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6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在瀘定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懸索橋。1950年7月,交通部開始籌劃和橋樑選址、設計、施工準備。選址定在瀘定縣城北橋頭上村,距離瀘定橋上游900米處。同年11月中旬,正式開工。1951年5月31日,竣工。1951年6月,通車。
1952年6月、1955年4月,經受了2次7級左右的地震,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可以照常通車。
1970年,在上游修建了雙車道的雙曲拱橋後,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就封閉備用。
建築布局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東西兩岸門式索塔高約16米,橋長約132米,橋面寬4.5米。鋼索是由27根直徑約3厘米的鋼絲組合成的主索,分布在索塔左右兩側,中間分別由45根鋼製吊桿將橋身懸吊在大渡河上,橋身由無數鋼架鉚焊而成,鋼架上鋪0.5米見方的方墩枕木,枕木上再鋪“人”字形拼木。橋上可通行一輛卡車,最高載重量為15噸。該橋總投資147.5104萬元,實際支出占預算數的86.2%。
主要構件
主纜
主纜:根據橋樑兩岸地形條件的不同,主纜分跨跨徑長度為25米+136米+41米,矢跨比為1/11。全橋共設定兩根主纜,採用27根直徑30毫米規格鋼絲繩擰股為主纜。
吊索
吊索:採用90根直徑為30毫米規格的單股鋼絲繩作為吊索,吊索縱橋向間距為2.9米。邊跨無吊索。
加勁梁
加勁梁:鋼桁架梁為133.4米單跨簡支梁,桁高3.175米,節間長2.9米,桁架中距為5.08米,主梁由若干工字鋼及鋼板用鉚釘連線,在兩跨之間再用鋼樑剪刀支撐而成。
索塔及基礎
索塔及基礎:索塔採用門柱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東西岸塔高都約16米,索塔為上橫截面為0.8米×0.9米,下橫截面為1.25米×1.58米的變截面形式。兩岸橋台用當地自然條石“一丁一順”砌築在河灘礁石上,橋台相距約131米。
錨碇
錨碇:兩岸均為重力式錨碇。東岸錨碇構築物兩處,淨距4.5米,整體形態前高后低,總長約12米,寬2.44米,最高處4.05米,鋼筋混凝土錨碇位於中後端;西岸碉堡依靠山體砌築,呈3層台地磚石,有拱券門窗洞,通面闊9.2米,通高14.5米,錨碇設在第一層台地,室內空間進深約7米,寬2.2米,通高8.4米,原應架設有2層木樓板,砌石拱券頂,券頂後端留有0.6米x0.6米出入口。
文物遺存
浮雕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橋頭兩側是磚砌欄桿,每柱之間有建橋工具的浮雕,如扳手、夾鉗、斧頭等。
題詞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東岸門式索塔橫樑上書“大渡河橋”,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劉伯承題寫。索塔兩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朱德題寫的楹聯:“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三軍遠戍嚴防帝國侵”。
碑記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西橋頭正面豎有三道屏牆,左為18軍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撰寫的碑文,中間是毛澤東《七律·長征》,右邊為西南軍區支援司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建橋碑記。橋西門式索塔兩側有西康省政府主席廖志高題寫的楹聯。在橋西的正對面崖壁牆上,由西南軍區支援司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題撰的“大渡河橋碑記”,陰刻的文字清晰可辨。
文物價值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經歷和見證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擺脫了帝國主義和西藏農奴主勢力的控制和掠奪,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大渡河懸索橋遺產體現了當時的“蘇式風格”,並且由於其有的多個題記、碑記,更豐富了該地區的文化價值;大渡河懸索橋遺產還體現了建國初期的橋樑技術,具有其科學價值。大渡河懸索橋橋樑遺產價值豐厚,值得深入的保護和研究。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新橋村西。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川藏公路大渡河懸索橋,路程約1.3千米,用時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