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光洞是古龍英州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民國時期是龍茗縣縣城八景之一。 這個洞位於龍茗鎮三北村岜零屯與小山鄉孟屯山林交界的一座石山腳下,距龍英街不過5華里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嵐光洞
- 地理位置:龍茗鎮三北村岜零屯與小山鄉孟屯山林交界的一座石山腳下
- 占地面積:高約15米,寬約20米,深約60米
- 景點級別:民國時期是龍茗縣縣城八景之一
嵐光洞是古龍英州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民國時期是龍茗縣縣城八景之一。
這個洞位於龍茗鎮三北村岜零屯與小山鄉孟屯山林交界的一座石山腳下,距龍英街不過5華里路。順著公路從龍茗朝小山方向行進,到岜零屯村頭後,離開公路向右折入一條小道,穿過一片稻田,繞過一個土坡,淌著一灣淺河,又登上一塊台地,就到了嵐光洞。
嵐光洞的前面,有一塊綠色草坪。盆地南側是石山,;北側是土嶺。
嵐光洞高約15米,寬約20米,深約60米;東西貫通,是個通洞。洞府寬敞,像個巨大的空屋子。地面一半是怪石亂堆的高台,一半是跌宕湍流沖成的深潭。洞內風雨侵蝕不到,噪音不擾,光線充足,氣溫適中。高台上常有垂釣者。洞口處有一塊石碑,碑文開頭有云:“聞之,盤谷勝境,屬前哲之幽居;桃源芳蹤,為避秦之樂趣。”把嵐光洞跟陶淵明的桃花源來相比擬。
靠東洞口一塊突兀的巨石上,有雅客題刻的一首詩:
陟險歷亂山,身若艤旋磨。空谷響急流,略約溪間臥。
微吟耽尋幽,嵐光為我破。宵然一洞天,丘壑生頓挫。
人自洞中行,水自洞中過。石徑多崎嶇,心悸崖前墮。
下瞰水底潭,澄清不忍喝。憑父取網來,舴艋兩三個。
登臨恣所向,徘徊步還坐。鳥語共泉鳴,終日聲相合。
乾隆二十五年冬十月二十七日游土龍英州嵐光洞宛平查禮題洞口右崖。
題寫這首詩的作者查禮,字恂權,北京市宛平縣人,清代進士,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地方官員。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他來到廣西太平府(今崇左市)任知府。在任8年,為地方辦了好多實事。他尤其重視興學辦教育,有名的麗江(左江)書院就是他創建的。這位知府大人還善寫詩詞,所到名勝,即揮毫題寫詩詞,其中最著名的有《題白雲洞》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查禮西巡來到龍英州,於十月十九日、二十七日分別遊覽了清音洞和嵐光洞,並在兩個洞中的崖壁上各題下一首五言古風。
洞西端洞口處,在險峻的危崖之上,有前人壘築的一道厚厚的石頭城牆。內牆根處豎立一方《重修嵐光岩碑記》的石碑。
這個洞位於龍茗鎮三北村岜零屯與小山鄉孟屯山林交界的一座石山腳下,距龍英街不過5華里路。順著公路從龍茗朝小山方向行進,到岜零屯村頭後,離開公路向右折入一條小道,穿過一片稻田,繞過一個土坡,淌著一灣淺河,又登上一塊台地,就到了嵐光洞。
嵐光洞的前面,有一塊綠色草坪。盆地南側是石山,;北側是土嶺。
嵐光洞高約15米,寬約20米,深約60米;東西貫通,是個通洞。洞府寬敞,像個巨大的空屋子。地面一半是怪石亂堆的高台,一半是跌宕湍流沖成的深潭。洞內風雨侵蝕不到,噪音不擾,光線充足,氣溫適中。高台上常有垂釣者。洞口處有一塊石碑,碑文開頭有云:“聞之,盤谷勝境,屬前哲之幽居;桃源芳蹤,為避秦之樂趣。”把嵐光洞跟陶淵明的桃花源來相比擬。
靠東洞口一塊突兀的巨石上,有雅客題刻的一首詩:
陟險歷亂山,身若艤旋磨。空谷響急流,略約溪間臥。
微吟耽尋幽,嵐光為我破。宵然一洞天,丘壑生頓挫。
人自洞中行,水自洞中過。石徑多崎嶇,心悸崖前墮。
下瞰水底潭,澄清不忍喝。憑父取網來,舴艋兩三個。
登臨恣所向,徘徊步還坐。鳥語共泉鳴,終日聲相合。
乾隆二十五年冬十月二十七日游土龍英州嵐光洞宛平查禮題洞口右崖。
題寫這首詩的作者查禮,字恂權,北京市宛平縣人,清代進士,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地方官員。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他來到廣西太平府(今崇左市)任知府。在任8年,為地方辦了好多實事。他尤其重視興學辦教育,有名的麗江(左江)書院就是他創建的。這位知府大人還善寫詩詞,所到名勝,即揮毫題寫詩詞,其中最著名的有《題白雲洞》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查禮西巡來到龍英州,於十月十九日、二十七日分別遊覽了清音洞和嵐光洞,並在兩個洞中的崖壁上各題下一首五言古風。
洞西端洞口處,在險峻的危崖之上,有前人壘築的一道厚厚的石頭城牆。內牆根處豎立一方《重修嵐光岩碑記》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