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義塾

崇信義塾是近代西方新教差會在中國創辦的最早一批新式學校之一,同時也是民國時期著名基督教大學——之江大學的前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信義塾
基本簡介,課程分類,

基本簡介

崇信義塾創辦時間是1845年7月26日。創辦者並非是某些著作中提及到的麥嘉締(Divie Bethune McCartee
),而是美國長老會海外傳道部寧波差會(Ningpo Mission,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寧波差會命褘理哲(R.Q. Way)為首任校監(principal) ,麥嘉締為協理(assistant) 。1847 年麥嘉締退出學校管理,由卦德明(J.Quarterman)替補他的位置。1852—1863 年間,由於褘理哲病退,學校先後由 孟 丁 元 ( S.N.D.Martin )、 卦 德 明 、 倪 維 思( J.L.Nevius )、 格 林 ( D.D.Green )、 睦(W.T.Morrison)及睦夫人(Mrs. Morrison) 、陶錫祈(S.Dodd) 、雷音百(J.A.Leyenberger)等人負責管理。
崇信義塾剛創辦時,原計畫招生 30 名左右。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最初只招到 6 個學生,到1845 年 8 月份增至 14 人。1846 年,在校生達到30 人。此後各年份學生數量或增或減,並不穩定。不過,由於受辦學目標及硬體設施的限制,每年的學生數始終在 40 人以內。
崇信義塾是一所男童寄宿學校(The Boys Boarding School) 。寧波差會於 1859 年制定的 《大美國華花公會章程》(Regulation of Presbyterian Mission, Ningpo)對該校有專門的規定,主要內容為: (1)校監負責學校的經費開支、學生錄取、學習管理、學生除名等重要事務;(2)在校生的數量必須控制在 40 人以內;(3)招收學生的年齡應在 10 到 15 歲之間;(4)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得少於 3 年多於 8 年;(5)申請者需要經歷 1至 3 個月的試學期,一旦經測試合格準予入學,則必須與差會簽訂正式協定; (6) 不經校監允許,父母無權從學校領走他們的孩子;(7)學生如果過分懶惰、笨拙或者由於其他原因無法繼續學習,學校可予以開除。
崇信義塾根據學生年齡大小、入學先後以及學習進度,將他們分成初級班和高級班,分別學習不同的課程。一般是上午學習宗教課程,下午學習其他課程。除了常規的課時安排之外,學校有時還將基督徒學生組成聖經班(Bible Class) ,利用晚上時間學習《聖經》。另外,安息日還要參加早禱和晚禱。每年寒暑假之前,學生都要參加考試。考試的形式以口試為主,也有筆試(如算術) 。暑假一般有20 到 30 天,寒假為 1 到 2周。農忙時節,學生也可以請假回家。

課程分類

(1)宗教課程。學生們通常按照年齡大小,分成兩到四個班,低年級學習《張遠兩友相論》《幼學淺解問答》等;高年級學習《聖經》故事及《聖經》篇章等。(2)歷史課程。主要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聖經》歷史和教會史,二是世界歷史和國別史(特別是美國史) 。(3)世界地理課程。傳教士們認為,一個中國人只要掌握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識,就不會再相信中國位於天下之中心的說法。因此,開設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破中國人天朝上國的自大觀念。(4)數學課程。算術學、幾何學以及三角學都被列入學校的授課計畫中。傳教士對學生的算術學習成績非常滿意,認為學得比美國大多數同齡孩子要好。(5)科學課程。包括天文學、物理學等。麥嘉締曾教過解剖學,但很快中斷了,主要原因是當地社會不認同該課程。 (6) 語言課程。包括中文與英文。中文課主要是學習儒家經典,初級以學習《三字經》《千字文》等童蒙讀物為主,高年級則學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此外,還有習字、作文等內容。英文教學的情況前面已經說過,總體上來說很不重視。 (7)其他課程。音樂課和體育課是自創校之初就開設的課程。為了上體育課,差會還在學校旁邊特地租了一塊地用作操場。上音樂課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唱聖詩。為此,寧波差會還專門要求從美國訂購樂器。
1867 年,學校場地租約到期,寧波差會接受葛璉等人的建議,將學校由寧波遷到杭州,並更名育英義塾,取“樂育英才之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