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城鎮

嶧城鎮

嶧城鎮位於嶧城區中部偏北,鎮機關駐地距棗莊市政府所在地8公里,東界吳林鄉,西接王莊鄉,南鄰肖橋鄉,北抵棗莊市市中區。是嶧城區治所在地。該鎮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十強鄉鎮第8位。 是漢丞相匡衡、明兵部右侍郎賈三近的故里,在國內外頗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嶧城鎮
  • 所屬地區:棗莊嶧城區
  • 電話區號:0632
  • 地理位置:嶧城區中部偏北
  • 面積:2060公頃
  • 人口:6.84萬
  • 方言:棗莊話
  • 著名景點:萬畝石榴園
  • 車牌代碼:魯D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地理環境,經濟概況,榮譽成就,鄉鎮記事,鄉鎮特產,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人民生活,鎮村建設,組織建設,著名人物,匡衡,張文源,常德善,張宜軒,張捷三,邵明思,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城關鎮,因嶧縣縣治所在地而得名。清光緒年間更名坊郭社。 民國初年至中後期先後改稱坊郭區、 嶧縣第一區,1946年改稱嶧城鎮。194 9年底稱嶧縣第一區。1959年改稱城關共產主義人民公社。1963年改稱嶧城公社。19 84年改稱嶧城鎮。 (2001年4月在鄉鎮規模調整時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壇山街道辦事處。)

人口民族

全鎮轄20個行政村, 11個居委會,總人口6.8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7‰。全鎮有孫、劉、李、王、趙、呂、韓、馬等49個姓氏,其中孫姓最多。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數民族總數為13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0.2%。

地理環境

該鎮地處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寬4.7公里,南北長7公里,總面積2060公頃。主要山脈有仙壇山、裴山九龍山、鍋其山、白馬山,其中仙壇山最高, 海拔275.8米。主要河流有嶧城大沙河,發源於棗莊以北山區和嶧城區西部山區,境內流長5公里。

經濟概況

嶧城鎮為蔬菜生產大鎮,有500多年的種菜歷史,除北部幾座山嶺外,全部為菜田,現建有高標準大棚5000餘座,其餘均為保護地栽培面積。主要種植品種有辣椒、蕃茄、半架芸豆、夏陽白菜、芹菜、甘藍、菜花、大蔥、豆角等。全鎮植被面積800餘公頃,覆蓋率達83%。
建國初期,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04萬元, 1978年為420萬元,200 0年為10.2億元。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60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1.2億元。 該鎮充分發揮城區優勢,工企業發展較為迅速,1958年以來境內先後興建投產的市屬工企業有農機廠、造紙廠、製革廠等,區屬企業有毛紡廠、毛巾廠、水泥廠、麵粉廠等,鎮屬企業有重型機械製造廠、水泥廠、制杴廠、電器廠等。它們促進了嶧城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等經濟門類的快速發展。
第三產業
由於地處城區,建國前,已有固定集市,商業、飲食業、服務業、錢莊等店號比較多,僅中心街就有各類店鋪30餘家。建國初,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3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私營商業大多數納入合作化軌道。1978年後, 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80年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國營商業單位7個,從業人員324人。 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個人承包。鎮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先後建起了魯南蔬菜批發市場、 棗莊綠色蔬菜批發市場和兩處商業街,扶持發展了8個專業村和兩處民營經濟園區。 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3809戶,個體運輸戶650家。被嶧城區委、區政府評為“民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2000年共引進大型項目12個,其中,瀋陽客商投資1345萬元興建的綠色蔬菜批發市場,集生產、貯存、銷售、加工蔬菜於一體, 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864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2.2億元,實現總產值1.29億元,創利稅2500萬元。

榮譽成就

全鎮獲得主要榮譽稱號有:山東省先進基層黨委、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文化先進鎮、山東省體育先進鎮、山東省先進基層黨校、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國家級模範敬老院等。連續十年被棗莊市委、市政府評為突出貢獻單位、精神文明先進集體,是棗莊市首批小康鎮之一,計畫生育工作連續九年居全市先進行列。1986年棗莊市政府把嶧城鎮確定為全市重點蔬菜生產基地。

鄉鎮記事

1949年10月,山東省台棗鄉村師範學校在嶧縣城區設立,校長張捷三。
1950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嶧城鎮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978年6月, 籌建嶧城鎮水泥廠,共占地50畝。於次年投產。2000年年產達30萬噸。
1986年3月,嶧城鎮黨委組織6700名青壯年勞力進行壇山旅遊區開發會戰,至3月13日共修整環山路2500米,開挖排水溝1000米,運土2200立方米。
1991年,嶧城鎮電器廠引進開發的D?B電子式電機多功能保護器,開始批量生產,並添補了省內空白。
1992年初,嶧城鎮在南關建煤礦一座,於次年6月投產,年產原煤10萬噸。
是年2月, 嶧城鎮裝飾工藝廠與台灣科誠有限公司合資興辦棗莊市真空鍍膜有限公司。
1996年6月, 在鎮駐地召開女媧文化與地方旅遊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專家、教授和學者參加了研討。
199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來嶧城鎮視察蔬菜種植。
是年12月,嶧城鎮投資200餘萬元規劃開發了50畝的南關蔬菜高科技園區。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46年糧食總產僅為78萬公斤。1950年夏實行土地改革以後,糧食總產量達117萬公斤。 1962年,蔬菜生產有了較快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逐年增加,至1978年,蔬菜種植面積約8700畝,各種蔬菜總產達250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菜農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菜,引進優良品種,實行套用保護地栽培 (包括薄膜小拱棚栽培、地膜覆蓋栽培和塑膠大棚栽培) ,蔬菜生產得到空前發展。截至2000年,全鎮蔬菜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95%,蔬菜畝產達5000公斤,總產量達8000萬公斤。
1990年以來,實行種植結構調整,菜園面積發展到6000畝,塑膠溫室大棚開始普遍推廣。先後建高標準蔬菜大棚5000座,其餘全部為保護地栽培。主要有西紅柿、黃瓜、芹菜、芸豆、茄子、蒜、豆角、萵苣、蒲菜等30多個品種,每年向市場供應蔬菜5000多萬公斤, 畝產值1.2萬元。1999年,南關蔬菜園被命名為棗莊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
該鎮大力發展特種養殖業,1999年後,養殖規模迅迅速擴大,全鎮養殖戶發展到2500戶。2000年,建立徐樓特種養殖小區,發展養殖專業戶24家,主要養殖狐狸、海狸鼠、“落地王”鴿、珍珠獾、小尾寒羊、金魚等品種。
該鎮高度重視植樹造林, 保護生態環境,西北部山區大力發展林果業,形成了100餘畝的石榴園及蘋果、山楂園,南關蔬菜園區密植林網,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2000年底, 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其中種植業0.78億元,養殖業0.39億元,林果業0.13億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僅有傳統的鐵、木、石、泥瓦匠人以及磨坊等零星私營手工業。建國後,手工業獲得較大發展,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相繼建立了以經營建築、農具修配、縫紉等為主的綜合廠,為直接服務型手工業。
1970年後,開始創辦一些小型的工業企業,如農機廠、制杴廠、煤礦等。1977年,社辦煤礦成為骨幹企業,從業人員達138人,年產煤30萬噸。
1978年後,鎮辦企業迅速發展,先後建起了水泥廠、恆溫庫、木雕廠、桑尼公司、亞寶公司等,村辦企業也得到發展,先後建起了編織廠、紙箱廠等。
1978年, 鎮辦企業總產值達183萬元,村辦企業達21萬元。1985年,經濟體制改革,隊社企業改為鄉鎮企業,形成鎮、村及戶聯戶等多種形式企業。是年,鎮辦企業總產值達312萬元,村辦企業總產值達67萬元。
90年代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外引內聯,逐步形成了以建材為龍頭,以機械、 玻璃、玩具、煤炭為骨幹的工業發展格局。2000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120家,從業人員19800人, 產品品種145個,年末固定資產原值1.81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8.9億元,創利稅8900萬元。名優產品主要有“科誠”鋼化玻璃,填補了省內空白,並被列為省首批星火計畫項目;“天柱”鞋材被解放軍總後勤部指定為“定購產品”。

鄉鎮特產

棗莊嶧城石榴是棗莊名副其實的地方特產,棗莊擁有十五萬畝的嶧城石榴園,種植面積榮升為大上海吉尼斯之最嶧城石榴個大、味甜、水多、渣少,明清時就作為宮廷貢品,馳譽中華。棗莊嶧城石榴的營養特別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有機酸、糖類、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據分析,石榴果實中含碳水化合物17%,水份79%,糖13~17%,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質的含量較少,果實以鮮吃為主。
棗莊嶧城石榴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養生食療的功效:1、棗莊嶧城石榴汁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2、棗莊嶧城石榴可謂全身是寶,果皮、根、花皆可入藥。棗莊嶧城石榴果皮中含有蘋果酸、鞣質、生物鹼等成分,據有關實驗表明,石榴皮有明顯的抑菌和收斂功能,能使腸黏膜收斂,使腸黏臘的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另外,棗莊嶧城石榴的果皮中含有鹼性物質,有驅蟲功效;石榴花則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還有明目的效果。3、棗莊嶧城石榴性溫、味甘酸澀,入肺、腎、大腸經;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止瀉止血的功效;主治津虧口燥咽乾,煩渴,久瀉,久痢,便血,崩漏等病症。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02年, 境內有私塾4處、書院1處、義學4處。1912年之後,民國政府限制私塾,推行學校教育,1942年,嶧縣城鎮普遍辦學校,至1947年私塾被完全取締。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1950年,創辦鎮中心國小,設1個班,學生33人,教師1人。1954年,在徐樓村建鎮辦徐樓國小,1978年,遷入嶧城西郊至今。1955年,建南關國小。1976年春,建嶧城公社“五七”高中(二年制),於岳莊村北施工建房24間,占地32畝。1980年,高中停辦,學校改名嶧城鎮中學, 設10個初級中學班。1987年4月,鎮黨委在嶧城大沙河之東籌建新校,共設24個教學班。 1980年創辦劉村張店聯辦國小, 建瓦房30間, 設10個教學班,1993年遷入棗嶧路西側劉村的兩座三層新樓房, 仍設10個教學班。是年,原文化部代部長賀敬之親筆為其題寫校名,並寫下“立足嶧城、走向世界”八個大字。1983年,侯橋國小建立,1989年遷入裴山路南新校址至今,共設12個教學班。1983年,創辦成人教育中心, 培育農村各類技術人才累計878人。自1983年至2000年底,鎮政府先後投資近千萬元用於校舍校貌改造和內部設施配套完善,均達到國家Ⅱ類以上標準。1997~1998年,又先後投資300多萬元為教師解決住房110套。1996年,鎮成教中心通過“省級示範成教中心”驗收。
1999年, 全鎮6所中國小被評為“市級德育化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2000年,劉村張店聯小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是年,棗莊市英華園中學在嶧城鎮(原侯橋國小)揭牌成立,成為全區第一所民辦中學,由濟寧市嘉祥四中退休老校長陸習慎投資創辦。 2000年,全鎮有國小5所,在校生2228人,設67個班;中學1所,設32個班, 在校生1808人;成人教育中心學校1所;幼稚園10所;教職工424人,專任教師合格率100%。 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1879名,其中本科123名、大專556名。
2000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2774人,自1984年以來,共取得各類成果16項。

文化事業

嶧城鎮歷史悠久,數千年來,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民間舞蹈、曲藝、雜技、魔術、書法、繪畫等文藝活動代代相繼。建國後,民眾文化活動更加活躍豐富。1969年建電影隊,1971年建廣播站,1975年建文化站,1976年建圖書室。1984年,劉村成為全區第一個電視村。70年代,嶧城鎮北關大隊業餘劇團較有名氣, 主要演唱柳琴戲、豫劇、曲藝、歌曲等,多為自編自演。80年代成立了120餘人的獅子、龍燈、高蹺、旱船、獨竿轎等綜合性民間藝術團體,每逢春節進行匯演,豐富了城鄉居民文化生活。1980年以來文學藝術創作空前繁榮,由鎮文化站站長邵明思創作的《三岔碑》《挎菜籃子的人》《平妖記》《匡衡進京》等20多篇小說、劇本、報告文學等,先後在省內外報刊發表。1986年,邵明思創作的大型歷史劇《匡衡進京》參加蘇魯豫皖四省首屆柳琴戲會演及山東省戲劇匯演,均獲大獎。隨後,由省電視台拍攝成5集電視劇, 於1995年在中央一台及省、市電視台播映。另有匯演作品《榴火燃情懷》,被棗莊市電視台錄製,於1988年參加了全國匯演。1994~1995年,嶧城鎮連續二年被評為“省級先進文化鄉鎮”。

衛生事業

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10名鄉村中醫,幾家中藥鋪。1956年,成立聯合診所,1958年,聯合診所轉為公社衛生院。1962年城關公社成立了地段醫院,即嶧城區人民醫院城關分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 1989年,建鎮防保站,醫務人員3人,以打預防針為主,1992年,開辦門診部。2000年,有醫務人員31人,病床10張,診治病人6400餘人次。另有村居衛生室16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3人,病床70張。全鎮人人享有初級醫療保健。

體育事業

境內民眾體育活動空前活躍,各種體育競賽形成制度。鎮、校、村及鎮辦企業多設有體育場、文化活動室等。1999年,嶧城鎮被評為省級“體育先進鄉鎮”。嶧城民間武術源遠流長, 至今有150多年的歷史。1962年秋,境內成立業餘武術隊,1985年成立武術協會。從1983年到1999年,為省市輸送了不少武術人才。

人民生活

建國前,廣大民眾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年人均糧食78公斤,經濟收入42元。建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50年代,居民多以高梁摻豆子烙成的煎餅為主食,60年代,多以瓜乾為主糧,70年代多以玉米為主糧,80年代基本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以麵食、大米為主,餐桌上的菜餚多以蔬菜、肉蛋為主,開始講究營養飲食。80年代末以後,服裝追求款式多樣,時髦新奇,逐步向流行化、高檔化發展。居住方面,五六十年代,城裡住房多草房;70年代蓋瓦房的漸多;80年代,90%的居民建起磚石結構的瓦房或平房;1996年,邵樓街、壇山街等村街建起小康樓, 年底經上級驗收達到小康村標準,667戶村民住進二層高檔小康樓。2000年,城內二、三層的小康樓住宅已較為普遍。全鎮人均住房面積11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6780餘部,行動電話4446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達63%。70年代,境內公路交通網路逐漸形成,長途客運、市郊客車通行。70年代末,腳踏車已成為居民主要代步工具,80年代,腳踏車普及,少數農戶購買拖拉機,90年代,摩托、機動三輪、汽車逐步成為代步工具。1996年底,全鎮已實現“四通” (戶戶通電、通自來水,村村通程控電話、通水泥路) 。由於機械化、電器化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從1995年以來,許多農村婦女利用冬夏農閒時節發展庭院經濟,主要從事珍珠獾、海狸鼠、肉鴿、北極狐、肉食兔、花卉、觀賞魚等養殖項目,收益可觀。2000年,以徐樓養殖專業村為中心發展特種養殖小區一處, 占地面積39600平方米,52戶從事養殖業;發展蔬菜種植專業村18個;2000餘名婦女依靠庭院經濟脫貧致富,占全鎮婦女勞力的80%以上。 男子作為剩餘勞力投入工業和第三產業。嶧城鎮敬老院始建於198 5年, 占地16畝,總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總投資156.5萬元,自1989年始連續十一年被評為省級模範敬老院, 1995年至1997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國家級模範敬老院。1999年底有五保老人43人在此安度晚年, 入院率72%。是年投資20多萬元新建老年公寓一處。敬老院多年堅持以副養院的路子,院內種花和飼養豬、羊、牛、魚等,1998年底,全院副業收入達58.6萬元,純收入5.2萬元,用於院民生活的費用每人每年650多元。特別是院內培植的花卉品種多達120多個,年出售各種盆花盆景達8000至10000多盆。2000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80元。

鎮村建設

嶧城鎮駐地緊鄰城區主街道承水路。承水路於1958年修建,長1720米,寬22米, 是連線台棗公路、棗蘭公路的主道,也是城區主要商業區。現城內有4條主幹道,東西走向的有承水路、壇山路,南北走向的有宏學路、仙壇路,其餘城內支幹道6條。 1984年,嶧城區對該鎮進行小城鎮規劃建設,編繪了現狀圖、規劃圖、道路圖、排水圖、電力電訊圖,從此,該鎮駐地建設走上規範化道路。自1995年以來,投入城鎮建設資金3000萬元, 新建壇山小區、榴園小區9幢樓房,拓寬改造15條街道,總長29公里。該鎮堅持“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放開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做好“為城服務、沿路致富、以城帶商、以商活城”的文章,1998年新開發了棗嶧公路侯橋村至立交橋兩側的商貿經濟帶,拓寬硬化壇山東路、丁橋路、北關東路等城區內外道路,通過加快城鎮建設,在全鎮形成了城區帶城郊、城郊帶村莊、城鄉一體、 共同發展的個體經濟格局。 鎮駐地的街道環境衛生,採取“門前三包”“屬地管理”的有效措施,保持了上級多年認可的健康教育一條街、無鼠一條街標準。1995年, 該鎮總投資500多萬元,總投工15萬多個,開展爭創省級文明衛生城活動,歷時半年,取得顯著成效,被市、區評為創城先進集體,是年底,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衛生城市。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3年,中共嶧縣縣委建立以後,嶧縣第一區農村黨員得到發展,1938年掀起抗日救亡運動,參與組建了抗日武裝--魯南抗日民眾自衛軍,1939年9月建立嶧縣第一區委員會。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國家大力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黨組織也迅速發展起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嶧城鎮黨組織得到加強。至2 000年,共有黨總支7個,黨支部46個,黨小組86個,其中村(居)支部31個;全鎮共成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7個,聯合支部1個,個體戶支部1個。同時,在8家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了工會組織、 共青團組織和民兵組織。1986年7月鎮黨委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委”稱號,黨校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先進基層黨校”榮譽稱號。1996年鎮黨委書記李為臣被省委授予全省“百名優秀黨委書記”稱號。至2000年,全鎮共有黨員6 73名。
基層政權建設 1939年11月,一區抗日民主政權成立,下轄城關、棠陰、卜村、山陰、土樓河、左莊等鄉村。1949年底,嶧縣第一區人民政府成立,下轄城關、土樓河、王莊等。1959年改稱城關共產主義公社,行政機構稱城關公社人民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1961年稱城關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稱城關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改稱嶧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一區民眾抗日總動員委員會。工人團體為一區職工抗日救國會,建國後改為一區工人聯合會,簡稱工會。農民團體在土地革命時期有一區農民協會,抗戰時期稱一區農民救國會,簡稱農會。1964年成立嶧城鎮公社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婦女團體在抗戰時期有一區婦女抗日救國會,簡稱婦救會,建國後稱民主婦女聯合會。青年團體在抗戰時期稱一區青年抗日救國會,簡稱青救會, 1949年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嶧縣一區委員會。1952年4月成立嶧縣一區工商聯合會,1983年成立嶧城鎮個體勞動者協會。又成立嶧城鎮計畫生育協會。
現任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劉保德
現任街道辦事處主任:劉波

著名人物

匡衡

(?~?) 宇稚圭,西漢東海郡承人(今棗莊嶧城),西漢經學家。他自幼刻苦好學,才智過人,博古通今,敢於抗疏。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來。公元前48年,任“郎中”,後又遷“博士”“給事中”,掌管經學教授,又兼典中顧問,參與議論政事。公元前47年升為太子少傅,後晉升為光祿勛。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公元前33年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後病故於家鄉。
賈三近(1534~1592) 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年間進士。賈氏祖籍山東博平縣,為避亂,賈三近隨父遷至嶧城北賈樓村(今壇山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24歲的賈三近舉山東鄉試省魁。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授吏科給事中。賈三近自幼胸懷大志,有政治抱負,一入仕途就注意興利除弊,專門“抄發章疏,稽察違誤”,痛斥那些橫徵暴斂、巧取豪奪的無道貪官。一生著有《東掖奏疏》二十篇,《西輔封事》兩篇,還有《煮粥法》《左夜漫錄》《救荒檄》《寧鳩子》《嶧縣誌》等,另外還有奏疏、雜文三十餘篇,詩詞碑記十餘篇。

張文源

(1868~1912) 字仰青,嶧城北門裡人。1907年,為維護百姓利益,反對知縣謝曦提價坑民而被囚押。獄中,張結識了濰縣杜紫亭,加入了同盟會。1912年,張與山東省議會副議長劉冠三議定,成立中國同盟會嶧縣分會部,張任分會理事長。同年10月,張與李麟閣赴濟匯報工作,返鄉途經兗州被軍閥所扣,旋遭殺害,時年45歲。

常德善

(1912~1942) 今棗莊嶧城區人。1929年夏參加紅軍,先後在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任排長、連長、警衛隊長、營長、團長和師參謀長等職。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任冀中軍分區司令員。1942年,在粉碎日軍“大掃蕩”中,英勇犧牲在河北省肅寧縣。建國後,遺骨移葬在河北省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賀龍元帥為其撰寫了碑文。

張宜軒

(1902~1943) 字元成,又名張中人,今嶧城鎮岳莊村人。自幼讀私塾,北伐戰爭之前,進濟南正誼中學讀書。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冬,張宜軒負責嶧城黨的工作,不久組成了中共嶧縣城市工作委員會,任工委書記。1942年初,返回魯南區黨委, 隨即根據區黨委的指示對嶧城黨組織進行恢復和整頓。 1943年日軍“掃蕩” 抱犢崮山區,他被困在親戚家中,因患病不治於同年8月與世長辭,時年41歲。

張捷三

(1893~1984) 原名張景凱,棗莊市市中區人。1911年參加同盟會,1915年考入濟南第一師範。畢業後任教於嶧縣韓莊國小。1922年夏,在嶧城完全國小任教導主任,1928年任縣教育局代局長。抗戰勝利後任魯南第三中學校長。曾任山東省政協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委員。1972年離休,1984年逝世。

邵明思

生於1949年。1976年參加工作,在區文化館從事文藝創作,1982年調到嶧城區豫劇團任編劇,1984年調入嶧城鎮抓民眾文化工作。1986年入黨,同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劇作家,現為棗莊市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嶧城區作協副主席。多年來共創作發表戲劇、小說、曲藝等作品90餘篇 (部) ,其中《榴火燃情懷》《冤家路寬》《匡衡進京》《沉醉者》《三岔碑》《雨過天晴》等16篇(部)作品獲省級以上獎勵,另有市級獲獎作品20餘篇(部)。曾兩次受到省文化廳表彰,並獲“農村文化工作20年積極貢獻”榮譽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