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崧澤遺址在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被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考古調查時發現,其歷史可上溯至距今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是上海地區最早的人類居住地之一。
1958年,上海市出版局飼養場在村北挖掘魚塘又發現了鹿角、陶片和石器,從而認定該處存在古文化遺址。
1960年,上海市文管會在該地進行了小範圍的試掘,在假山墩上發現了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存。
1961年,上海市文管會在夏天進行了第一次有計畫的發掘,發掘面積458平方米。
1974年—1976年,上海市文管會又一次進行有計畫的發掘,面積202平方米。
1994年—1995年,上海市文管會再次對遺址進行發掘。
2004年,在崧澤遺址發現了比較完整的被譽為“上海第一人”和“上海第一病“的馬家浜晩期男性頭蓋骨和房屋基址。
遺址特點
崧澤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在中心城區東五公里處,其北緊臨滬青平公路,東距北乾山5公里,現在的青平公路從遺址的北部經過。崧澤村地勢低洼,河道縱橫,村北有一個長寬各約90米,高約4米的土墩,稱“假山墩”。遺址以假山墩為中心,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發掘得知崧澤遺址的文化堆積豐富,由下到上依次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
文物遺存
崧澤遺址文化堆積由下到上依次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
崧澤遺址上層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硬陶豆、硬陶罐,原始瓷盒與瓷豆,以及拍印字紋、曲折紋、斜方格紋、米篩紋和米字紋等印紋硬陶陶片,與金山縣戚家墩遺址出土的陶瓷器特徵大致相似。
崧澤遺址中層發現136座墓葬按墓位分布現象有東北、北、西北、南和西部5個墓群,是一處氏族墓地。埋葬方式是將人體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人骨仰身直肢,頭向東南周圍放置數件生前使用的斧、硨等石器和鼎、豆、罐、壺、杯等陶器。有的人骨口內還有玉,頸部佩戴玉璜,手臂上有玉鐲,與黃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習俗不同。
崧澤遺址下層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村落遺址,在下層村落遺址中,發現了古人使用的石斧、玉和夾砂紅陶釜陶爐簞以及泥質紅陶豆和盆等器物。
歷史文化
崧澤文化是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崧澤文化的命名主要根據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兩次發掘的成果而於1979年定名。分布範圍以太湖平原為中心,西起鎮江一帶,北達通揚運河,南至杭州灣北岸。年代為公元前4000至前3200年左右。在遺址發現有水井遺蹟,崧澤文化早期玉器基本延續了馬家浜文化晚期玉器的風格,所見器型仍較單調,以塊、璜為主,但玉鉞等突破裝飾品範疇的新器形也偶有所見。崧澤文化的前身是
馬家浜文化,其後繼者是
良渚文化。
研究價值
崧澤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國長江中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地區的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崧澤遺址出土了一定數量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矛、青銅鉞、青銅削等兵器、農具和小型工具,豐富了上海地區先秦時期青銅器的種類,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崧澤遺址馬家浜文化秈稻的發現與崧澤遺址孢粉分析研究的結果相一致,出現的不同稻屬則證明古代農作物栽培技術的進步和發現的可人工培植的秈稻和粳稻的穀粒,證明了當時的氣候條件,濕熱的氣候適合水稻的栽種,說明水稻在新石器時代已是本地區的主要農作物,證明該地的先民在距今6000年左右已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人們也能較普遍地食用稻米,更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從崧澤遺址中發現的一隻圓咕隆咚的典型的家豬模樣的陶塑小豬,將上海地區馴化豬的歷史向前推進到了6000多年前,此前的考古結果都表明人類家豬馴化史只有5000多年。 崧澤遺址中出土的“上海第一人”頭骨,為研究上海地區古人類發展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原始資料,“上海第一屋”說明6000多年前的上海先民已經不再風餐露宿。
保護措施
2011年,上海開建崧澤遺址博物館,選址上海崧澤遺址所在地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總用地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80平方米。
2014年,崧澤遺址博物館開始開放,如古老村落的縮影,以小橋、流水、村落和庭院組合將現代與歷史結合。
2013年,崧澤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崧澤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在中心城區東五公里處,其北緊臨滬青平公路。
從上海市青浦區出發經滬朱專線到達崧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