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芳

國民黨革命老人崔元芳,他在美國時是國民黨三潘市總支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其生平事跡和在美國謀生時與孫中山先生的關係卻一直鮮為人知。崔元芳是筆者崔頌明的祖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元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南海
  • 出生日期:1869年
  • 逝世日期:1959年
生平,後人,

生平

崔元芳,字瑞芬,號應祥,廣東南海三山人氏,鄉人稱他為“金山芳”。1869年生,兒時輟學,以挑擔到鄰近的平洲墟賣芽菜為生,練就了堅實體魄和自立能力,青年時來到廣州一間打金鋪里當學徒,五年滿師,舊社會做學師仔,要吃得苦才能學得好手藝,幾年後隨朋友到越南西貢高棉金邊新加坡等地做工,最後去美國,漂揚出海。據介紹是在行船仔幫助下住在船倉底部,這叫做“屈蛇”,經過數十天航程才到達了美國的舊金山(即舊金山)。時值清末年間,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海外華僑備受岐視,稍有民族尊嚴的華人無不痛心疾首,祈望祖國富強,在這一政治環境下,孫中山先生呼出了“振興民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很快傳遍了舊金山以至世界各地,激發了愛國僑胞的革命熱情,積極參加了各項旨在推翻清朝帝制的革命活動。崔元芳先生當年在舊金山做金飾兼作送貨,認識華僑較多,出錢出力,為祖國的國民革命操勞。他自小喜歡文藝,常常到大笪地等小廣場看各路戲班演出,到了美國後,他還親自擔當話劇演員反串女角,參加籌款演出等活動,深得孫中山先生的欣賞。孫先生也為崔先生的親力親為,團結華僑支援辛亥革命的熱情所感動,多次在籌款演出現場與崔元芳合照留念,並向他親筆題贈絹書“善與人同”四個大字作為紀念。崔元芳還領過孫中山以大元帥的名義發給為國民革命籌軍餉的獎狀。很可惜這些值得紀念的文物都因種種原因被毀掉了。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廿九日)廣州發生了黃花崗起義,近百名烈士為國捐軀,文化名人潘達微冒死將72具烈士屍體收葬於“三望崗”(今黃花崗)。潘先生的義舉傳遍世界,各地華僑更加鬥志昂揚,聲援反清鬥爭,並在1918年捐建烈士園,各自以同盟會海外分支機構的名義獻石構成紀功坊,舊金山的華僑自然也不例外,積極參與。崔元芳一生追隨孫中山,1930年告老回國定居廣州,住在西關逢源路寶源正街同德里3號,一直過著平民生活。他經常給後輩講述在海外從事革命和黃花崗起義的故事。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後人為他在廣州建紀念堂,崔先生又積極為紀念堂建設籌款,且年年堅持去拜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數十年間哪怕是大雨傾盆,也從不間斷。抗日戰爭勝利後,以宋家姐妹為代表的元老們對早年追隨孫中山的革命老人沒有忘懷,邀請他們出席耆英大會慶祝勝利,並以善後救濟總署的少許物品、罐頭奶和蛋粉等作禮物送給崔老先生,他曾親自去領取,後來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則由他的繼室和大孫女等領回家中分享。今其家人追思往事仍記憶憂新。新中國成立後他已進入八十高齡,仍發揚了當年跟隨孫中山革命精神,積極參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各項活動。在居委會工作,任居民組長,他回響國家號召,為粉碎敵人的細菌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成績顯著,被選出參加中山紀念堂的表彰大會,領得獎狀。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還常在西關同德里與兒孫和街坊小孩一起講故事、下棋,談笑風生,安享晚年,終年90歲。

後人

崔元芳有獨生子名崔以梁,1906年出生,進中山大學,畢業於文學院教育系,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崔元芳有七個孫子,其中排行第三的崔頌明(本文筆者),在新華社香港分社任宣傳文體部副部長,任內榮休。其他孫子,均是教育界名人,或是工程師等技術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