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麒麟舞

崖口麒麟舞

南朗鎮的崖口,過去稱為崖溪,共有十個自然村,麒麟舞為中堡自然村的傳統民舞,與崖口飄色等民間藝術一樣源於唐代時的“耍菩薩“社火活動,並沿襲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崖口麒麟舞
  • 地區南朗鎮的崖口
  • 起源:唐代
  • 性質:民間藝術
製作,表演,

製作

崖口的麒麟舞有別於獅子舞和龍舞。崖口麒麟舞的道具製作近似於龍舞的道具製作,均以荇、木或竹作支架,用沙紙和布料作裝裱,然後上彩,但均按傳說中的麒麟樣貌為藍本,有別於獅子和龍頭的雙角造型,只有中間一角。
麒麟的身軀同樣用荇、竹作骨架,再用布料作皮毛裝飾,接近於龍的製作,但節數較少,只有四至五節,因此,

表演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舞麒麟近似於舞龍,都是用短木棍綑紮在麒麟的頭和骨架上,方便於舞動,舞麒麟多為五至六人舉起而舞動,多以鑼鼓的敲擊樂為主,採用五星鼓點來伴奏,亦有採用八音樂隊伴奏,巡遊表演時多在頭牌、布繡前導隊的後面,緊隨舞獅隊伍前進。崖口麒麟舞的舞步由於其骨架的構造關係,導致了舞步的技法與一般的舞獅、舞龍技藝不一樣,按目前和傳統的技藝,主要以八卦拳的套路為基本步法,舞麒麟首者,多採用高昂其頭、左右擺動,舞身軀者則隨著舞頭者的擺動而搖擺,沒有舞獅的動作大,也沒有舞龍那樣粗獷,多表現麒麟的柔勁,即表現這種吉祥物的柔剛結合性情,動作不大,給人以文雅之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