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坡

岳家坡村——寶雞市金台區金河鄉最南端一村,南距市中心1.2公里,北距金河鄉政府6公里。位於金陵河下游北環路邊,市內42路公車直通村口,屬於寶雞市城中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岳家坡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陝西省
  • 面積:1410畝
  • 人口:1285人
坡村概述,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坡村概述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交通條件使岳家坡村成為金河鄉首富村,2009年村內企業57個,各種服務業22家,年收入2100萬元。全村人口1285人,漢族1263人,回族12人。耕地1410畝 ,人均耕地1.1畝。村民收入以從事工商業和進城務工為主。2009年人均收入6232元,村內道路全部硬化,路邊植綠美化,主幹道裝有照明路燈,村口建有“岳家坡村”標誌大門,村民住房80%為樓房建築。
岳家坡村注視文化教育,2003年投資70多萬元建起村國小教學大樓,學生入學率,鞏固率都達到100%。進入新世紀以來,全村大學生63人,村民文化程度逐年提高,2009年全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25人,占總人口30%,物質文明促進精神文明的發展,1997年岳家坡村被命為“寶雞市小康示範村”,2006年村黨支部被市委組織部命為“五個好”先進黨支部,村委會是多年的治安模範村,2008年又被金台區確定為“生態家園示範村”,2009年被評為市級“文明衛生村”。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為岳家坡村的繼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開發潛能,揚長避短;實事求是,調整產業;服務城市,致富農村;堅持可持續性發展,穩定性發展,堅持全面協調發展的科學觀,是岳家坡村人的建村理念。半榫這時代前進的步伐,岳家坡存一定會成為繁榮昌盛,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地理位置

岳家坡岳家坡村地處渭河支流——金陵河下游最南端的東河岸上,東靠蟠龍塬西塬邊,南鄰寶雞市區,北與王家坡村相接,西接禁令和下游東岸,地處東經107.09°,北緯34.22°,是寶雞市北郊農村,市北環路穿村而過,市內42路公車直通村口,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金台區政府將岳家坡村納入“城中村”進行管理。
全村有四個村民小組,第一小組南莊,人口257人;第二小組上院莊人口408人;第三小組岳北莊人口406人;第四小組新莊人口214人;一、二、三,三個小組相連居住金陵河東岸坡根地帶,四組居住東半坡,全村總人口1285人,男658人,女627人。
本村地處西北內陸地區,屬中緯度大陸季風區域的溫暖帶半溫潤,半乾旱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空氣乾燥,氣溫較低,常有霜凍,寒潮侵襲。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偏南風,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大,降水較多,氣溫增高,天氣炎熱。春秋過渡季節,3-5月氣溫回升較快,降水量較少,容易形成春旱。秋季降雨較多,常出現秋雨連綿天氣。歷年平均降水679.1毫米。
全年日照為1941.2小時,平均氣溫12.5℃,全年降水量為679.2mm.
本村境內從村中心向北約500米以內坡地,土壤為雙層結構,表層為黃鱔土,覆蓋厚度約1-2米,底層為紅硬瓣土,粘性強,不易滲水,故逢連陰雨時有滑坡災害發生。
農作物種植以糧食為主,兼有少量蔬菜。本村無大面積連片森林,四旁植樹多為槐、楊、柳、椿、桐、柿子、核桃等樹。

歷史沿革

相傳元末戰火殃及陝西關中一帶,戰爭不斷,戰禍連年,百姓遭殃,十室九空,人口銳減。明太祖下令將山西洪洞大槐樹人遷至關中一帶,於本村居住的多為“岳”姓人,地形為坡地,故稱“岳家坡”。
岳家坡76%的人姓岳,黃、王、葛、李、葉占少部分。岳姓氏族曾建有“岳家祠堂”(即二組官房),後損毀,今無跡可考。
據史書記載,陝西關中寶雞在西周時是周王之地,戰國時屬秦國地方,設陳倉鎮,金陵河流域歸屬陳倉縣。後代縣名多有變動,但以陳倉縣名為主,唐朝時以陳倉山有雞鳴之祥瑞,遂改名為寶雞縣。
岳家坡處在寶雞縣中心地帶,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全縣編為十鄉五十三里二十聯,岳家坡村屬金陵川五里鄉聯北聯六所所管轄,民國時屬五里鄉聯保管轄。
1949年7月4日寶雞解放,廢除保甲制,設立區鄉管理體制,岳家坡屬寶雞縣五里管區管理,1956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和鄰村高家坪合併成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成立岳家坡生產大隊,隸屬金陵人民公社管轄,1964年8月撤銷管理區,合併大公社,金陵公社與金河公社合併,成立金河人民公社。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岳家坡改名為紅星大隊,1970年初又恢復原名岳家坡生產隊,1984年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鄉鎮設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為村民小組,岳家坡遂改為岳家坡村村委會,小隊為村民小組。2003年寶雞市行政區域調整,5月份將岳家坡村劃歸為金台區管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