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門街道崇內社區地處東城區的南端,轄區面積0.32平方公里。東起郵通路,西到崇內大街;南起東順城街,北臨蘇州胡同。東鄰北京站,西與同仁醫院、北京醫院、東單公園相鄰。轄區共有居民樓門院192個,其中單元樓2棟,平房院169個。 社區下轄9條胡同(三源、治國、慶平、船板、南八寶、小報房、西鎮江、曉順、後溝胡同)、兩條大街(崇內大街、北京站西街)。中國最早的郵局-原法國郵政局(現小報房胡同7號),基督教亞斯立堂、丁香國小、125中學(原慕貞女子學院)、匯置通大廈、同仁醫院東區坐落在社區內。社區戶籍2035戶,4973人。常住居民1014戶,2595人。流動人口483人。實際管轄2910戶,8231人。社區黨總支共有149名黨員,8個黨小組,社區居委會共有7位主任,其中4人是黨員。
基本介紹
簡介,特色,現狀,
簡介
崇內社區於2000年起先後由鎮江、船板、崇內大街、江擦四個居委會與一個家委會(後溝2號的市委宿舍院家委會)合併組成。2003年6月定名為:崇內社區居委會。2006年6月將辦公地點從船板胡同25號移至西鎮江胡同25號。
崇內社區的辦公地點為東城區西鎮江胡同25號,郵編100005。
社區現有社會組織7個,能夠堅持開展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有:巧娘工作室、柔力球隊、合唱隊、暖心志願者服務隊、互助自強志願助殘隊、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等。
特色
以打造扶貧濟困長效機製作為建設和諧社區的切入點,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貧有所濟、殘有所助、難有所幫。著力打造社區居委會——轄區胡同——樓門院——社區居民家庭的四級親情服務網路,實現了親情網路在崇內社區的全覆蓋;整合各類救助資源,建立扶貧濟困的保障體系;創設多種救助形式,建立扶貧濟困的實施體系。
現狀
崇內社區是一個以平房院為主體的胡同型老城區,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社會的轉型,存在著較多的特殊群體和貧困問題,概括起來有“三多”。即:一是低保人數較多。目前崇內社區的低保人員為205人,102戶,占社區總人口的3.1%。其中,學生49人(含在校大學生8人),殘疾人32人,60歲以上無退休金的17人,在就業年齡範圍內患重病的20人,年齡偏大不易就業的13人,臨時就業的21人,兩勞釋放未就業人員18人,“半邊戶”不易就業的16人,在職但家庭平均收入低於市最低生活保障線的19人;低保邊緣戶為79戶,幾乎全部為60歲以上的老人,是建國門街道13個社區中吃低保人數最多和低保邊緣戶最多的社區。該群體人均收入不到350元,屬於弱勢群體,嚴重缺乏抵禦災害和風險的能力。二是老年群體人數較多。60歲以上老年人821人,占居民總數的12.6%,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146人。空巢家庭老人402人,占總人數6.2%,他們的特點是年事已高,生活孤獨,需要鄰里和社區的照顧與幫助。三是登記失業人數較多。在社保所登記的失業人數為432人,占總人數的6.6%。其中由於喪失勞動能力等原因就業存在嚴重困難的有50人,占社區失業人員的11.6%,他們生活窘迫、壓力大、失落感強;因出國等原因不需就業的有190人,占社區失業人員的44%;因人戶分離、聯繫不上的有192人,占社區失業人員的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