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嶺門村簡介
發展農村經濟是文明生態村得以維持的保障,而嶺門村原來的地塊分散,給農戶的種植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合理利用該村土地資源,在鎮委鎮政府的科學指導之下,該村對土地資源進行整合,把各戶分散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重新進行合理分配,使得農戶種植的作物更加集中,目的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橡膠村”,從而達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業產值的目的。
二、文明生態村建設情況
(一)深入搞好宣傳發動。在年初的時候,充分運用動員大會、廣播、參觀等形式為創建活動營造濃厚氛圍,激發廣大農民民眾自主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多方面樹立宣傳典型,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帶動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二)搞好創建規劃設計。在創建前,紅旗鎮將村莊道路硬化、造林綠化、環境淨化、整體美化、休閒活動場所等全部納入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實效。
(三)突出抓好“三化”建設。主要抓好村內巷道硬化任務,完成村巷道與環村路硬化銜接。綠化主要依山、就水、借勢,科學安排,形成山水花草樹合理布局。淨化主要抓好主巷道和農戶庭院淨化。
(四)抓好創建資金的籌備。在財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春節期間,鎮委鎮政府利用在外能人返鄉這一大好機會,充分發動村民大搞“捐資助創建”活動。全村採取 “農戶出資出工為主,集體投入一點、政府支持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64萬元,投工投勞8300多個,清理垃圾380多車,拆除舊房4間,牛豬圈18間,硬化村道路3條(長900多米),石板鋪設村巷12條,共1650平方米,築排水溝長3200米,砌擋土牆600多米,建休閒景點4處共500多平方米,建標準籃排球場1個,文化室1間,種樹800多棵。
(五)創建文明生態村的成果。
1、生產發展。拓寬了致富途徑,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大力種植橡膠和香蕉,另外,開始發展家禽飼養,淡水養殖等產業,建起戶用型豬欄、改水、改廁、建沼氣池等,形成了大型的生態循環經濟生產基地,大力推廣“豬——沼——作物”生態循環經濟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農業致富之路,實現人均收入8000多元。
2、村容整潔。一是搞好創建規劃設計。在創建前,紅旗鎮將村莊道路硬化、造林綠化、環境淨化、整體美化、休閒活動場所等全部納入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實效。二是整體達到淨化。村籌集資金64萬元,投工投勞8300多個,清理垃圾380多車,拆除舊房4間,牛豬圈18間,使多年累計的髒、亂、差,多年積蓄的垃圾得到徹底的清理,使村莊面貌環境徹底改變。三是計畫道路全部硬化亮化。硬化村道路3條(長900多米),石板鋪設村巷12條,共1650平方米,築排水溝長3200米,砌擋土牆600多米,並在主幹道安裝路燈20盞,宣傳標語基本實現硬化亮化,村內排水設施齊全。四是村莊院落綠化達標。村內外主要道路兩側有樹木800多株,每戶庭院均有樹木花草,村內設2名義務綠化管護人員。對村前水庫邊1000多米進行了綜合治理。在區水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重新進行平整,拆除庫邊的違章建築物多處,清理亂推亂放與垃圾50多平方。五是飲水衛生化。村里投資3萬元徹底改造了全村供水管網共同鋪設管道800米,解決了原來近50℅的農戶用水難問題,實現管理有制度,收費有措施,節約了水資源、節約了能源、節約了開支。
3、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通過實施以“五四三二一”(“五”指五化,即村莊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四”指四改,即改水、改廁、改廚、改欄圈;“三”指三通,即通電話、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二”即標準籃排球場和圖書閱覽室,“一”指一點,即建設休閒點)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環境建設,農村髒亂差狀況得到徹底改變,村道通暢、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已成為文明生態村的重要標誌。
4、提高了農民文明素質。全村呈現出“四多四少”的現象,即農民讀書學習的多了,賭博、遊手好閒的少了;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多了,鄰里糾紛、打架鬥毆的少了;學科學、用科學的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少了;勤儉持家、注意節約的多了,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少了,村內無婚喪大操辦的現象。九年義務教育率達100℅,計畫生育率達99℅以上。
5、管理民主。基層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為民眾辦實事、解難題,進一步增進了與民眾的感情,增長了才幹,提高了威信,農民民眾對黨和政府、對黨員幹部的信任度進一步增。村務管理實現制度化,各項制度落實比較好,已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村務公開達到“六規範”的要求,無有重大治安與群體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
三、農家樂旅遊
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農業資源為該村開展農家游項目提供有利條件,目前,該村正在與公司聯營合作開發“農家游”項目,重點將現代休閒融於自然古樸的鄉村風情中,開發項目內容有:龍發嶺爬山娛樂項目、水庫垂釣嬉戲項目、農家體驗園項目。遊客不僅可以在水庫小島上體驗園內租小塊地進行務農體驗,種植瓜菜,也可以僱傭村民看管,閒時來摘取;也可以攀爬龍發嶺,進行登高遠眺、攀岩探奇等山地體驗;而且還可以在水庫邊靜靜地垂釣,陶冶一份心情;最後再享受由名廚主理的“青草芋頭梗”、“鳳梨蜜筋”等特色農家菜餚,盡享一份醇厚的鄉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