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鼠尾草寬苞變種

寬苞峨眉鼠尾草(學名:Salvia omeiana var. grandibracteata),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400米至2,3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叢林及草地斜坡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先端具短突尖至稍長的尾尖,均與花萼近等長;花冠筒內略具疏柔毛毛環。
峨眉鼠尾草(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根莖木質,深褐色,有宿存的葉鞘,其下生出長達30厘米徑約1厘米的條狀根,條狀根上有纖細的鬚根。莖直立,高40-100厘米,基部粗壯,粗達6毫米,鈍四稜形,具四槽及條紋,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基出葉未見。莖生葉葉片闊心狀卵圓形、戟狀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中部者長10-16厘米,寬6.5-14.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邊緣具重圓齒或重牙齒,薄紙質,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面紫色,上面疏被微硬毛,下面沿脈上疏被微柔毛,餘部散布淡黃色腺點,葉脈下面隆起;葉柄細長,腹凹背凸,基部稍寬大,略被微柔毛。輪傘花序2-(6)花,疏離,排列成寬大總狀圓錐花序;苞片細小,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5-8毫米,寬1.5-3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略被微硬毛;花梗長約2毫米,與序軸密被具腺短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筒狀鐘形或狹鐘形,長10-15毫米,外面沿脈上被具腺疏柔毛,餘部散布淡黃色腺點,常帶艷色,內面滿布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至上部1/3,上唇近截形,全緣,先端具長1-2毫米的尖突,下唇比上唇長,半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漸尖,果時花萼增大,鐘形,上緣長1.5厘米,下緣長1.8厘米,口部寬1.3厘米,膜質,脈紋明顯。花冠黃色,長2.5-3.5厘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無毛環,冠筒向上漸腹狀膨大,從基部漸向上彎,長約為花萼長2-2.5倍,冠檐二唇形,上唇闊卵圓形,長7-8毫米,寬約5.5毫米,先端稍微凹,下唇較長,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長4毫米,寬6毫米,先端微凹,基部略收縮,全緣,側裂片斜半圓形,寬約3毫米。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絲扁平,平伸,長約6毫米,藥隔弧形,長約6毫米,中部關節處被小疏柔毛,上下臂近等長或二下臂稍短,二下臂藥室先端聯合;退化雄蕊短小,長約1毫米。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極不相等2淺裂,後裂片極不明顯。花盤前方稍膨大。小堅果倒卵圓形,直徑約3毫米,褐色,無毛。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米至2,3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叢林及草地斜坡上。

分布範圍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