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道教題刻研究》是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立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嶗山道教題刻研究
- 作者:孫立濤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2856
《嶗山道教題刻研究》是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立濤。
《嶗山道教題刻研究》是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立濤。內容簡介本書選取與嶗山道教文化相關且成文的題刻作為研究對象,尤其側重於道教人物事跡題刻、道家詩詞題刻、道教碑記與廟記三個方面。對部分題...
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其題刻遍山,現存刻石分布於太清、上清、九水、華樓、巨峰諸景區。其中,太清景區刻石四十七處,主要集中於太清宮及其周圍;上清景區刻石二十二處,主要集中於龍潭瀑、上清宮和明霞洞一帶;九水景區石刻六十處,主要集中於內九水、外九水和蔚竹庵一帶;華樓景區刻石二十三處,主要...
嶗山道教(Laoshan Taoism)屬全真清修派,不重齋醮,惟務修性煉命之術,迫求養生,歷代出了不少道德深遠 的道士。嶗山是我國沿海的名山,主峰名為巨峰,也叫嶗頂,海拔一千一百三十三公尺(米),是我國七大名山之一,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青島市區東部,距青島約五十華里。山勢澗壑曲折,山巒峭拔聳秀,奇石滾滾欲動,...
嶗山道教與茶文化 明清嶗山村莊命名習俗——以嶗山區四街辦為例 嶗山民間謎語的起源、變革和發展 山東媽祖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依託優勢、抓住機遇、積極發掘嶗山武術文化 一個電視人心目中的嶗山 嶗山題詠的巔峰之作——丘處機白龍洞刻石詩二十首疏解 從獅身人面石看象形奇石的美學價值 山海大地立虛空——談丘處機嶗山詩...
嶗山道教建築群,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始於西漢時期,唐代續建,宋代大規模建設,至金元時期達到鼎盛。嶗山道教建築群包括太清宮、太平宮、上清宮、明霞洞、關帝廟、白雲洞、明道觀、蔚竹庵、華樓宮、太和觀、滄海觀等11處保存現狀較好的道教建築,其規模宏大,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是研究嶗山文化乃至中國道教史的...
嶗山文學研究 嶗山小說簡論 丘處機與嶗山詩刻研究 《勞山道十》與蒲松齡的道教觀 《聊齋志異·香玉》——以耐冬為題材之原因 清代嶗山詩歌中的道教意象 歌詠嶗山道教宮觀的清代詩歌考 嶗山道教文化研究 嶗山早期的道士活動 當前道教文化研究的主要議題與成就 ——以2016“嶗山論道”國際學術研討會為視點 嶗山道教養生...
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山東省社科聯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及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多項,已出版《嶗山道教題刻研究》《東漢清議與士人文化新變研究》等專著,在《文學遺產》《孔子研究》《民族藝術》《北京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唐道教學者李筌曾隱於此山之少室,研究道教經典,傳於虎口岩得《陰符經》。龍虎山 在江西貴溪縣西南,由龍虎二山組成。《讀史方輿紀要》稱,兩峰相峙,如龍昂虎踞,故名。《貴溪縣誌》則謂張陵居此煉龍虎大丹,因有青龍白虎繞其上而得名。為張陵子孫世居之地。道教稱第三十二福地。其祀神之所為上清宮,...
金代,全真道北七真來嶗山傳真布道,特別是丘處機三次來嶗山,把嶗山道樂和十方道樂進行了廣泛交流,逐漸形成了風格獨特和檔次齊備的道樂體系。嗣後,嶗山道樂分為"內山派"和"外山派",特別是外山派道樂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參與各種民俗活動,促進了嶗山地區傳統吹奏樂的蓬勃發展。風格特點 嶗山道教音樂分為...
白雲洞是嶗山名洞之一與明霞洞所在的山谷並稱為前、後澗,是研究嶗山道教歷史與近代抗戰史的重要文物遺存。1982年,白雲洞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代天寶二年(743年),方士姜撫為唐玄宗到嶗山采煉藥丹,選擇了此處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煉,始建白雲洞道 觀。南宋時期,江南道教內丹...
[3]少慕道:少時羨慕道術。道,這裡指道教。[4]勞山:也稱“嶗山”或“牢山”,在今青島市東北,南濱黃海,東臨 嶗山灣,上有上清宮、白雲洞等名勝古蹟。[5]觀(guàn)宇:道教廟宇。[6]蒲團:宗教用物。蒲草編結的圓草墊。僧、道盤坐或跪拜時墊用。[7]素髮垂領:白髮披垂到脖頸。素,白色。[8]神...
道教的現狀(1978至今)1978年,黨中央開始了全面的撥亂反正工作。在宗教問題上,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關於宗教工作的政策,提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措施。道教界的撥亂反正工作有條不紊、逐步完成。在黨和政府新時期宗教政策的指導下,中國道教的教務活動得到發展、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道教研究呈現繁榮景象,並積極參與...
嶗山派古琴源自青島嶗山地區,明末、清朝、民國時期傳播至山東和遼寧等地。嶗山派古琴是在山東古琴音樂中融合了道家對音樂的審美,蒼勁而淡遠,有著獨特的音樂價值。嶗山派所彈奏的曲目包括:山東本土古琴曲目的同時,還有一些道士們創編的獨有曲目。流傳的琴譜有《琴學管見》上下卷,《琴音劍氣譜》,以及《律呂正聲》...
第一章 嶗山概述 第一節 嶗山名稱的變遷 第二節 嶗山地質概況 第三節 自然環境概況 第四節 海岸 第五節 海島 第六節 植被特點 第七節 刻石文化 第八節 嶗山道教 第九節 嶗山地質調查研究概況 第二章 嶗山地質地理環境 第一節 嶗山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概況 第二節 地震 第三節 嶗山地區的重力崩塌 第四節...
《道教與養生》是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507500424。一代大師簡介 陳攖寧 研究仙道學術的學者,大多知道仙道史上,每個朝代都會誕生幾位較具代表 性的神仙人物。譬如唐代的呂嵒,北宋的陳希夷,宋末元初的邱長春,明初的張三豐,明末的伍沖虛,清朝的黃元吉、李涵虛,民初的陳攖寧。這些家喻戶曉的代表 性...
蔚竹觀內正殿為三清殿,東殿為三官殿,西殿為三陽殿,有山門1座、客堂3間、道舍3間及其他用房共20餘間,總占地面積17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觀內有姐妹峰、海豹石、靴子石、扇子石、相公石等名勝古蹟,題刻眾多,為嶗山古代題刻保存較為完好的道教宮觀之一。1982年,蔚竹觀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
是嶗山現有宮、觀、廟、庵中屬地勢最高的一座道觀。1982年,明道觀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青島市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2007年,明道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包含明道觀在內的嶗山道教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代天寶二年(743年)...
嶗山道教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賦予嶗山一種道骨仙風的氣質,使一座山擁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刻內涵,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出世只是一種理想,任何一種宗教、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跳出社會關係的圈子,研究“民道之爭”並不是要否定或懷疑嶗山道教的歷史地位和對嶗山發展的貢獻,而是要從...
“安期”語出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親見安期公,食早大如瓜”。安期即安期公,琅琊阜鄉人。據說很早就得道成仙,曾與秦始皇在嶗山談經講道,在這裡意為嶗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洗耳潭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當時堯欲以九州長官相封,許由惡...
《太平福》書法碑刻採用天然漢白玉雕刻,高1.4米、寬0.74米;鑲嵌於道教發源地嶗山最古老的道觀上苑,太平宮東院財神廟東牆之上,又稱《嶗山賜福》,由著名福壽文化學者、“天下第一福”愛新覺羅皇家寫福文化第十一代傳承人觀同題寫,被譽為“天下第一福”的吉祥化身;於2020年8月15日落成,福字正上方刻有“嶗山...
金明昌六年(1195年),道教全真道著名道人丘處機由寧海來嶗山講道,旋離去。金泰和八年(1208年),二次來嶗山作七絕20首刻於白龍洞石壁。大安元年(1209年)在上清宮作《清玉案》1闕及七絕10首,有刻石。明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倭夷(日本人)入侵嶗山沿海,居民多受其害,“詔近海衛分兵討之”。清光緒二十四年(...
他常說,嶗山是全國的重點廟宇,嶗山道教有悠久歷史,嶗山應該給全國帶個好頭。匡常修是一個虔誠的道教徒,他把祖國和嶗山的道教歷史作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來研究。他認為,道教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很深刻,例如,道教主張“事來則應,事過則忘,過事不留,隨遇而安,外圓內方,外柔內剛,和而不流”等,都...
《嶗山賜福》碑採用天然漢白玉雕刻,高1.4米、寬0.74米;鑲嵌於道教發源地嶗山最古老的道觀上苑,太平宮東院財神廟東牆之上,於2020年8月15日落成;福字正上方刻有“嶗山賜福”大紅方印,下方刻觀同題寫的“福道嶗山”與聞名遐邇象徵太平盛世的“太平曉鐘”相對呼應,自古太平宮因“太平曉鐘 福道嶗山”是福壽祥和...
這六個講座分別為:1.中國語言;2.一個中文書庫(即劍橋大學圖書館中文書庫);3.民主中國:4.中國和古希臘:5.道教:6.某些中國禮節與習俗。1912年,翟理斯寫了六篇關於中國日常話題的文章,這些文章屬於兒童讀物之列。這些文章是附圖出版的,題目也是《中國和中國人》(China and the Chinese)。這些文章在3月...
展覽共分為:“東夷文明溯源”“齊國經濟重鎮”“秦皇漢武巡疆”“北方千載古港”“道教鼎盛嶗山”“明清海防要地”六個單元。展覽通過數百件與青島地區遺址出土和傳世的珍貴文物,展現了上起新石器時期,下迄青島建置前青島地區古代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及諸多重大歷史事件。 [7] 青島史話 《青島史話—青島地區歷史陳列...
嶗山太清宮內收藏有明版《道藏》,以千字文的順序為目錄,總計512號,4487卷,4486冊,為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刻本)。萬曆年間,嶗山太清宮和海印寺的道、佛之爭以前者獲勝,朝廷送這部道藏以壯嶗山道教聲勢。左懋第石刻像 左懋第系山東萊陽人,明末官員,任陝西韓城令、戶部給事中。明亡,入仕南明,居官...
袁中平提及兩年前在青島嶗山的一段奇遇。嶗山區北宅鎮畢家村西有個華樓宮,東邊有疊石似樓故名,該宮由道人劉志堅創建於元泰定二年(1325),奉道教全真華山派,現住持冷智慧。袁中平任職青島大學古琴研究室主任及教授,忙中偷閒到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華樓宮一游。沒想到甫步入宮內,住持冷智慧撲通就...
小說主旨在宣傳道教棄絕塵俗的出世思想,但描摹細緻,表現了較高的藝術技巧。皇甫枚《三水小牘》中的《步飛煙》、薛調的《無雙傳》是後期愛情小說中傑出的作品。前者寫武公業之妾步非煙的愛情悲劇,敘述宛曲,頗有情致;後者寫王仙客與其表妹劉無雙相愛而歷經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曲折,描寫亦生動,後一篇雖以寫愛情...
(3)衛禮賢在這個時期最主要的學術成就,就是他陸續完成出版了一系列漢學研究的著名作品,如《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達姆施塔特,1922)、《孔子——生平與事業》(斯圖加特,1925)、《老子與道教》(斯圖加特,1925)、《中國的精神》(柏林,1926)、《中國文學》(維爾德帕克—波茨坦,1926)、《孔子與儒教》(柏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