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農民》創辦於1944年10月31日的成都,月刊,屬於農業類刊物。該刊的主編是崔毓俊與張濟時,編印者為四川省農業推廣輔導區辦事處,出版者為川西農民月刊社,社址位於成都外東川農所農輔區。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最晚一期為1944年發行的第1卷第3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西農民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4年
- 出版周期:月刊
《川西農民》創辦於1944年10月31日的成都,月刊,屬於農業類刊物。該刊的主編是崔毓俊與張濟時,編印者為四川省農業推廣輔導區辦事處,出版者為川西農民月刊社,社址位於成都外東川農所農輔區。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最晚一期為1944年發行的第1卷第3期。
《川西農民》創辦於1944年10月31日的成都,月刊,屬於農業類刊物。該刊的主編是崔毓俊與張濟時,編印者為四川省農業推廣輔導區辦事處,出版者為川西農民月刊社,社址位於成都外東川農所農輔區。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最晚...
《支配與逃逸:川西農村涼山移民的生成及情狀》是2018年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濤。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和分析的涼山彝族農民流入川西農村務農的情狀有別於當下對於人口流動的一般解釋,認為這些人進入川西務農與其說是出於經濟目的,倒不如說是出於“社會逃逸”。通過對於作為社會逃逸的人口流動...
川西林盤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區農家院落和周邊高大喬木、竹林、河流及外圍耕地等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形成的農村居住環境形態。生態簡介 這種歷史形成的集生產、生活和景觀於一體的複合型農村居住環境形態在成都平原通常被大家稱為“川西林盤”。通常是以姓氏(宗族)為聚居單位,呈一種分散的分布方式,形式上屬於典型的...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羅江縣井村調查》:新中國成立以來,井村發生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變化。社隊(村民小組)成為連線院子與基層集市的最重要地域共同體,成為鄉村治理的最基本單位,這是川西平原農村在治理體制方面的最大變化。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灌溉修道、土地調整等公共服務都通過社隊提供,這是川西平原...
3.2 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利益狀況分析 3.3 政府在土地流轉中的利益狀況分析 3.4 土地流轉背景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 3.5 土地流轉促成了農民多元化的就業狀況 3.6 關於土地流轉模式的討論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農地制度改革與統籌城鄉發展 4.1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制的特徵 4.2 土地調整:農...
彎腳桿拼音是wān jiǎo gǎn,是四川川西成都一帶對“農民”的稱呼。詞義 中國在清代和清代以前就是以農業生產經濟為主,農民較多,而且農民工作時,腿稍微要往下彎,所以四川川西人民就把農民稱作“彎腳桿”。評論 一方面是毫無原因的惡意的辱罵歧視。另一方面,某些外來人員進入城市之後,素質低下的行為過多,...
段儒斌說,要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逐步恢復健康,必須讓秸稈回到田間,讓它成為有機肥,不僅是減輕農民的勞動負擔,同時也能保護生態環境。那么,如何讓農民毫無顧慮地實現秸稈還田?段儒斌開始著手解決秸稈還田問題。從1998年夏天開始,段儒斌來到川西平原及廣安、自貢、宜賓等地,每到一地,他會親自挖土分析土壤結構,...
當駕駛員,川西美麗風光吸引了他 為記下心中的美,他拿起了相機……2011年6月,成都金牛區農民鐘祖依的兩幅攝影作品《夕陽大漠》、《高原牧馬》入選首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獲獎作品,其中,《夕陽大漠》還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製成了限量版郵票。在所有參選的一萬多幅作品中,只有32幅獲此殊榮。 而3年前,首次接觸單眼...
素以富庶著稱的川西壩上的“銀郫縣”,在反動政府的強征暴斂下,廣大人民處在飢餓的死亡線上,到處是一片破敗的悽慘景象。農民同地主階級的矛盾,人民同反動統治者的矛盾,反動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都異常尖銳,階級關係呈現出非常複雜的局面。郫縣農民為了反抗統治階級和地主的剝削壓迫,自發地組織了兩次示威遊行,鬥爭矛頭...
西山紅軍起義是1934年12月發生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的一次紅軍武裝起義,起義遭到反動政府的殘酷鎮壓,以失敗告終,但這次起義 打擊了反動勢力,播下了革命火種,孕育了革命力量,擴大了政治影響,在川西人民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起義背景 1934年9月12日,中共青神縣委接省委“可同嘉定(今樂山市)臨時縣委...
趙利群 趙利群,原名趙楷,四川綿竹縣人,早期優秀共產黨員。1928年,參與領導綿竹七四農民暴動。後去延安,在中央組織部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川西人民行署專員等職。
涼山州彝林山農業有限公司地處川西大涼山,以彝族居住為主,屬高原地帶,海拔在兩千至四千五百米,農民自養、自產的農產品,無任何污染,屬綠色健康農產品,公司是涼山第一家以“連鎖專賣店”經銷大涼山家禽、土特產的大型農業企業,公司擁有一批教授、博士、外企高管、連鎖管理專家,農產品經營以公司為龍頭,帶動涼山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下四川,任《川西農民報》編輯部主任、《川西文藝》主編。後回到山西,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火花》《汾水》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主席、名譽主席。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榮譽稱號。出版有《西戎文集》。2001年1月,西戎因病醫治無效逝世,終年79歲。人物生平 西...
後從事農民運動,曾任龍潭支部、榮威中心縣委書記等職。1930年去成都,任四川省委軍委委員、川西特委士兵運動委員會書記,綿竹農民暴動總指揮等職。翌年調上海,從事社運、工運、兵運等工作,任組織部長等職。1939年派人國民黨第四戰區司令部任書記,後去東江游擊縱隊,任二、三、四縱隊政訓室主任及黨的特支書記。19...
古時的川北地區由於是丘陵地貌,經濟落後,交通不發達,當地農民與外面溝通較少,雖然四川被叫作天府之國,但主要指的是受都江堰灌溉的川西平原地區,川北地區惡劣的生存環境造成了當地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科學技術落後,相信鬼神的特點。根據人類文化學的觀點,藝術的產生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川北燈戲的萌發基礎就...
徐登亞 徐登亞,四川航空工業川西機器有限責任公司車工、技師。人物經歷 四川航空工業川西機器有限責任公司車工、技師。人物榮譽 2020年12月,被公示為“全國優秀農民工”擬表彰人選。2021年1月6日,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
萂村位於大理州賓川縣西部,是金沙江沿岸及川西進入滇藏茶馬古道的古老食宿站。千年古村——萂村歷史悠久。村情概況 萂村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7.00公里, 國土面積81.99平方公里,海拔1860.00米,年平均氣溫20.40℃,年降水量6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經作等農作物。有耕地9694.00畝...
穆青聞訊後,立即取道自流井去成都;然後到潼南雙江鎮召集重慶、川南、川西幾個地區負責人會議,決定省委西遷在成都成立四川臨時省委,以便領導四川黨的工作繼續向前發展。臨時省委的分工為:穆青(化名維新)任書記,組織劉披雲、張春帆,軍委李鳴珂,工運書記程子健。穆青、劉披雲、張春帆、許海生(交通員)和陳志筠(...
6月,與中央紅軍在川西懋功地區會師後,開始了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苦行軍。行軍途中九十一師是後衛的後衛,在前有阻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處境極端險惡,常常是邊行軍邊打仗,人員傷亡嚴重,而且籌集給養又十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指戰員產生了思想波動。這時候桂乾生槍傷剛好,胃病還時常發作。為了穩定軍心,他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