嵜,漢語漢字,拼音是q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嵜
- 拼音:qí
- 部首:山
- 五筆:MUKH
- 倉頡:UYTR
- 筆順:252414312512
- 部外筆畫:9
- 四角號碼:22621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5D5C
- 注音:ㄑㄧ
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 嵜
◎ 義未詳。
English
◎ rough, uneven, jagged, rugge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敧。《說文》險也。本作𢼨。從危,攴聲。今文作崎。《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盪,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巋崎,山貌。一曰不安貌。《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葉去何切,音苛。《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九嵕嶻嶭,南山峩峩。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地名。上黨崎氏阪。
又渠希切,音祈。曲岸也。○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從山。
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𠀤同,重出,俱不可從。 《正字通》陭隑埼碕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