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東地區震旦系層型剖面是為一地質層型剖面。位於湖北宜昌的西陵峽,是中國發育最好、研究最早的地質剖面之一,早在1924年李四光就在這裡建立了標準層序。最初的震旦系分為4個組:蓮沱組(即南沱砂岩)、南沱組(南沱冰磧層)、陡山沱組和燈影組。1999年在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召開的斷代組工作會議上,對震旦系含義進行了重新厘定。新厘定的震旦系僅限於原震旦繫上統陡山沱組和燈影組。
並在此基礎上,根據化石組合特徵建立了陡山沱階和燈影峽階,代表了全球構造、環境和生物演化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其中,最顯著的特徵是多細胞生物(包括後生動物及紅藻、綠藻、褐藻等高級藻類)的早期演化,與國際上的埃迪卡拉動物群、我國的廟河生物群、高家山生物群及甕安生物群時代相當。剖面以碳酸鹽岩為主,厚約300~1200m,位於南沱冰磧層之上,伏於富含小殼動物化石的·下寒武統梅樹村階之下,具有廣泛的可對比性,時限下界為680Ma,上界為542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