋開口出耳階段注意污染控制;
④、原基形成後,噴水量不宜過重;
⑤、採收第一潮菇後應停止噴水 2~3 天,清理殘餘菇腳;
⑥、及時採收。
種植區域
四川地區溫度在 10℃~25℃的條件下均可栽培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