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鴻墓誌》,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9月造,敘述了北魏著名史學家崔鴻的生平、著述等。該墓誌的書法反映了魏書在當時的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鴻墓誌
- 所在地: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年代:南北朝
- 主人公:崔鴻
- 質地:青石
- 形狀:正方形
- 出土地:山東臨淄
設計工藝,作者,墓誌內容,
設計工藝
青石質,正方形,邊長八十二厘米。書,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蓋,盝頂形,素麵,已破碎。1973年冬出土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大武鄉窩托村南崔鴻夫婦合葬墓中,今藏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崔鴻,《魏書》、《北史》有傳。 《崔鴻墓誌》書法獨具風貌,用筆方圓兼施,筆畫工整峻峭,刀意筆韻俱存。結體呈縱勢,重心偏上,空闊靈動,錯落天成。魏書經過漢末以來三百年的變革發展,至北魏後期已進入精雕細琢的階段,多數作品雄強中蘊涵著秀逸,奇峻中流落著雅美,《崔鴻墓誌》充分展現了這一時代特點。
作者
崔鴻(478—525年),字彥鸞,清河(今山東臨清市東)人、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時水(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一帶)、東清河鄃(今山東夏津縣)和南平原貝丘(今山東平原縣恩城)。北魏著名史學家。 崔鴻出身於書香世家。(崔)鴻“少好讀書,博綜經史”(《北史》本傳,下引同)仕魏,歷官尚書兵部郎中,司徒長史,孝明帝時詔以本官緝修國史。孝昌初年(525年),拜給事黃門侍郎,尋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卒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
崔鴻,光弟敬友之子。太和末,為彭城王國左常侍。景明中,遷員外郎、兼尚書虞曹郎中,典起居注。遷給事中,兼祠部郎,轉尚書都兵郎中。永平初,為鎮南邢鸞行台長史。徙三公郎中,加輕車將軍。遷員外散騎常侍。延昌末,加中堅將軍,遷中散大夫、高陽王友、司徒長史。正光初,加前將軍。撰高祖世宗《起居注》。孝昌初,拜給事黃門侍郎,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卒,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有《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卷。
台閣大臣崔光的侄子(世居今夏津縣白馬湖鎮西部崔樓,崔莊,南店三村有一處)。仕魏為中散大夫,郎中加前將軍。以本官修輯國史,後累官至給事黃門侍郎,加授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崔鴻秉性耿介,遇事直陳,為同僚所欽服,主張為官求才,不拘一格。公元513年(北魏孝武帝延昌二年)大考百官,崔鴻乘機向朝廷建議對“績效能官,才必稱位者,朝升夕進,豈拘一階半級者哉?”
崔鴻聰明好學,少時就有著述。自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開始,於公務之暇蒐集整理舊史資料,於公元504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著手編纂《十六國春秋》,歷時三載撰《十六國春秋》95卷,唯恐書中內容有悖朝廷之處,故未敢刊印。迄於公元528年(孝莊帝永安元年)其子崔子元,將其父所撰《十六國春秋》,繕寫一本,奏獻朝廷,藏於史館。後因世事滄桑,原本失沒,今僅有清人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傳世。
墓誌內容
【志上側】魏之
【志下側】萬年銘記。北京圖書館藏拓
【志蓋】素麵無文。
【銘文】魏故使持節鎮東將軍督青州諸軍事度支尚書青州刺史崔文貞侯墓」志銘」君諱鴻,字彥鸞,齊州清河人也。發系朱襄,啟邦青土,茲焉已降,羽儀世襲。」祖關內侯,器業遠大,縉紳資以成談。父梁郡,德政弘美,令名久而彌著。君」膺積善之餘慶,體高人上〔注一〕美。理裁淹和,風寓清潤。多識博聞,並驅劉孔;艷」藻鴻筆,埒名張蔡。於是狼藉之譽,置郵非擬;清徽令望,高絕當時。釋褐彭」城王左常侍,雖位從委質,而禮均納友。轉員外散騎侍郎,尋除尚書三公」郎中。大小以情,片言無爽。五流三就,各盡其宜。除員外常侍,轉中散大夫。」任城文憲王得一居宗,風猷峻邈,納揆司會,論道執蕃。方導德齊禮,還淳」改薄,綱紀之選,妙盡一時。乃請君為右長史。從容上度,出言有章,雖文饒」之弘益五品,淵源之燮諧九德,不能珿也。除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獻替轝」扆,造次以之,切問近對,復同指掌。君伯父太傅文宣公,文宗儒肆,邁古軼」今,典策書言,年將二紀,繼踵東觀,豈直廣平。楊竅群才,非君莫可。詔君」修續史事,興公武舊,遠未茲匹,子長世載,聊欲相視。方謂常與有徵,棟陰」斯屬,登三壽於華發,窮九命於上袞。不幸遘疾,春秋卌有八,粵孝昌元年」十一月壬辰〔注二〕朔廿九日庚午薨於洛陽仁信里。窀窆於黃山之陰。雌黃難」久,殺青易蠹,君子萬年,冥之琴路。乃為銘曰:」非虎稱師,穆伯高讓,分邑命氏,世廷〔注三〕民望。峨峨奉常,桓桓郎將,梁郡聿修,」享〔注四〕鮮攸狀。皎皎夫君,高蹈拔群,出忠處孝,外儻內淳。徘徊名理,棲息藝文,」淵淳峰秀,玉潤蘭芬。聲擅瑣闈,譽高粉璧,效彰助鼎,美敷執戟。肅肅晨興,」乾乾夕惕,永懷自己,宜窮遐歷。言登遠算,空期仁者,會等亡羊,歸同息馬。」蕭蕭松上,幽幽泉下,陵谷若靈,德音非假。」君次弟鷫,輕車將軍太尉記室。君第四弟鵾,奉朝請。」君妻清河張慶之女。父州主簿別駕齊郡太守。」君長息子元,為齊州主簿。次息子文。次息子真。次息子長。次息」子發。次息子房。」君長女元華,適河東裴藹之。之為員外散騎侍郎。」孝昌二年歲次丙午九月丁酉朔十七日癸丑造。山東臨淄出土。見《考古學報》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臨淄北朝崔氏墓》。
〔注一〕原志上字上脫一之字。
〔注二〕孝昌元年十一月壬寅朔,此原志誤。
〔注三〕原志作廷,疑為廷,即匡字別體。然廷有正義,亦通。
〔注四〕享,原志即此,當為烹字。
【志下側】萬年銘記。北京圖書館藏拓
【志蓋】素麵無文。
【銘文】魏故使持節鎮東將軍督青州諸軍事度支尚書青州刺史崔文貞侯墓」志銘」君諱鴻,字彥鸞,齊州清河人也。發系朱襄,啟邦青土,茲焉已降,羽儀世襲。」祖關內侯,器業遠大,縉紳資以成談。父梁郡,德政弘美,令名久而彌著。君」膺積善之餘慶,體高人上〔注一〕美。理裁淹和,風寓清潤。多識博聞,並驅劉孔;艷」藻鴻筆,埒名張蔡。於是狼藉之譽,置郵非擬;清徽令望,高絕當時。釋褐彭」城王左常侍,雖位從委質,而禮均納友。轉員外散騎侍郎,尋除尚書三公」郎中。大小以情,片言無爽。五流三就,各盡其宜。除員外常侍,轉中散大夫。」任城文憲王得一居宗,風猷峻邈,納揆司會,論道執蕃。方導德齊禮,還淳」改薄,綱紀之選,妙盡一時。乃請君為右長史。從容上度,出言有章,雖文饒」之弘益五品,淵源之燮諧九德,不能珿也。除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獻替轝」扆,造次以之,切問近對,復同指掌。君伯父太傅文宣公,文宗儒肆,邁古軼」今,典策書言,年將二紀,繼踵東觀,豈直廣平。楊竅群才,非君莫可。詔君」修續史事,興公武舊,遠未茲匹,子長世載,聊欲相視。方謂常與有徵,棟陰」斯屬,登三壽於華發,窮九命於上袞。不幸遘疾,春秋卌有八,粵孝昌元年」十一月壬辰〔注二〕朔廿九日庚午薨於洛陽仁信里。窀窆於黃山之陰。雌黃難」久,殺青易蠹,君子萬年,冥之琴路。乃為銘曰:」非虎稱師,穆伯高讓,分邑命氏,世廷〔注三〕民望。峨峨奉常,桓桓郎將,梁郡聿修,」享〔注四〕鮮攸狀。皎皎夫君,高蹈拔群,出忠處孝,外儻內淳。徘徊名理,棲息藝文,」淵淳峰秀,玉潤蘭芬。聲擅瑣闈,譽高粉璧,效彰助鼎,美敷執戟。肅肅晨興,」乾乾夕惕,永懷自己,宜窮遐歷。言登遠算,空期仁者,會等亡羊,歸同息馬。」蕭蕭松上,幽幽泉下,陵谷若靈,德音非假。」君次弟鷫,輕車將軍太尉記室。君第四弟鵾,奉朝請。」君妻清河張慶之女。父州主簿別駕齊郡太守。」君長息子元,為齊州主簿。次息子文。次息子真。次息子長。次息」子發。次息子房。」君長女元華,適河東裴藹之。之為員外散騎侍郎。」孝昌二年歲次丙午九月丁酉朔十七日癸丑造。山東臨淄出土。見《考古學報》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臨淄北朝崔氏墓》。
〔注一〕原志上字上脫一之字。
〔注二〕孝昌元年十一月壬寅朔,此原志誤。
〔注三〕原志作廷,疑為廷,即匡字別體。然廷有正義,亦通。
〔注四〕享,原志即此,當為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