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寺

峽口寺

峽口寺,藏語稱“色多貢克尊達吉林”,意為“色多寺學識梵行興旺洲”,一般通稱“色多寺”。故址在峽口村西:公里的普崖村,故歷史上也稱“普崖寺”。峽口寺,古稱定光佛寺,始建於東漢初年,唐朝開元年間和五代時期曾兩次重修。現址位於縣治魯沙爾鎮北偏西 43公里處,在今上五莊鄉西北5公里的峽口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峽口寺
  • 地理位置:縣治魯沙爾鎮
  • 氣候類型:高山高原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 著名景點:娃娃殿,露天大石佛
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地理位置

現址位縣治魯沙爾鎮於北偏西 43公里處,在今上五莊鄉西北5公里的峽口村。據傳,該寺在歷史上多次搬遷,最早在今上五莊西北3公里的納卜藏村,由一叫丹增的靜房僧初建,後歸塔爾寺色多活佛管轄。此後遷至普崖村,易名“色多噶丹卓潘林”,意為“色多具喜利益眾生洲”。清代最盛時有寺僧200餘人,經堂、佛殿、拉讓、僧舍等建築300餘間,占有今上五莊鄉、海北州海晏縣烏然塘、剛察縣甘子河和大通縣寶庫鄉一帶的大片土地和山林。《青海記》記有100僧。清光緒年間從普崖村遷至峽口村,重建二層樓式大經堂1座約60間,拉讓1院16間,僧舍60院約130多間,有寺僧100多人。其香火地有今上五莊鄉的普崖、北莊、、峽口、包勒、泉吉等村,約200餘戶1500餘人。1958年有寺僧 50餘人,經堂1座60間,拉讓1院16間,僧舍40院100餘間。1958年後建築全部拆毀。

人文歷史

峽口寺,古稱定光佛寺,始建於東漢初年,唐朝開元年間和五代時期曾兩次重修。整個寺院背山面水,柏樹簇擁,建築精美,氣勢雄偉。西半部有三排房子,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東半部是佛殿廟宇,整日香菸繚繞。西殿是閻王殿,南殿是菩薩殿,北殿後又有一分院,建有娃娃殿。殿外有一露天大石佛,高8米,正面雕刻一大立佛,西側和背面還刻有若干小佛,據說有108尊。院內石碑森立。1965年重修水庫時,正是文革期間,一切都被毀,寺院變成水庫的管理處,現在圍牆的大清石,就是原佛像的殘體。相傳,劉秀巨鹿戰敗後,被王莽追趕逃到此處,饑渴無力,隱藏在大石下,當時許願,如能使自己躲過一難,就變石刻佛。結果王莽到此之外繼續往西去,劉秀則往東到邢台,遇張武,匯集殘兵敗將,重整旗鼓,終於打敗王莽而稱帝,隨後石頭也就變成佛。唐開元年間重修峽口寺,與邢台的東大寺稱上下寺,寺內的主持冬季住東大寺,夏季住峽口寺,直到民國國民黨時期也是這樣,寺內主持張果一,夏季就住峽口寺。
近年來海晏縣烏然塘、剛察縣甘於河等地蒙藏信教民眾捐資,由塔爾寺色多尕日哇管家羅桑主持重修,現已修復拉讓1院,內有小經堂5間,左右偏房各5間,但尚無僧人住寺。該縣在解放前已消亡的寺院主要有:阿家靜房,藏語稱“格丹曲鄧”。位於魯沙爾鎮南1公里,即塔爾寺每年曬佛處。原為土觀活佛所建修行室,後阿嘉央增羅桑尼瑪一度住此,古地名為“黃寺崗”或“薩桑拉卡”,傳說得名於阿嘉靜房背後的黃寺拉讓。
西納下寺,為區別攔隆口鄉的西納上寺,故名“西納下寺”。位於魯沙爾鎮北17公里處,在今多巴鎮東3公里的黑嘴村,寺主為塔爾寺的西納活佛,與西納上寺一樣,亦為城堡,寺在城內,毀於四十年代。
隆奔寺,亦作“隆布寺”,為塔爾寺六族之一的隆奔族寺院,故址在今多巴鎮國師營。
另有今攔隆口鄉大石頭村的白楊溝寺、四營鄉的伯什營寺、李家山鄉峽口村的賈爾吉寺、上五莊鄉的水峽靜房和拉目台村的刺暮寺,以及《西寧府新志》所載之那勒寺、麻家寺,《安多政教史》所載之蘇爾倉靜房、森康活佛的佐傑靜房、多巴的示沙爾寺等。此外,在魯沙爾鎮北偏西27公里處,今攔隆口鄉南3公里的鐵家營村旁,曾有土城1座,當地民眾稱之為 “噶瑪城”,城內有佛堂3間。據傳西藏噶瑪噶舉派黑帽系活佛乳必多傑應元順帝之請去京,途經青海,一度在此居留活動。從前,塔爾寺居巴扎倉僧人每年六、七月份去上五莊水峽住夏,沿途除巡禮西納寺,同時到此舉行法事活動,至今仍有各地朝拜者來此朝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