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薅草鑼鼓

川北薅草鑼鼓

川北薅草鑼鼓是一種傳統民樂。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廣元市四縣三區境內,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鑼鼓最具代表性。薅草鑼鼓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四川北部山區農村的民眾性傳統民間文化,俗稱"打鑼鼓草"、"薅鑼鼓草"、"攆鑼鼓草"。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大夥在一起除玉米草、黃豆草時唱的一種山歌。薅草鑼鼓不僅能保證除草的進度和質量,還可使繁重的體力勞動在笑聲中變得輕鬆,讓勞動者充分享受到勞動的愉悅和快樂。

2006年5月20日,川北薅草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川北薅草鑼鼓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四川省青川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27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青川縣地處四川盆地北部山區川、甘、陝三省結合部,有"大熊貓故鄉"之稱。青川薅草鑼鼓遍布全縣36個鄉鎮,以板橋鄉大壩鄉青溪鎮三鍋鄉瓦礫鄉茅壩鄉6個鄉鎮的薅草鑼鼓最具特色。

藝術特色

內容豐富

薅草鑼鼓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除玉米草、黃豆草時,幾戶或幾十戶勞動力集結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排開,一人敲著鑼,一人擊著鼓,有節奏地邊敲邊打邊歌唱,為勞動者鼓舞士氣,統一步調,消除疲勞。敲鑼打鼓者多為地方有知識、有威望的老者或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敲鑼者稱"歌郎",打鼓者叫"聯手"、"同路"。
薅草鑼鼓一天的過程大致分為:牽線子、扎蓋子(起歌頭或排歌頭)、安五方(或拜五方)、說正文、耍歌子、辦交接。早上八點左右,鑼聲一響,就告知人們該出工了。鑼手走在前面,其餘人聞聲跟在後面,在山間小道上逐漸連成一線,俗稱"牽線子"。到達農活目的地,歌郎首先起歌頭,在鑼鼓齊鳴中高腔開場。接下來是"安五方",有的歌郎拜東西南北中五方神靈,有的則直接拜天地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在一天勞動中占去大部分時間的是說正文。唱詞內容既有成書的唱本,也有民間口頭流傳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在特殊的紅色年代,毛澤東的七律、七絕,郭沫若的七言詩也成了正文的唱詞內容。勞動中,若發現有人落伍掉隊了,歌郎就會來到其身後,用力敲鑼打鼓,激勵催促落伍者趕上來。歌郎引吭高歌、激情飛揚,勞動者快速除草、你追我趕,呈現出鼓樂喧天、歡歌笑語的熱鬧場面。薅草鑼鼓不僅能保證除草的進度和質量,還可使繁重的體力勞動在笑聲中變得輕鬆,讓勞動者充分享受到勞動的愉悅和快樂。

形式多樣

薅草鑼鼓的鑼鼓節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幾種。曲調和唱詞按字數分為七字譜、十字譜,此外還有五字譜等多種曲調及口授心傳的傳統唱詞和即興唱詞等。演唱作品主要有《韓湘傳》、《八仙圖》、《鸚哥記》、《清官圖》等,以及一些山歌如《二面麻柳葉》、《三月百草青》等。
川北薅草鑼鼓內容豐富,唱打方式真率、質樸,傳承歷史悠久,口頭傳唱歌詞萬餘首,其曲調簡約明快,獨具特色,極富感染力,極大地豐富了大山深處民眾的文化生活。保護和傳承川北薅草鑼鼓,必將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音樂文化。

代表作品

《韓湘傳》、《八仙圖》、《鸚哥記》、《清官圖》等

傳承意義

《川北薅草鑼鼓》把民間文化與音樂融入艱苦的勞動中,是川北山區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歷代先賢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川北薅草鑼鼓是川北山區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代先賢遺留下來的優秀民間音樂文化。川北薅草鑼鼓在田間作業中發揮了指揮勞動、活躍現場氣氛、調節勞作者情緒的作用。它具有率真質樸的音樂個性,擁有數千首曲目的豐富蘊藏量,明快簡潔的音樂語彙中保留了大量古代體力勞動中的音樂文化信息,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川北薅草鑼鼓
如今,由於受現代生產方式的影響,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川北薅草鑼鼓的生存空間正在日益縮小,有瀕臨失傳的危險--老年歌手相繼過世,年輕人多外出打工,勞動力大量外遷,歌手隊伍青黃不接。因此,保護、傳承川北薅草鑼鼓的工作已到了關鍵時刻。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川北薅草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