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小黃山遺址

嵊州市小黃山遺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處發掘,屬於新石器時代產物。

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處  考古領隊:王海明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遺址面積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9000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遺址出土的夾砂紅衣陶器群、用於加工食物的石磨盤、磨石和儲藏坑是小黃山遺存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文化;結合其14C測定年代,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小黃山遺址B區Ⅱ期遺存文化內涵中存在不少蕭山跨湖橋文化因素;A區Ⅱ期遺存繩紋圓底釜、雙鼻平底罐與河姆渡文化同類陶器可能具有內在的聯繫;小黃山遺址發掘"盤活"了浙江省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格局。小黃山遺址兼有跨湖橋、河姆渡兩支文化因素,三者關係的結論為時尚早,但為三者關係的探討,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線索。  遺址低山丘陵的地形環境,接近生土的堆積特徵,對探索長江下游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及重大的學術價值。該遺址發掘對完整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認識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區系類型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小黃山遺址三個階段的認識,我僅就擺的標本來談。第一段擺的陶器標本比較簡單,圈足缽、平底盆、圜底罐、小口壺等,夾砂陶質,器表有紅衣,陶器表皮處理、製法、風格基本相同。第二階段,我覺得發掘者在遺存分類和聚類的處理上出現問題,把相當部分屬於一段的遺存歸到第二段了。二段以黑陶的豆、缽、壺、罐為代表,豆、罐的口沿呈瓦形,豆折腹,盆口沿較深,也折腹;二段的陶器上存在明顯的輪制痕跡,其風格也明顯區別於一段。第三階段,目前展示的遺存類別比較少,比較單純。一段與二段有相當大的年代距離,風格迥然不同,當不是同一類考古學文化發展的先後兩個階段,很可能是性質上不同的兩個考古學文化。第二段與第三段的年代差距,要小於一、二段之間的年代,是同一考古學文化的先後兩個階段?還是兩個不同的考古學文化?目前材料較少,難以討論。附帶說一句,對考古遺存的發掘與整理研究,還得緊緊把握層位學和類型學,要認真地摸陶片,不能跟著14C跑,因為它的測年還未能達到某些人所說的精確度。關於小黃山一段,從文化面貌、特徵、性質上看,既區別於河姆渡文化,又不同於馬家浜文化,還異於跨湖橋那類遺存,年代上當早於這裡提到的三類遺存,但早不了太多,肯定早不到距今9000年,依目前考古學的年代框架來看,頂多剛進入8000年。昨天我聽了小黃山遺址第三階段有2個14C測年數據,是距今8200~8800年,這個年代數據我覺得不可靠,第三階段絕對早不到這個年代。至於它與上山的關係,剛才會上介紹的上山遺存的情況,過於簡單,基本上只見盆一種器形,還有罐或釜的標本照片。據此,大膽說一句,基本相同。可以認為,小黃山一段為代表的遺存,不僅是浙江,而且也是長江下游地區迄今為止考古學的新發現。這個發現將人們對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的認識,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拓寬了人們的視野,預計長江下游當存在著較小黃山一段更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 小黃山一段,經深入研究後,當可作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命名的依據。這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送給我的老校長馬寅初家鄉一份珍貴的禮物。馬老的“實事求是治學、剛正不阿做人”的精神,學者應追隨之。小黃山一段顯示的古老文化傳統,我們這個民族應繼承。小黃山遺址應妥善予以保護,一切有損於這個遺址的建設應為之讓路。
嵊州市小黃山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