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華全集

崔大華全集

《崔大華全集》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大華。

基本介紹

  • 書名:崔大華全集
  • 作者:崔大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5月1日
  • 頁數:4290 頁
  • 定價:98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015752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崔大華先生是當代中國著名哲學史家,其學術成果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充分重視與肯定。本書即是崔大華先生著作的匯集,包括《南宋陸學》《莊子歧解》《莊學研究》《儒學引論》《儒學的現代命運——儒家傳統的現代闡釋》《中國傳統社會思想的理路及當代價值》《宋明理學史》等。這些力作,不僅對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頗有思想啟迪作用,而且對有志於了解中國哲學的歷史演變、基本精神、現代價值與未來前景的青年學子具有治學指導作用。

圖書目錄

第一卷
南宋陸學
引言
第一章 陸九淵的思想
第一節 陸九淵的生平及思想發展過程
一 家世生平
二 思想發展過程
第二節 陸九淵思想的幾個方面
一 哲學基礎——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對歷史的觀察和對現實的批評
四 對以往思想資料的承藉與批判
第二章 朱陸異同及爭論
第一節 朱陸之同
一 共同的政治立場
二 哲學世界觀的共同出發點
第二節 朱陸之異
一 對“理”的不同理解
二 對“氣”的不同理解
三 對“心”的不同理解
第三節 朱陸之爭
一 方法論的爭論
二 世界觀的爭論
三 人物評價的爭論
第四節 朱陸相爭的緣由
第三章 陸九淵及門弟子的思想面貌
第一節 槐堂諸儒——陸九淵門庭的確立
一 槐堂諸儒的學術特點和思想特點
二 槐堂諸儒為建立陸派門戶的努力
第二節 甬上四學者——陸九淵思想的擴展
Ⅰ 楊簡
一 生平和著述
二 思想發展過程
三 陸派心學向唯我主義方向的發展
四 陸九淵“六經注我”的實踐
Ⅱ 袁燮
一 生平
二 陸派心學向社會政治倫理方向的發展
三 陸派心學和程朱派理學的接近
Ⅲ 舒璘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Ⅳ 沈煥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第四章 南宋陸學的性質和意義
第一節 南宋陸學的性質
一 陸學與禪學的差異
二 陸學主觀唯心主義的特色
第二節 南宋陸學的意義
一 陸學作為南宋理學的主要一翼,和程朱理學共同構成中國思想和儒家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階段
二 陸學對封建統治階級的理論價值
三 陸學對封建制度的破壞因素
結束語
後記
宋明理學史(上卷)
第九章 張九成的理學思想及其時代影響
第一節 張九成的生平及其理學思想
第二節 張九成與佛家的關係
第三節 張九成的時代影響
第十九章 陸九淵的思想
第一節 陸九淵的生平
第二節 陸九淵的思想
一 哲學基礎——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目標
第三節 陸九淵思想的淵源、與禪學的關係及其與朱熹的爭論
一 對孟子思想的改造和發展
二 與禪學的關係
三 與朱熹的爭論
第二十章 陸九淵弟子的思想
第一節 槐堂諸儒——陸九淵門庭的確立
一 槐堂諸儒的學術和思想特點
二 槐堂諸儒為建立陸學宗派的努力
第二節 甬上四學者——陸九淵思想的發展
一 楊簡
二 袁燮
三 舒璘
四 沈煥
宋明理學史(下卷)
第六章 陳獻章的江門心學
第一節 陳獻章的生平及其心學產生的學術背景
第二節 “天地我立,萬化我出”的心學世界觀
一 元氣塞天地
二 道為天地之本
三 心具萬理、萬物
第三節 “以自然為宗”的心學宗旨
第四節 “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
一 以靜求“心”
二 以“我”觀書
第七章 湛若水對江門心學的發展與江門心學的學術歸向
第一節 湛若水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節 “萬事萬物莫非心”的心學世界觀
一 宇宙一氣
二 理氣一體與道、心、事合一
三 萬事萬物莫非心
第三節 “隨處體認天理”的心學方法
一 立志
二 煎銷習心
三 隨處體認天理
第四節 湛若水心學思想的獨特面貌
一 對宋代理學的態度
二 對陳獻章心學的修正
三 與王守仁心學思想的分歧
第五節 江門心學的學術歸向
一 陳獻章及門弟子偏離江門心學的兩種傾向
二 湛若水門人不守師說的思想分化傾向
道家與中國文化精神
引言
第一章 道家原始
一 道家思想的基本歷史階段
二 原始道家
(一)老子的思想
(二)稷下道家
(三)莊子思想的主要方面
三 黃老道家
(一)界說:內涵的界定與資料的選擇
(二)思想資料
(三)基本理論觀念
第二章 道家與中國古代思想體系
一 道家與先秦百家
(一)對立
(二)吸收
(三)影響
二 道家與儒學
(一)道家與漢代儒學
(二)道家與魏晉玄學
(三)道家與宋明理學
三 道家思想與中國佛學
(一)老莊思想與對印度佛學概念、觀
第一卷
南宋陸學
引言
第一章 陸九淵的思想
第一節 陸九淵的生平及思想發展過程
一 家世生平
二 思想發展過程
第二節 陸九淵思想的幾個方面
一 哲學基礎——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對歷史的觀察和對現實的批評
四 對以往思想資料的承藉與批判
第二章 朱陸異同及爭論
第一節 朱陸之同
一 共同的政治立場
二 哲學世界觀的共同出發點
第二節 朱陸之異
一 對“理”的不同理解
二 對“氣”的不同理解
三 對“心”的不同理解
第三節 朱陸之爭
一 方法論的爭論
二 世界觀的爭論
三 人物評價的爭論
第四節 朱陸相爭的緣由
第三章 陸九淵及門弟子的思想面貌
第一節 槐堂諸儒——陸九淵門庭的確立
一 槐堂諸儒的學術特點和思想特點
二 槐堂諸儒為建立陸派門戶的努力
第二節 甬上四學者——陸九淵思想的擴展
Ⅰ 楊簡
一 生平和著述
二 思想發展過程
三 陸派心學向唯我主義方向的發展
四 陸九淵“六經注我”的實踐
Ⅱ 袁燮
一 生平
二 陸派心學向社會政治倫理方向的發展
三 陸派心學和程朱派理學的接近
Ⅲ 舒璘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Ⅳ 沈煥
一 生平
二 思想特色
第四章 南宋陸學的性質和意義
第一節 南宋陸學的性質
一 陸學與禪學的差異
二 陸學主觀唯心主義的特色
第二節 南宋陸學的意義
一 陸學作為南宋理學的主要一翼,和程朱理學共同構成中國思想和儒家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階段
二 陸學對封建統治階級的理論價值
三 陸學對封建制度的破壞因素
結束語
後記
宋明理學史(上卷)
第九章 張九成的理學思想及其時代影響
第一節 張九成的生平及其理學思想
第二節 張九成與佛家的關係
第三節 張九成的時代影響
第十九章 陸九淵的思想
第一節 陸九淵的生平
第二節 陸九淵的思想
一 哲學基礎——心即理
二 方法
三 目標
第三節 陸九淵思想的淵源、與禪學的關係及其與朱熹的爭論
一 對孟子思想的改造和發展
二 與禪學的關係
三 與朱熹的爭論
第二十章 陸九淵弟子的思想
第一節 槐堂諸儒——陸九淵門庭的確立
一 槐堂諸儒的學術和思想特點
二 槐堂諸儒為建立陸學宗派的努力
第二節 甬上四學者——陸九淵思想的發展
一 楊簡
二 袁燮
三 舒璘
四 沈煥
宋明理學史(下卷)
第六章 陳獻章的江門心學
第一節 陳獻章的生平及其心學產生的學術背景
第二節 “天地我立,萬化我出”的心學世界觀
一 元氣塞天地
二 道為天地之本
三 心具萬理、萬物
第三節 “以自然為宗”的心學宗旨
第四節 “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
一 以靜求“心”
二 以“我”觀書
第七章 湛若水對江門心學的發展與江門心學的學術歸向
第一節 湛若水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節 “萬事萬物莫非心”的心學世界觀
一 宇宙一氣
二 理氣一體與道、心、事合一
三 萬事萬物莫非心
第三節 “隨處體認天理”的心學方法
一 立志
二 煎銷習心
三 隨處體認天理
第四節 湛若水心學思想的獨特面貌
一 對宋代理學的態度
二 對陳獻章心學的修正
三 與王守仁心學思想的分歧
第五節 江門心學的學術歸向
一 陳獻章及門弟子偏離江門心學的兩種傾向
二 湛若水門人不守師說的思想分化傾向
道家與中國文化精神
引言
第一章 道家原始
一 道家思想的基本歷史階段
二 原始道家
(一)老子的思想
(二)稷下道家
(三)莊子思想的主要方面
三 黃老道家
(一)界說:內涵的界定與資料的選擇
(二)思想資料
(三)基本理論觀念
第二章 道家與中國古代思想體系
一 道家與先秦百家
(一)對立
(二)吸收
(三)影響
二 道家與儒學
(一)道家與漢代儒學
(二)道家與魏晉玄學
(三)道家與宋明理學
三 道家思想與中國佛學
(一)老莊思想與對印度佛學概念、觀

作者簡介

崔大華,字實之,1938年12月3日(農曆十月十二)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南嶽廟區分路口鄉蓮花庵村(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分路口鎮蓮花庵村)。1961年8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61年9月至1978年9月,先後任教於河南省醫學院、商丘第一高中、商丘師範學校、商丘大學、商丘師範學院。1978年10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中國思想史專業碩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侯外廬先生(1903~1987)。1981年10月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思想史研究室工作。1982年9月調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83年任副所長,1987年晉升為副研究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晉升為研究員,1993年任所長,1998年退休(隨即返聘,2001年2月正式退休)。2013年11月25日於廣州逝世,享年7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