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崤山山脈
- 所屬山系:秦嶺東段
-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北部
- 走向:西南向東北
- 長度:160餘公里
- 寬度:40~50公里
- 起點:陝西華山東端
- 終點:黃河岸邊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位置境域,地理特徵,地質地貌,水文,主要山峰,歷史記載,山區景點,
位置境域
崤山山脈是秦嶺東段規模較大的支脈之一,它西南端與陝西華山山脈相連,西北面有宏農澗河谷地分割,東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大致分布在宏農澗河與洛河之間,自西南向東北一直延伸黃河岸邊。長達160餘公里,寬約40~50公里,構成了洛河與宏農澗河的分水嶺。
地理特徵
地質地貌
山脈主脊地帶屬褶皺斷塊構造中山類型,海拔大多在1500米左右,主要分水嶺地帶有眾多陡峭的山峰矗立,主要高峰冠雲山、千山。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在山脈兩側分流,向西北注入黃河,向東南流入洛河。
河流中上游下切作用強烈,在山區形成許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有一些規模大小的跌水和瀑布。山嶺一般較狹窄平緩,山坡形態較複雜,以凹、凸複合型者居多,坡度一般在30°左右,除部分山嶺和土層較厚的凹坡地帶有小片森林外,其餘大部分均為荒坡。
山脈不同地段地貌特徵差異明顯。官道口西南段,中山分布十分廣泛,海拔大都在1300~1500米,由於眾多河流的切割,山體相當破碎,次級分水嶺縱橫交錯,呈現為一種波狀起伏的中山地貌景觀。
其中盧氏北部邊境地帶山勢相當高峻、山脊狹窄陡峭,山峰呈鋸齒狀矗立,如冠雲山海拔1866.1米。
官道口東北至硤石一段,是崤山山脈的主峰地段,山勢高峻,海拔高度大都在1300米以上,其中崤山山脈主峰千山海拔高度達1902.6米,其南面有青玉寨,海拔1713.2米,東面有大凹山,海拔1522.3米,東北有摩雲嶺,海拔1426.7米,東面有三角山,海拔1373.6米,東北面有燕子山,海拔1497.7米等。
官道口東北至硤石一段,是崤山山脈的主峰地段,山勢高峻,海拔高度大都在1300米以上,其中崤山山脈主峰千山海拔高度達1902.6米,其南面有青玉寨,海拔1713.2米,東面有大凹山,海拔1522.3米,東北有摩雲嶺,海拔1426.7米,東面有三角山,海拔1373.6米,東北面有燕子山,海拔1497.7米等。
此外,在張村與宮前之間,中山範圍減小,但該段崤山的西北部與平緩的黃土覆蓋的丘陵相連,因而山地顯得高峻挺拔,梯子山海拔1464米,響屏山海拔1309米。
硤石東北處於崤山的尾閭地段,山體不如中段完整,在澠池周圍有較大面積的黃土覆蓋,地勢較為低緩,山地集中分布在黃河南岸,山勢已不甚高峻,但山體仍呈東北—西南向延伸,山坡還具有明顯的不對稱性,表現在西北坡陡峻、東南坡和緩,呈單斜山地形態。張村、坡頭、北西村一線以西,以低山為主,突出的山峰海拔多在800~1000米,如高廟山海拔832米,白山海拔993.4米,鞍子山和扣門山,海拔分別為893.7米與910.8米;坡頭、北段村以東,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分布較為集中。如韶山海拔1463.2米,三架山海拔1025米,黃頂山海拔1287米,岱眉寨海拔1346.4米。它屬於崤山山脈東段山嶺的主幹部分,其北面瀕臨黃河谷地,地勢向北急劇地下降到200~500米。山地主要是由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等岩層構成。大部分山坡坡度在30~40°以上,局部在80°以上,成為懸崖。
硤石東北處於崤山的尾閭地段,山體不如中段完整,在澠池周圍有較大面積的黃土覆蓋,地勢較為低緩,山地集中分布在黃河南岸,山勢已不甚高峻,但山體仍呈東北—西南向延伸,山坡還具有明顯的不對稱性,表現在西北坡陡峻、東南坡和緩,呈單斜山地形態。張村、坡頭、北西村一線以西,以低山為主,突出的山峰海拔多在800~1000米,如高廟山海拔832米,白山海拔993.4米,鞍子山和扣門山,海拔分別為893.7米與910.8米;坡頭、北段村以東,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分布較為集中。如韶山海拔1463.2米,三架山海拔1025米,黃頂山海拔1287米,岱眉寨海拔1346.4米。它屬於崤山山脈東段山嶺的主幹部分,其北面瀕臨黃河谷地,地勢向北急劇地下降到200~500米。山地主要是由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等岩層構成。大部分山坡坡度在30~40°以上,局部在80°以上,成為懸崖。
多數山嶺頂部較平緩,山坡多呈陡峭的斷崖形態,部分中山顯示出斷塊山的地貌特徵。最西北端的黃河谷地,水流湍急,河流多曲流急彎,流向多與岩層走向斜交,遇震旦系石英岩、寒武奧陶系灰岩等較堅硬的岩層,切成V形峽谷,如三門峽、槐壩、付家凹、王家灘、五福洞、八里胡同和小浪底等較大峽穀穀深坡陡,水勢洶湧,十分險峻。發源於崤山山脈的黃河各支流,多數流程短,水流急。
水文
崤山是洛河與宏農澗河的分水嶺。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在山脈兩側分流,向西北注入黃河,向東南流入洛河。發源於崤山山脈的黃河各支流,多數流程短,水流急。
主要山峰
冠雲山、千山
歷史記載
《水經注》記載:"崤有盤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東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主峰為青崗峰,海拔1903米。崤山高山絕谷,峻坂迂迴,形勢險要,自古以險峻聞名,是陝西關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
崤山又是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登崤山北眺,黃河谷深流急,蔚為壯觀。
古代將崤山與函谷關並稱為"崤函"之塞,是山峰險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達。《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自新安以西,歷澠池、硤石、陝州、靈寶、閿鄉而至於潼關,凡四百八十里。其北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約谷深委。終日走硤中,無方軌列騎處"。"崤函"之地,自春秋時代就發生過多次重大戰役。
秦昭王初,楚圍雍氏,秦下師於崤以救韓。
成語"雞鳴狗盜"中的"雞鳴"即源於函谷關。相傳戰國時期,孟嘗君一行逃離秦國,到達關下正值半夜時分,當時秦法規定函谷關"日入則閉,雞鳴始開"。隨行食客有善口技者,仿雞鳴,關內群雞鳴和。關吏遂開啟關門,孟嘗君一行得以出關。相傳老子入關時,守關官員請教經學。老子連夜寫下5000餘字的《道德經》。秦漢時期,函谷關是關中、關外的界線。漢武帝時,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財給其用度。"於是漢武帝"徙函谷關於新安,以故關置弘農縣",使楊仆成為"關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