嶲

嶲,拼音xī,筆畫數是15,部首是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嶲
  • 拼音:xī
  • 注音:ㄒㄧ
  • 筆畫數:15
相關釋義,字典釋義,其他,古籍解釋,相關信息,

相關釋義

字典釋義

《漢語大字典》
嶲〔《漢語大字典》798頁,山部(12)畫 〕:
同“巂”。《集韻·紙韻》:“巂,或作嶲。”《公羊傳·僖公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嶲,弗及。”《後漢紀·光武皇帝紀》:“越嶲人任貴遣使降。”《文選·張協〈七命〉》“燕髀猩唇”唐李善注引《呂氏春秋》曰:“肉之美者,嶲燕之髀。”
-----------------------------------------------------------------------------------------------------------------------------------------

其他

嶲:
(一)
①ㄒㄧ
②古同“巂”
③燕的別名
鄭碼:LLIY,U:5DB2,GBK:8E51
⑤筆畫數:15,部首:山,筆順編號:252324111212525
(二)juàn
①ㄐㄩㄢˋ
②古同“巂”。
③鄭碼:LLIY,U:5DB2,GBK:8E51
④筆畫數:15,部首:山,筆順編號:252324111212525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嶲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3
《集韻》選委切,音𣿂。越嶲,郡名。 本作嶲。
《集韻》同巂。詳後巂字注。

相關信息

嶲唐
xi tang
早在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即於此設嶲唐縣。管轄8個縣的永昌郡葉榆(大理)、
雲南(祥雲)、比蘇(雲龍)、嶲唐保山)、不韋(施甸)、邪龍(巍山)、哀勞、博南的
首府最初是在嶲唐漕澗)。從永平12年(公元69年)至建初元年(公元76年)嶲唐作為永昌
郡的首府一共8年。
西晉的《續漢書》中有了“哀牢王國” 《續漢書》為西晉司馬彪所編撰,其中《郡國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韋出鐵,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博南南界出金。”
“嶲”音“髓”。《漢書.地理志》越嶲郡《注》說:“應劭曰,故邛都國也。有嶲水,言越此水以章盛休也。”《史記.西南夷列傳.正義》說“嶲,音髓”。《史記.司馬相如傳》中把嶲水寫作同音孫水。今四川涼山州安寧河上游的一支仍稱孫水河。“嶲”、“孫”與“叟”同聲。嶲水可寫作為叟水。其說以稱之為叟(嶲)水,是因為這條河經過的地方為叟(嶲)族聚居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