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北之戰又稱明太祖第二次北伐是指洪武五年,明軍再次北伐,旨在完成漢唐所未完成的歷史功績,永清蒙古大漠。這次北伐主遭遇戰發生在嶺北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
嶺北之役是指洪武二年(1369年)底,明軍已先後收復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東部等中原王朝的傳統統治地區,基本恢復了中唐以後中原王朝之疆域格局,在長城以內...
嶺北又稱漠北,漢時外長城,唐時燕然都護府即是此處。元時又稱嶺北行省,中國元朝行中書省之一,政治軍事中心和寧(即和林),統轄大體韃靼瓦剌地區。東接遼陽行省...
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嶺南,該戰使百越之地納入了秦的版圖,極大增地強了嶺南人民與嶺北人民的交流,秦始皇在嶺南設定了南海、桂林、...
杭海山之戰,元廷與窩闊台、察合台系後王之間的一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西北邊陲的窩闊台系後王海都與察合台系後王篤哇合兵,傾全力逾金山東攻嶺北。...
闊客之戰,元廷與窩闊台後裔斡魯思之間的一戰。元大德四年(1300)秋,西北宗王斡魯思(海都子)及禿古滅等率騎兵襲擾嶺北,元漠北戍將床兀兒迎戰於闊客之地(在今...
怛羅斯之戰(怛,音dá)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勃,中“力改攵”〉達嶺北行千餘里至碎葉川……其川西接石國,約長千餘...
伊斯蘭教徒紛紛起義,蒙古軍所到之處,伊斯蘭教徒們消滅守軍,大開城門歡迎。哲別宣布不搶、不燒、不殺三不政策,軍紀嚴明。都城八剌沙袞及嶺北諸城均不戰而下。...
神亭之戰戰役起因 卻說張英敗回見劉繇,繇怒欲斬之。謀士笮融、薛禮勸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敵。繇自領兵於神亭嶺南下營,孫策於嶺北下營。策問土人曰:“近山...
明攻元漢北、甘肅之戰,明代明軍與元軍之戰。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因元將...徐達軍與擴廓帖木兒軍戰於嶺北(今蒙烏蘭巴托南)大敗,戰死數萬。李文忠於...
直到洪武后期,朱元璋才藉納哈出投降之機,命藍玉奇襲北元汗廷後,再次派遣諸子出鎮北方,並讓朱標準備遷都關中地區事宜。從朱元璋對晉王馬政的囑託來看是於嶺北之戰...
明成祖北伐又稱明成祖北征、永樂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間,先後五次親征,北伐...嶺北之戰後,馬匹損失不計其數,為大規模培養騎兵所用戰馬,洪武四年,設定群牧...
漠北又稱嶺北,指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廣大地區,漠北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和林。《史記》載:“今單于即能前與漢戰,天子自將兵待邊;即不能,亟南面而臣子漢。何...
根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兵馬數,計官兵1204923人,馬僅45080匹,可見嶺北之戰後明朝軍馬的缺少。“與虜戰失利,斂兵守塞”只能用...
欲知這數百年的霸者之爭的精彩歷史,《戰爭事典:霸者逐鹿——明蒙戰爭》是最...嶺北之戰、捕魚兒海之戰,永樂年間的克魯倫河之戰、兀兒古納河之戰、忽蘭忽...
二次征伐。又稱嶺北之戰。[12] 此戰結果,徐達的主力中路軍大敗,李文忠的東路軍得失相當,僅馮勝的西路軍獲勝。第二次北征以失敗告終。...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又稱嶺北之戰。是指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又對北元進行第二次征伐。此戰結果,徐達的主力中路軍大敗,李文忠的東路軍得失...
元朝百年來通過農牧互補把和林打造成“生殖殷富埒內地”的大元雄關,朱元璋與他的謀臣武將正是深知利害毅然北伐但在嶺北之戰遭遇失敗。而自土木堡之後更是少有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