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區地殼磁異常特徵與地殼構造關係研究

《川滇地區地殼磁異常特徵與地殼構造關係研究》是康國發為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為依託單位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滇地區地殼磁異常特徵與地殼構造關係研究
  • 項目類別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依託單位:雲南大學
  • 項目負責人 :康國發
項目摘要,結課摘要,

項目摘要

根據海、陸、空、天磁測資料建立的高階地磁場模型,研究川滇地區地殼磁異常的空間分布和高度衰減特徵。對磁異常進行二維小波分解,得到區域異常場和局地異常場。給出磁異常的空間能譜,探討不同波長成分對總體磁異常的貢獻。由上述磁異常計算岩石圈居里等溫面,並與地震波速度異常、重力異常和岩石圈熱結構等地球物理場相比較,揭示磁性基底起伏與地殼層狀結構的聯繫。研究磁異常與地質構造的關係,其中包括磁異常強弱過渡帶與斷裂帶的對應關係,造山帶、盆地和破碎帶的磁異常特點,紅河斷裂帶與該區條帶狀磁異常的物理聯繫。本項目的研究結果可以為該區域地質構造和岩石圈結構研究、地下資源探測、地震災害研究等提供地殼磁異常分布的定量依據,對認識該地區的大陸動力學過程、陸-陸碰撞和地質演化研究有重要科學意義。

結課摘要

根據海、陸、空、天磁測資料建立的高階地磁場模型,研究川滇地區地殼磁異常的空間分布和隨高度衰減的特徵。對磁異常進行二維小波分解,得到區域異常場和局地異常場。由上述磁異常計算岩石圈居里等溫面,並與地震波速度異常、重力異常和岩石圈熱結構等地球物理場相比較,揭示磁性基底起伏與地殼層狀結構的聯繫。研究結果表明構造穩定的四川盆地分布著強正磁異常;龍門山地區分布著較強的負磁異常帶,川西北、滇西造山帶為負磁異常或弱磁異常;滇中地塊磁異常為團狀和帶狀分布,正負異常交錯出現,磁異常衰減快,異常源較淺。沿金沙江—紅河斷裂分布有清晰的正負磁異常成條帶,並一直向東南延伸至越南北部。龍門山斷裂帶、麗江—小金河斷裂帶、紅河斷裂帶是地殼磁場強弱或正負異常的過渡帶。滇中地塊東部磁異常以康定-奕良-水城斷裂和彌勒-師宗-水城斷裂為界。磁異常與地殼密度、地震波速度異常有對應關係。地震波速度高、地殼密度大的地區磁異常為正,反之,磁異常為負或弱磁異常。川滇地區居裡面分布在20—34km之間,隆起和凹陷區域變化分明。沿龍門山斷裂帶、小江斷裂帶、麗江-小金江斷裂帶附近的居裡面相對較淺,隆起區為帶狀分布,與深大斷裂帶構造走向一致。川滇地區強地震主要發生在居裡面隆起區域。川東地塊、若爾蓋地塊、滇南地塊等大型地塊內部居裡面相對較深,凹陷區域為成片分布。居裡面深度與大地熱流值密切相關。騰衝、麗江、大理、昆明附近的大地熱流值較高,居裡面相對較淺。本項目的研究結果可以為該區域地質構造和岩石圈結構研究、地下資源探測、地震災害研究等提供地殼磁異常分布的定量依據,對認識該地區的大陸動力學過程、陸-陸碰撞和地質演化研究有重要科學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