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瀹智

崇德瀹智

一所學校的校訓,是在學校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過反覆的積澱、選擇、提煉和發展,為學校全體成員認同的精神文化高度凝聚的結晶。以校訓為核心的學校文化,體現著學校的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和價值追求,影響和決定學校的辦學風格和精神面貌。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等,無不突現了獨具特色的學校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德瀹智
  • 類別廣州市執信中學校訓
  • 解釋: 崇德立人,瀹智育才
  • 瀹yuè :①煮。②疏導(河道)
校訓,簡介,

校訓

廣州市執信中學是1921年由孫中山先生為了紀念朱執信先生所創立的全日制中學
崇德瀹智: 崇德立人,瀹智育才

簡介

瀹yuè :①煮。②疏導(河道)。
〈動〉
浸漬 [soak]
瀹,漬也。從水,龠聲。——《說文》
汝齊戒疏蘥而心。——《莊子·知北游》
菅筲三,其實皆瀹。——《儀禮》。賈公彥疏:“筲用菅草,黍稷皆淹而漬之。”
煮 [boil]
不如西鄰之瀹祭。——《漢書·郊祀志》。注;“謂瀹煮新菜以祭。”
以湯煮物曰瀹。——《通欲文》
蘭台架列排曲瓢卷漿,乃羹乃瀹。——南朝宋·鮑照《園葵賦》
又如:瀹茶(煮茶);瀹茗(煮茶);瀹祭(煮新菜以祭祀)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暢 [dredge]
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孟子·滕文公上》
亦泛指引導使暢通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龍》
又如:瀹疏(疏浚)
執信人對崇德瀹智的深層理解:
一、 “崇德瀹智”的解讀: 育德立人,強智達人
據記載,執信中學把“崇德瀹智”作為校訓,是原執信校董,上世紀30年代曾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後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提出的。從字面上看,“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 (音:yue)即浸漬、疏通。“崇”與“瀹”為互體結構,意為崇尚、陶冶、培育、養成。合成為一個詞組:“崇德瀹智”,意為“追求達德廣才,修養大德大智”,這只是從詞義學層面的解釋。然而,要完整而又正確地把握“崇德瀹智”的深刻意蘊和精神實質,就必須從學校辦學實踐、民族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發展三個維度進行解讀,才能作出科學的解答。
(一) “崇德瀹智”生髮於執信的辦學思想和實踐  執信中學是孫中山先生為紀念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先生而親手創辦的。朱執信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堅定志士,也是率先在中國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播火者。1906年朱執信便在《民報》2號、3號上發表了《德意志社會革命列傳》,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及其學說,介紹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一些內容。朱執信認為“自待應學尼采的超人哲學,待人應學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大”工作報告中說:朱執信是國民黨員。這樣看來,講馬克思主義倒還是國民黨在先。”執信中學從建校伊始,就踐行孫中山先生對執信學子“毅勇果敢以求學,改造未來之社會”的教導,把紀念執信先生,學習執信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慧眼睿智作為進德修業的本務。80多年的辦學實踐,積澱了濃厚的執信文化底蘊,培育了“崇德瀹智”的學校傳統。
朱執信先生自幼即有孝順、友愛、好學、聰慧的美名。他以“畏榮好古薄身厚志,砥節厲行直道正辭”為座右銘,畢生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對自己要求知行合一,清廉諒直,待人忠厚誠信,愛憎分明,知無不言,直陳己見,冷麵熱心,疾惡如仇,堅毅果敢,不怕困難,求大義,矢信念,有堅強不拔的志節,有好學不倦的精神,有去惡務盡的勇氣,有突破險阻的情趣。這是執信師生引以為榮、以之為鑑、砥礪品節、錘鍊才智的活典範、活教材。  執信中學校園內還擁有浸漬著中華文化底蘊的碑刻,“厚德載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碑均立於1931年,是執信辦學史的重要遺存物證。“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一個是自立精神,一個是兼容精神。厚德載物是說人應像深厚博大、滋育萬物的大地那樣,有淳淳的德性,“和而不同”,包容萬物。在價值觀上它表現為兼容並包,既尊崇民族的主流文化,又不排斥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也就是“萬務求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悖” (《中庸》)。在道德觀上,主張以仁愛、和諧為最高準則來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營造一個和諧、協同、共進的社會生態環境。“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中國傳統道德“四維(禮義廉恥)八德”中的“八德”,是傳統道德的基本規範。今天重新審視,仍有其適應時代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積極意義。“禮義”是行為規範問題。“廉恥”是是非判斷問題;“八德”是調節和處理人際關係——對長輩、同輩、朋友乃至人類的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體現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行為養成”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內化為一種道德觀、價值觀去判斷和協調個體、家庭和社會生活行為。繼承學校優良傳統,創新和發展有執信特色的德育體系,是全體執信人大可作為、影響深遠且富有現實意義的歷史使命。
(二) “崇德瀹智”植根於民族文化和教育的沃土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重“教化”、重“德性”的文化。中國的傳統德育思想極為豐富和深刻,現代德育論的許多問題,幾乎都可以在傳統德育中找到理論源頭。把道德教化視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支柱。孔子主張為政之道就是憑藉道德的力量來感化百姓治理國家,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有格”。認為只會用政法和刑罰治國,只能使百姓不敢違法,卻沒有羞恥之心;而依靠道德教化則能使百姓有羞恥之心,並自覺守法走正路,從而人心歸服。《學記》有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賈誼說:“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這正是自古以來為了建設國家、治理百姓,稍有見地的統治者無不都把教育放在優先地位上的原因。
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用以調節個人和社會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的調節功能靠的是主體的良心和信念。人總是按照自己的德性、道德素養、道德面貌去認識和分析世界,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參與社會生活,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德性的核心是人生價值觀和生活理想觀的問題。以孔子“仁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道德,把“仁”作為人的價值和人生理想的至高境界,它的主旨在於“仁者人也”,即以人為本、不但要把自己當作人(自立、自尊、自強),同時還要尊重別人(安人、立人、達人)。孔子構想的仁是一個切切實實的生活理想,不玄遠,不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它同時又是一個宏大而崇高的人生理想,由對他人關愛,擴展到對人民、對國家的熱愛和盡力。他主張面向現世,盡心於道德實踐,從中體驗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不把心靈寄托在來世,祈福於神靈。孟子更提出養“浩然之氣”和造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在現實的義利關係上,主張義為上,義制利,義利雙行。中國傳統的道德觀把理想和信念放在人的德性的核心位置上,貫穿著道德主體精神。這些豐富的思維成果,是我們繼承傳統文化、構建現代學校德育體系的重要思想基礎,也是認識和理解“崇德瀹智”內涵的重要思想基礎。
在樹人育才這個根本大計上,我國素有“以德先人”、“進德修業”、“德才兼備”、 “修已安人”的主張。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問學”,強調的是道德的先導、引領、統率和調節作用。“德性”既是“問學”的前提,也是它的最終歸宿。後來,宋代儒家後學提出“德性之知”和“聞見之知”之說,以“德性之知”為本,以“聞見之知”為輔。前者指心性涵養、道德倫理、理想人格等方圓的智慧學識,後者指感性的生活經驗、書本的間接知識。從孔子到朱熹都強調德性養成,推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才培養模式,謀求道德主體的挺立。  疏啟智慧,積學育才,在中國古代教育論著中同樣可以找到相關的論述。孔子倡導的“不憤不啟,不誹不發”的啟發教學,實質是“瀹智”式的教學法。《學記》總結先秦儒家的教學實踐,把“啟發教學”的精粹發揮得淋漓盡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意思是說,教師教學之功在於開啟和誘導。要引導而不是牽拉著學生前行;要激發而不是壓抑學生的主動性;要啟發而不是代替學生達成結論。引導而不牽拉,師生關係就會和諧融洽;激勵而不壓抑,學生學習就會充滿樂趣;啟發而不灌輸,學生思維就會積極活躍,這可以說是善於開啟和誘導了。韓愈“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道說,精要地點明了“崇德”與“瀹智”的融匯點。溫家寶同志就此進行了新的闡述:“我們的老師傳道,就是要傳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之道;授業,就是要教授學生建設祖國的知識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宋代朱熹極其推崇《中庸》的“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間,“博學”是“瀹智”的基礎,“篤行”是“瀹智”的歸宿,而“審問、慎思、明辨”則是“瀹智”的過程。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古代先哲留下的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光輝的教育思想寶藏,是我國教育賴以走向世界的理論基石。我們當然要學習和借鑑外國的教育理論,致力於教育的創新,但決不能老是跟在別人後面“邯鄲學步”,一味模仿別人,拋棄自己固有的優勢和長處。執信教育的創新就是要在教育的民族化和國際化的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礎教育的光輝大道。
(三) “崇德瀹智”回應著當代社會對學校教育的呼喚
為了應對21世紀的嚴峻挑戰,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各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或隱或現地出現“東方教育”與“西方教育”、“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互補和融合的趨勢;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又不約而同地都聚焦於“人文精神與道德”和“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上。隨著信息化為標識的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以及能執科技發展牛耳的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但也要清醒地意識到,現代高科技這把雙刃劍帶來的物質文明富足與精神文明貧困的極度反差,已經成為一個怪圈。社會要健全地向前發展,就必須由此突圍而出。人文精神與道德的復興,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舍“育德立人,強智達人”則別無選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作出了“‘崇德瀹智’回應當代社會、文化和教育發展的呼喚”的論斷。
學校德育面對的是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主宰國家和民族未來前途和命運,朝氣蓬勃、獨立自主、思維活躍、富於幻想的青少年學生。然而,他們並不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經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負面因素影響、干擾和誘惑。這既向學校德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學校德育注入了富有時代特性的內涵。改革開放以來,德育在學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並沒有削弱,且在改革中求發展而有所加強。為了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任務”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頒發了《中國小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指出要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面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黨的事業、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的高度,認識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對《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進行了修訂。這是學校德育改革的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的檔案。我們應從時代性和民族性統一的高度進一步理解“崇德”的價值、內容和功能,提升其時代精神,指導學校德育的改革和發展。
同樣,我們也必須從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度對“瀹智”進行審視。人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生成和發展的:一是以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主導的“創造性人格”,它為創造性提供動力支持;二是多維的立體型的“創造性思維”,它為創造性提供技術支持;三是知識的學習、積累及其結構化的“創造性資源”,它為創造性提供材料支持。對中學生來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質是要培育創造人格,喚醒創造意識,煥發創新精神,開發創造潛質,錘鍊創造思維,發揮創造才智,這就是一個“瀹智”的過程。當學生具有了創新精神和創新學習能力,也就擁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設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倡導對話、交往、溝通,追求自主建構的有效教學,其主旨都在於疏導、引領、掌握、積累、遷移和創新,讓全體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造。這就是說,“瀹智”必須占領培育學生創新精神、錘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這個制高點。
綜上所述,“崇德瀹智”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思想道德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主導性要素,對個體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導向和動力功能。我們要堅持以德立人,以德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樣,離開了知識的傳承和習得,沒有人類智慧和文化的滋育,德性只能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能枯萎和乾涸,培育德性、養成人格、實踐理想、實現價值,也只能是一句空話。概而言之,“育德立人,強智達人,德中有智,智中有德,以德修智,以智弘德,整體發展,學有特長”,這就是我們對執信校訓的解讀,也是對執信辦學理念的概括。以德立品,以智廣才,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融匯整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和個性潛能的協調發展,為培養主動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可持續發展的深厚基礎,發展執信辦學特色,鍛鑄執信教育品牌,這是我們全體執信人肩負的使命。
二、 “崇德瀹智”的構建:創新教育,鍛鑄品牌
解讀“崇德瀹智”,對於堅持教育“三個面向”的戰略指針,發展辦學思想,主動適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創新學校教育活動及其管理機制,整合執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和層次,鍛鑄執信教育品牌,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對全體員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加深對執信教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也是十分必要的。  學校特色是一所學校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弘揚學校優秀傳統,發揮學校固有優勢,調整學校運行機制,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穩定的辦學風格和樣式。我們認為,構築學校特色,必須以辦學理念為靈魂,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以教育質量為生命,以教育創新為動力,以學校校風為標識,以學生髮展為歸宿,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最佳化。  一般而言,學校特色的形成要經歷營造專項特色和構建整體特色兩個階段。執信是一所建校近百年的名校,素以校風淳樸、學生好學和品行純正、教師敬業和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和追求卓越、人才(師、生)輩出而著稱,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擁有頗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我們面對的挑戰,不是要營造什麼專項的學校特色,而是要整合學校已經形成的傳統和優勢,為“繼往開來,創新教育,鍛鑄品牌”而彈精竭力,以無愧於執信人的光榮稱號。
以“崇德瀹智”為辦學宗旨推進執信教育事業的創新和發展的基本思路是:
(一)以“崇德瀹智”為主旨,融匯整合,提升執信的學校文化品位  實踐執信“崇德瀹智”的辦學宗旨,提高學校綜合實力,錘鍊辦學品牌,提高辦學層次,使學校發展與時代同步,與社會協同,與生活共進,是增強學校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根本保證。人作為生命的實體,實質是文化的產物。離開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離開了人的潛質的開發和素質的發展,人的生命活力只能是束之高閣的華麗詞藻。教育從其產生之日起,就與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教育呼喚文化,更呼喚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育人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念、辦學思想、群體心理、道德情操、制度規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匯合和凝聚,集中表現為學校精神、學校品格和學校風貌、也就是由學生文化——學風、教師文化——教風、管理文化——領導作風匯合而成的校風。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為學校的發展注入巨大的凝聚力、推動力和生命力;它又是一種鮮活的形象,承載著學校的品牌特質,品性和影響力而展現於社會,為學校帶來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在“崇德瀹智”校訓的指引下,經過歷代執信人的艱辛求索和不懈實踐,學校已經形成了“執德至弘,信道至篤”的執信人精神; “殫精求知,篤志力行,尚嚴善導,以身立教”的教風;“博聞強記,多思多問,取法乎上,持之以恆”的學風,它所蘊含的價值觀念、理想追求和豐富內涵,是執信學校文化的主體內容,是執信中學可貴的精神財富。
學校文化是學校在長期教育實踐中的歷史積澱,學校發展也一定體現在學校文化的不斷創新和提升上。創新和提升執信的學校文化品位,必須以科學解讀“崇德瀹智”為指引,洞察當代世界性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趨勢,把握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科學地厘定學校的培養目標,以思想道德,特別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建設為核心,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協調發展為依託,以課程和教學改革為切人口,以優質的教育活動為中介,以校園環境建設為載體,切實加強學生文化、教師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設,使學校文化成為師生的具體感受和真切體驗,潛移默化人的心靈、潤物無聲地規範人的行為、孕育人的品格,雕塑人的形象。
“崇德瀹智”的培養目標,是提升執信學校文化品位的啟動鍵和調節器.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創新教育、發展特色、鍛鑄品牌的出發點和歸宿。培養目標是在一定教育價值觀指引下,根據社會發展和學校歷史及現實而形成的。教育價值觀不外乎三種:知識本位的教育價值觀,社會本位的教育價值觀和學生本位的教育價值觀。我們認為,這三種教育價值觀都有其合理的核心,也存在某個方面的缺失。針對我國教育過去過多強調社會本位、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缺失,倡導以學生髮展為本無疑是很有必要的。但人的發展總是社會化和個性化協同發展的過程,我們不能以人的個性化來反對人的社會化,也不能以人的社會化來否定人的個性化,更不能全盤否定人只有通過對文化和知識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人這個鐵一般的客觀存在:這決定了執信要走的是把這三種教育價值觀進行整合的道路:高中課程改革把培養目標確定為“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然後強調“六個要點”,體現了“社會化、素質化、個性化”三個方面的協同發展。這與我們的認識和抉擇是一致的。
執信中學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當代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思想道德修養高雅,文化科學素養堅實,有個性特長.體魄健康的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這就是說,執信的培養目標定位在“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上,定向在“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科學素養”協調發展,有“個性特長”和“體(身體)魄(心理)健康”上。我們將據以制定可操作、可評鑑的執信中學培養目標體系。
(二)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創新發展,構建優質的學校教育體系
課程改革必然引發學校教育體系,包括教育思想、培養目標、教育模式、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管理機制的一系列變革。我們必須以學生的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為本,立足執信教育實踐,取古今中外之長,走借鑑創新之路,構建優質的學校教育體系,重點是學校德育活動和學校教學活動體系。為培養創新型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1.科學構建有執信特點的德育體系
認識學校德育的特性,樹立現代德育觀是建構學校德育體系的先決條件。現代德育的特性可概括為: (1)整體性——學校德育內容、學生德性發展和德育實施過程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建構性——德育是個體對道德價值和規範的認同、內化和踐行的過程,離開了自我體驗、自主建構、自我調控,只能是無效的德育; (3)實踐性——德育是包括師生在內的主體道德實踐活動,是檢驗學生品德素質和學校德育質量的唯一標準; (4)發展性——社會發展要求德育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人的德性也是在發展中形成的。由此可見,德育是社會問題,只有與時代共進,與社會同步,與生活協調才能得到解決;德育是價值觀問題,只有在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體系,引領學生自主建構才會奏效;德育是學生髮展中的問題,只有遵循學生生命成長和德性發展規律才有實效;德育是情感問題,只有在教育者捧出摯誠之心,以情育人,以德人才有回報。這是執信人奉行的德育觀,也是我們構建有執信特點的德育活動體系的理論基石。
(三)建設學習型團隊,合作互助,在校本研究中加速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施教主體,是教育的推行者、實踐者和革新者,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包括態度、德性、知識、能力、人格和專業水平,是最能直接影響學生髮展、決定學校教育質量.進而影響國民素質整體提高的能動力量。教師要既教書又育人,只單純重視教好書,也僅僅是一名“經師“,還不能成為“人師”。 “智如泉源,行可以為儀表者,人之師也”。 (韓嬰:《韓詩外傳》)一位名叫托馬斯的西方學者明確指出:“教育創新的成敗,最終取決於全體教師的態度。”可以肯定,大至一個國家,小至一所學校,教育競爭力的關鍵在於教師。
任何職業都需要學習,教師的職業決定了教師必須畢生不倦地進行學習。教師面對的學生在不斷變化,與其說是一代不同—代,不如說是一屆不同一屆;社會在變化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變幻莫測;生活也在不斷變化,不同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使人眼花繚亂;學校課程也在變化,各種前沿性知識、方法要求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更無須再說社會意識、科學技術、市場經濟的變化和發展。教師只有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去學習,才能在社會文明和人類文化的傳授與創新、傳承和發展的進程中教書育人,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去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必須引入“現代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在教師隊伍中開展“學習型團隊”的建設,加速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師德修養是核心,專業素養是關鍵,合作精神是保證,創新能力是生命。執信中學必須為了學校的發展,依靠全體教師,立足教育實踐,通過以課程和教學改革為主旨的校本研究,建立“教學——研究——培訓”一體化的教師和教學管理體制,以教育行動研究為手段,以課例、案例研究為平台,以教師群體的合作互助為保障,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素質最佳化、結構合理、教研結合、敢於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型、科研型教師隊伍。
要實施名師工程,採取“學習、教學、研究、激勵、互動”的管理方式,分層次造就一批發展全面、實力深厚、特色鮮明、教學與科研成果顯著,對省、市教育有貢獻,在省內外都有影響力的名教師,這是執信教育事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給條件,給機會,給任務,給要求,形成培養與淘汰機制,讓優秀的青年教師展現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脫穎而出。
(四)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最佳化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機制
辦學離不開管理,鍛鑄品牌更離不開管理。縱觀當今世界上的知名品脾,無不和它的管理聯繫在一起。在“崇德瀹智”的校訓下建構執信的辦學品牌,必須最佳化學校的管理機制,提高辦學效率和效益,為實現教育的優質高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所謂學校管理,是學校領導和管理者根據教育政策和教育規律,通過一系列協調性活動,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以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髮展的創造性實踐活動。管理總是與組織活動聯繫在一起,任何組織活動都與人和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聯繫在一起。管理的六大要素——人、財、物、時、空、信,人是核心要素,協調的核心是人,後五個要素的協調配置也是以人為核心,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於發揮人的創造力,促進人的發展,體現人的尊嚴。這就是我們主張的“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
1.學校管理的關鍵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而育人要通過人的教育實踐才能實現,因此,人本的學校管理,關鍵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它影響和決定學校的辦學方向、教育質量、服務質量及由此形成的學校品牌。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對一所學校來說,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教職員工這個群體的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和師生觀上。執信中學主張和實踐德才兼備,以德為主的人才觀;人文精 神和科學精神具備、身心健康、弟子超越老師的質量觀。根據執信的生源特點,既要提倡“有教無類”的全民教育思想,又要實現“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英才培育目標;既提倡師生平等,又注意師生有別。讓全體員工擁有共識的“崇德瀹智”教育宗旨和培養目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增強凝聚力、科研力和戰鬥力,遵循育人規律、提高學校的培養能力,這是人本學校管理的關鍵。
2.德法兼治是人本管理的實質。
“崇德瀹智”必須允分重視德治的作用,這是毫無疑義的。但人本管理的德治更注重人的德、識、才、學、體全面發展,尊重人的個性特點、認同人在學校的主人翁地位,使師生都以做執信人為榮。同時,治校不可無法,依法治校,依章治教,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削弱。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處理問題的嚴肅、嚴謹、合法、有效。感情用事。有法不依必然帶來不公和混亂,但人本的法治,目的是保護人的尊嚴、平等、合法權益,從而更大地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辦學水平,促進人的發展。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聯合互動的運行機制,是學校管理日臻成熟與完善的體現,是人本管理的預期目標和理想境界。
3.反饋與調節的整合是管理機制的動力。
學校如同其他組織一樣,都處於複雜的社會系統之中,而學校內部也是一個個斷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不斷地進行配置、整合、最佳化的複雜系統。在管理的運行中要及時獲取信息的反饋,對系統的運作加以調節,乃是使管理更加順暢、高效的重要手段,特別在執信中學這樣人才匯集地方,疏通反映信息的渠道,及時聽取各種意見,集中全體員工的智慧,使大家同舟共濟,避免工作失誤,及時化解各種矛盾,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讓員工得到精神激勵,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這是人本管理機制的動力。
“直掛雲帆濟滄海”。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協調和整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和個性潛能的協調發展,為培養創新型的優秀人才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鞏固和發展執信的辦學特色,鍛鑄“崇德瀹智”的教育品牌,這就是我們全體執信人的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