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小吃

嵊州小吃

嵊州小吃承載了幾千年傳統文化,是嵊州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製形成的以“小籠包、炒年糕、榨面”為代表的小吃。按原料、風味、烹飪技術區別,形成百餘種小吃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嵊州小吃
  • 外文名:Shengzhou Snacks
  • 風味小吃:地方特色
  • 分 類:浙菜
  • 主要品種:小籠包、炒年糕、榨面
歷史沿革,小吃分類,小吃三寶,

歷史沿革

嵊州小吃不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一段段文化史。
嵊州小籠包嵊州小籠包
嵊州小籠包:據清道光《嵊縣誌》記載:“甑山,在縣北十里,傳大禹遺蹟,俗呼石蒸籠,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大禹治水畢功於了溪(今剡溪),相傳,當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後在附近的甑山上蒸饅頭為禹提供三餐所需,並以饅頭奉祭神靈保佑治水成功,散落在甑山剡水之間的饅頭,化為今人看到的拳頭大小的禹餘糧,人們稱為“石饅頭”,後人受啟發,用麵粉做成了小籠包,成為民間美食。
嵊州年糕:年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爭霸中伍子胥用糯粉做城磚,屯糧防飢的典故。據史書記載,嵊州自秦漢置縣以來就有“十四夜,以菜煮糍食之,謂之亮眼湯”的說法與做法,其特點是有湯,不膩,鮮美。
嵊州榨面嵊州榨面
嵊州榨面:在嵊州,榨面有著各種各樣的吉利寓意:女兒出嫁當天,娘家人要為女兒煮上轎榨面;產婦坐月子,要燒月子榨面;招待尊貴客人,要燒雞蛋榨面,毛腳女婿初次上門,丈母娘燒雞蛋榨面招待以示認可。
一籠包子一座城。上世紀初嵊州人陳東生對小籠包進行改良,並在當時的市心街開了第一家小籠包店,是為嵊州小吃門店的鼻祖,改革開放後嵊州小吃跟隨著勤勞的嵊州人走遍全國,但由於嵊州的“嵊”字太過生僻,外出從業者基本上使用“杭州小籠包”的招牌。

小吃分類

可分為麵食類、米粉類、豆製品類、其他類四大類:
麵食類:鮮肉小籠包、豆腐包、蝦仁小籠包、牛肉小籠包、薺菜小籠包、黃酒小籠包、香菇小籠包、玉米小籠包、筍乾菜小籠包、蒸餃、水餃、煎餃、豆腐三角餃、湯包、豆沙包、老高大饅頭、麥鑊、豆節酥、春餅、豬頭肉春餅、蘿蔔生煎餅、大餅、油條、雞蛋大餅、馬蹄酥、蔥燒餅、回陶燒餅、蛋卷、千層酥、油散子、乾菜餅、蘿蔔絲餅、麥蝦湯、光炒麵、豆腐炒麵、肉絲炒麵、生炒麵、滷鴨面、蘿蔔絲包、菜乾包、雞子榨面、炒榨面,總計42種。
米粉類:豆腐炒年糕、青菜年糕、年糕胖、年糕餃、年糕面、芥拉頭麻糍、雞蛋烤年糕、三界大糕、米糕、粢飯、青餃、糯米果、油麻精團、麻球、油墩果、紅糖麻糍、湯圓、油蝦粽、葷粥、米海茶、草籽炒年糕、白米粽、肉粽、豆粽、青年糕、百寶飯、米仁糕,總計27種。
豆製品類:豆漿、豆腐腦、蘭花豆、臭豆腐乾、擇子豆腐,總計5種。
其他類:窩窩頭、番薯豆腐、番薯片、南瓜餅、煨番薯、煨玉米、番薯乾、芋餃、番燒、雞汁羹、燉鴨、薄荷糖、糟八仙、蝦油肉餅子、白切豬頭肉、荷葉粉蒸肉、喜蛋、渾蛋、活蛋、茶葉蛋、觀音豆腐,總計21種。

小吃三寶

1.嵊州小籠包:分實面和發麵兩種,將上好的隔心肉剁成碎末,加蔥末、調料等攪拌均勻備用;麵團按扁,擀成中間厚周圍薄的皮子;放入肉餡,沿邊將皮提捏折褶,中間留魚嘴狀小口(可見到餡心)即可收口捏攏;放入蒸籠,開水上鍋旺火蒸5-8分鐘出籠。
2.嵊州炒年糕:把年糕切成條,準備肉、筍、胡蘿蔔、蘑菇、大蒜、雞蛋絲或片;開火下豬油炒年糕(放少許醬油),炒軟盛出備用;再炒鹹菜、肉絲、筍、胡蘿蔔、蘑菇等;隨後下年糕一起炒,並加開水、豆腐(分成小塊)和大蒜莖,大火燒開後放入大蒜葉,稍煮起鍋,放蛋絲。
嵊州炒年糕嵊州炒年糕
3.嵊州炒榨面:將榨面用開水泡軟,冷水冷卻後控乾水分,拌上熟色拉油和生抽等配料(任選);將選擇好的肉、筍、胡蘿蔔、香乾絲等炒熟備用;熱鍋加油將榨面翻炒至麵條縮水,再加入輔料同炒後,撒上蛋絲、蔥花後即可盛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