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系列

基本介紹

  • 書名: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系列
  • 類型:孕產育兒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ISBN:bkbkbd6208
  • 頁數:1064頁
  • 作者:崔玉濤 蘇凝
  • 出版社: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東方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 開本:24
作者簡介,文摘,名人推薦,編輯推薦,媒體推薦,目錄,

作者簡介

崔玉濤,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任。從醫25年,是中國第一批從事新生兒急救的兒科權威。每天堅持發微博普及育兒知識。是中國冬粉最多的兒科醫生。雅安地震親赴災區參與醫療救護工作。

文摘

一、《直面小兒發熱》 寶寶發熱有哪些利和弊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擔心孩子發熱(即發熱),所以,退熱劑自然成為家中的常備藥。感覺孩子有點發熱就立即用退熱劑,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體溫降下來,那么發熱真的那么可怕嗎?到底發熱有哪些利弊呢?
發熱是保護人體健康的衛士。目前醫學研究證實,發熱是許多疾病初期的一種防禦反應,可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從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促進人體恢復健康。發熱能夠產生對抗細菌的抗體;增強人體白細胞內消除毒素的酶活力;增強肝臟對毒素的解毒作用。
發熱當然也會損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高熱持續過久,會造成人體內各器官、組織的調節功能失常。高熱會使大腦皮層處於過度興奮或高度抑制狀態。嬰幼兒表現更為突出,會導致嬰兒大腦皮層過度興奮,讓寶寶煩躁不安、頭痛甚至驚厥;或者導致大腦皮層高度抑制,譫語、昏睡、昏迷等。並且還會影響人體消化功能,導致胃腸道運動緩慢,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讓胃腸道運動增強:腹瀉甚至脫水。使人體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代謝增強、增快,加大機體對氧的消耗,加重人體內器官的“工作量”。持續高熱最終導致人體防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了繼發其他感染的危險。
孩子發熱是壞事嗎?從孩子不舒服上講,發熱不是好事。但事實上,發熱也是件好事!發熱可以動用人體免疫功能,儘可能並儘快消滅侵犯人體導致發熱的病菌,促進免疫系統的成熟。如體溫儘快控制在37℃以下,發熱刺激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會消失。
既然出現發熱,就要儘可能減少不適感,在多飲水、保持體溫不超過38.5℃、保證排尿排便等的同時,保持體溫在37.5℃~38.5℃,促進免疫系統成熟。千萬不要將體溫降至過低。
針對高熱可引起驚厥而言,體溫超過38.5℃,應服退熱藥;對提高免疫力而言,體溫應保持在37.5℃~38℃之間。降溫效果不是以正常體溫作為標準。
了解了這些,你就可以知道高熱時孩子會出現哪些異常表現,然後根據這些表現給予適當的護理,而不致驚惶失措。在孩子發熱期間,仔細為他測量體溫,密切監測體溫的程度和變化,出現高熱時(超過38.5℃)再選擇退熱藥物。同時仔細觀察孩子的臉色是否蒼白,呼吸是否增快,有無噁心、嘔吐、腹瀉,有無神志的改變,以及有無驚厥的發生。若出現上述情況,就要立即送往醫院。二、《母乳與配方粉餵養》如何養成良好的餵養習慣有一名一歲男嬰,近幾個月體重增長緩慢,現仍為母乳餵養,但沒有規律,每天多達10次或更多,對輔食興趣也不大,輔食量很少。媽媽認為母乳餵養非常重要,但是,堅持母乳餵養,並不意味著可以沒有餵養規律,也不意味著可少吃輔食。只有養成良好的餵養習慣,保證孩子正常生長,才能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期間,纖維素來源於母乳中的低聚糖,其含量可達12~14g/升。配方粉中纖維素來源是益生元(比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固體食物餵養時膳食纖維就更為容易獲得了。纖維素在腸道內被正常菌群敗解過程中,也為正常菌群提供了食物,從而維持正常菌群的正常狀況。
母乳餵養兒每天的排便次數容易偏多且偏稀,但這不是母乳餵養性腹瀉。母乳中富含低聚糖(12~14克/升),在腸道中被雙歧桿菌敗解,產生很多短鏈脂肪酸,吸收很多水分,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低聚糖被敗解過程中,也為雙歧桿菌提供了食物,同時還可營養結腸細胞。母乳餵養帶來的輕瀉現象是健康的標誌。
那么,母乳餵養是經驗問題,還是科學問題?應該是科學問題。母乳餵養好,但只有科學餵養才能做到這個“好”字。近來對母乳餵養的研究突飛猛進,比如母乳餵養的有菌過程對嬰幼兒免疫建立和過敏預防的好處,母乳餵養能降低成人期代謝疾病發生等。遵循科學,才可宣傳母乳餵養,才是對下一代的負責。
三、《直面小兒腸道健康》腹瀉是由於腸道受到刺激,導致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排出原始未消化食物成分,體內大量液體由身體內轉移到腸道中,出現水樣便,腸道活躍,蠕動增快,排便次數增加。它和發熱、咳嗽一樣都是一種症狀,而不是單純的一種疾病。
細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往往發熱在先,且先期多有嘔吐的表現。發熱、嘔吐後,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瀉,但緊接著就會出現腹瀉。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大便中往往可見黏液,甚至膿血樣物質,每次排便量並不多;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往往為稀水樣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現脫水。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往往是食源性因素。消化不良,會表現為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顆粒,不伴發熱,偶有嘔吐。過敏性腹瀉,在進食一定食物數小時至1~2天內出現,會有反覆,與進食明顯相關。氣候原因,往往與變天、換環境等有關。非感染性腹瀉,大便檢查往往正常,調整飲食或改變環境即可糾正。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腹瀉,腸道黏膜都會受到損傷,非感染性因素損傷相對較輕,但大便檢查也可能發現少許白細胞和紅細胞。若白細胞小於10~15個/高倍視野,不能確定為細菌感染。感染性腹瀉時,大便檢測除了較多白細胞外,還有紅細胞。若以紅細胞為主,很可能與食物過敏等非感染性因素有關。家長需要牢記的是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止瀉藥!病毒感染性腹瀉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從原因來看,腹瀉包括感染性的病毒、細菌引起的腹瀉;非感染性的過敏、水土不服、食物不耐受導致的腹瀉;還包括繼發一些疾病或藥物使用後腹瀉等。治療腹瀉必須尋找到導致腹瀉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能立刻止瀉。如果腹瀉時大便呈稀水樣,也可形容為“蛋花湯”樣,往往提示是病毒感染,便常規檢測可能會顯示少許或沒有白細胞、紅細胞/高倍視野;輪狀病毒或腺病毒等抗原檢測為陽性。特別多見的是輪狀病毒感染,現在很多醫院都可以定性大便輪狀病毒,如果輪狀病毒抗原檢測為陽性即可確診(關於嬰幼兒最常見的輪狀病毒感染本書第二章會專門講解)。四《直面小兒過敏》濕疹指的是特異性皮炎,是一種慢性、長期、反覆發作的皮膚表現。濕疹先出現於臉部和耳部,其表面粗糙,基底發紅,容易表現出脫屑和滲出。濕疹主要由過敏所致,真正治療濕疹,還是應該從原因找起,只有發現原因,及時停掉,並堅持至少6個月完全不接觸過敏原,才是治療過敏最為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又稱為“迴避過敏原”。排除濕疹的原因除了生活中排查外,必要時可以藉助於皮膚點刺試驗與血清過敏原檢測排查,但最有價值的還是在生活中排查。6個月以內的嬰兒即使出現過敏,也很難通過化驗檢出。若此時給孩子進行血液檢查,即使是陰性,也不能代表沒有過敏。再有,引起濕疹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年齡越小,濕疹與過敏的關係越大,而且與食物過敏的關係越大。家長要有耐心,一種一種地進行食物排查。對嬰幼兒來說,牛奶和雞蛋是主要過敏原。五 五、《小兒營養與輔食添加》
嬰兒的主食與輔食
嬰兒的主食指的是奶,包括母乳和配方粉。輔食指的是除了母乳、嬰兒配方粉和較大嬰兒配方粉以外的食物,包括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與輔食相比,嬰幼兒的“主食”——奶,其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於成人食物較低。比較而言,母乳屬於高密度、高熱量食物,因為1克脂肪在體內氧化能產生9千卡能量,而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氧化只分別產生4千卡能量。
對於輔食的稱呼有幾種,比如固體食物、泥糊狀食物等。我之所以仍然偏好於使用“輔食”這個稱呼,是為了提醒家長,孩子1歲半之內奶製品應為“主食”。在1歲半之前只有以奶為主食,才能保證相對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如果米粥、爛麵條等低密度食物所占比例增加,則會影響嬰幼兒奶的攝入量,那么食物提供的能量將大大減少,不利於嬰兒的正常生長。嬰兒6個月至1歲期間,應保持每天喝奶量在600ml至800ml,1歲至1歲半不少於400ml至600ml。即使孩子非常喜歡接受輔食,也不能讓輔食喧賓奪主,保證主食的攝入量,才是保證營養的基礎。然後根據孩子每日進食的奶量及生長情況來決定提供給孩子怎樣的輔食搭配。為了達到更好的餵養效果,家長需要調整輔食的結構及餵養量,來更好地搭配主食“奶”,以使孩子更好地生長發育。
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反其道而行之。面對一個每次吃完輔食後還想吃的孩子,家長很容易把餵養的重點放在“輔食餵養”上,在此提醒家長們一定要避免這一點。另外,“輔食”這個概念應該在嬰兒1歲半之後廢除。
孩子多大開始添加輔食比較好?
研究發現,母乳餵養滿4~6個月間為小兒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早產兒輔食添加時間應該為矯正年齡滿4~6個月。但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家長不僅應該關心孩子的月齡,還要觀察孩子是否已經對大人吃飯產生關注。比如,大人吃飯時,孩子是否開始出現眼神固定,並出現吞咽、流口水等動作,或者孩子近期體重增長偏緩也是一個應該添加輔食的標誌。
也就是說家長應該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以及接受能力,要先對孩子進行一番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可以開始添加輔食。這些評估包括以下內容:
1.孩子腸胃和腎臟狀況,包括母乳或配方粉消化吸收情況、是否有便秘或腹瀉,是否有過敏,是否有明顯的胃食道反流,以及排尿情況等。
2.孩子神經系統的成熟度,包括吞咽能力、對大人進食是否有明顯反應等。
3.孩子的營養狀況,包括母乳和配方粉餵養能否保持良好營養,如果母乳和配方粉餵養能夠保持良好營養,就可稍延遲輔食添加。
輔食添加過早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不滿4個月添加菜水、果汁、水果泥等都屬於過早添加。家長同時還要注意,在嘗試添加輔食期間,還要保證孩子一貫的餵養規律,不要主動減少母乳或配方粉餵養的量和餵養次數。
首次添加輔食的最佳選擇:嬰兒營養米粉
首次給孩子添加輔食,好多家長都不知道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應給孩子吃雞蛋,還是吃菜泥?其實都不是,首次添加輔食最好的選擇是嬰兒營養米粉。
嬰兒營養米粉和嬰幼兒配方粉一樣,是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均衡營養食品。它所含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雞蛋黃及蔬菜泥等營養相對單一的食物,更能滿足嬰幼兒的生長需求,而且過敏發生的機率也低。營養米粉以米為基礎,但不是簡單地將米磨成粉即可,而是在米粉的基礎上添加了嬰幼兒生長必需的多種營養素,包括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DHA、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其中還有人們高度關注的鈣及維生素D,特別富含鐵。這些營養素是這個年齡段發育所必需的。此外,有些品牌的嬰兒營養米粉還添加了益生元或益生菌。
除了在營養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嬰兒營養米粉還非常容易調製成均勻糊狀,調製量任意選擇,隨時選用,而且味道接近母乳或配方粉,這使得它更容易被嬰兒接受。
小兒輔食添加的原則:少量、簡單開始添加輔食的時間在4~6個月,啟動輔食也需要兩個月時間,按著少量、簡單的原則,一種一種地給孩子添加輔食。仔細觀察孩子的接受情況,以便隨時調整添加方案。
開始添加第一種時,可以在一天之內餵食兩次,連餵3天,在這3天之內要留心觀察,如果孩子接受良好,那么這種食物進食一周后,就可以再添加另一種新食物了。一旦孩子出現異常反應,要暫時停喂,3~7天后再添加這種食物,如果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應考慮孩子對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3個月,以免對孩子造成損傷,如過敏。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不適症狀是否可以緩解,同時向醫生、有經驗父母請教,尋找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在2~3個月的時間內用這種方法不斷嘗試,就可獲得最合適孩子的食譜了。家長或許會覺得這種方法有點麻煩,但是這么做很有必要。如果幾種新食物同時添加,一旦孩子出現不耐受現象,家長很難一下子發現原因。添加輔食要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根據孩子的接受情況而隨時調整。最初可添加營養米粉,等孩子能夠接受米粉後,逐漸添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為主的菜泥、蛋白質為主的肉泥和蛋黃,要將這些食物混入米粉混合著餵食,營養也會相對豐富和均衡。初期的輔食比較清淡,混合起來餵食會使輔食味道良好。孩子1歲前,都要把其他食物混在米粉中給孩子餵養,這樣還可以避免因多種味道食物分別刺激孩子而出現的偏食或挑食的現象,減少未來出現不良飲食習慣的可能性。餵養順序:先餵輔食後餵奶,一次吃飽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往往比較隨意,想起來了就給孩子餵一點,沒有計畫性,這其實是不對的。家長不僅要關注輔食的種類與添加方法,更要使每次添加過程更科學,在細節上做到位。
每次輔食添加的時間應該安排在兩次母乳或配方粉之前,先吃輔食,緊接著餵奶,讓孩子一次吃飽。添加輔食之初,每次輔食的進食量有限,需要再補充奶才能讓孩子吃飽了。這樣做能夠避免出現少量多餐的問題。少量多餐不僅會影響孩子進食的興趣,還會影響消化的效果。輔食添加的規律為一天兩次。之所以要先吃輔食,是因為要持續保持孩子“飢”和“飽”的感覺。兩次餵奶間給孩子添加輔食,此時孩子還未飢餓,對輔食興趣不大;進食後也未必吃飽;下次吃奶時又還未飢餓,造成對奶的興趣降低。周而復始,孩子失去了“飢”和“飽”的感覺。飽腹的體驗,不僅可滿足心理需求,還會促進胃腸功能發育;飢餓感覺的缺失,會導致孩子進食興趣的相應降低,受此影響,胃腸功能也會下降。另外,添加輔食後,孩子的進食時間和進食次數都不應該有明顯改變,奶的攝入量也不應因為添加輔食而減少。只增加了一項,要在兩次餵奶前有輔食的先期食入。

名人推薦

同意崔大夫的觀點!藥物不是治癒寶寶的唯一辦法,這本書可以引導很多新媽媽護理新生兒的各種急症。有書,有漫畫,總之我覺得80後的媽媽會特別喜歡。
——白百何(演員)
謝謝崔玉濤醫生對寶寶的照顧,讓我了解關於寶寶的知識,我相信我可以照顧好我的寶寶。這套書趕快購置起來!之前甜心兒腸絞痛時看了幫助特別大。
——李小璐(演員)
這一套書確實有很大的價值,第一它可以給你直接的技術方面的指導,第二他會給你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和長輩育兒觀念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把這套書拿出來,長輩很容易信服。
——李小萌(央視主持人)
崔玉濤大夫提醒多喝水才能退燒,還有高燒孩子不可捂,越捂燒越高!觀察一下發燒的人不出汗,快退燒時自身才會排汗,所以就算高燒時強行用被子捂出一身汗,可不久還會再燒,所以要科學退燒。還有個有趣現象,愛馬有兩次發燒一到醫院就嚇得大哭滿頭是汗,一會就退燒了。謝謝崔大夫科學的解釋。
——馬伊琍(演員)

編輯推薦

60前父母看西爾斯,70前看斯波克,80前看鄭玉巧,80後要看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在婉拒了十幾家出版社的圖書策劃方案之後,本著“不做育兒百科,不做空洞理論”的原則,崔玉濤醫生同意了這套“圖解育兒”系列書,既是為了給媽媽們最舒服的用戶體驗,也是想把育兒的方法講的通俗易通,讓新手父母真正能夠看書育兒。

媒體推薦

謝謝崔玉濤醫生對寶寶的照顧,讓我了解關於寶寶的知識,我相信我可以照顧好我的寶寶。這套書趕快購置起來!之前甜心兒腸絞痛時看了幫助特別大。
——李小璐(演員)

崔醫生尊重專業,尊重科學,尊重患者,她讓我堅信正確的育兒觀念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這是一套好書!
——劉孜(演員)

同意崔大夫的觀點!藥物不是治癒寶寶的唯一方法,這套書可以引導很多新媽媽護理新生兒的各種急症。有書,有漫畫,總之我覺得80後的媽媽會特別喜歡。
——白百何(演員)

崔玉濤大夫提醒的喝水,沒錯,多喝水才能退燒,還有高燒孩子不可捂,越捂燒越高!觀察一下發燒的人不出汗,快退燒時自身才會排汗,所以就算高燒時強行用被子捂一身汗,可不久還會再燒。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愛馬有兩次發燒,一到醫院就嚇得大哭,滿頭是汗,一會兒就退燒了。
——馬伊琍(演員)

記得有個剛滿月的母乳媽媽問我如何給寶寶補鈣,怎么也找不到那條微博了。這么小的寶寶不宜在太陽底下直接暴露皮膚,是否補VD(而不是鈣片)需要視情況而定。母乳媽媽自己一定要補鈣,多在戶外活動、曬太陽。建議看看崔大夫怎么說。
——小巫(兒童教育專家)

這一套書確實有很大的價值,第一它可以給你直接的技術方面的指導,第二它會給你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和長輩育兒觀念衝突時,你把這套書拿出來,長輩很容易信服。
——李小萌(央視主持人)

著名兒科大夫崔玉濤新書發布,圖文並茂,絕對可讀。
——石述思(資深媒體人)

目錄

直面小兒發熱
母乳與配方粉餵養
直面小兒腸道健康
直面小兒過敏
小兒營養與輔食添加
小兒疫苗接種
直面小兒護理
小兒生長發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