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效應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以化學溶蝕為主,同時還包括機械破碎、沉積、坍塌、搬運等作用,是一個化學——物理相結合的綜合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溶效應
- 釋義: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
岩溶效應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以化學溶蝕為主,同時還包括機械破碎、沉積、坍塌、搬運等作用,是一個化學——物理相結合的綜合作用。
岩溶效應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作用。以化學溶蝕為主,同時還包括機械破碎、沉積、坍塌、搬運等作用,是一個化學——物理相結合的綜合作用。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產生的地貌現象和水文地質現象的總稱。即喀斯特。...
本項目在我國西南岩溶地區,選擇典型岩溶區水庫,通過監測入庫、出庫水體碳含量,水-氣界面碳通量,水庫水生植物碳含量、通量和沉積物碳含量,揭示由庫區岩溶作用碳來源及比例,評價水生植物利用水體DIC和大氣CO2的比例,評價水庫埋藏有機碳量,揭示庫區岩溶作用碳來源及碳匯效應,為解決岩溶碳匯穩定性問題,為全球碳循環...
《岩溶水文地質環境演化與工程效應研究》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 是盧耀如。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三篇:第一篇以岩溶水文地質環境的巨觀地質背景演化為主題,套用宇宙及地一月系統演化理論,分析有關地球圈層結構,進而探討地球內外因素對岩溶地區地質一生態環境演化的制約作用。第二篇根據對國內外典型岩溶地區的...
通過調查與研究有機融合,解決了岩溶區工程性缺水問題,創建了西南岩溶區水土漏失防治理論和技術方法,解決了當地人民的吃水問題;通過岩溶作用碳匯效應調查研究,為提高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話語權做出了貢獻;以地球系統科學觀,推進全球岩溶地質對比研究的國際合作,持續提升中國岩溶領域的國際地位,為中國的岩溶...
岩溶水文地質是工程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書以雅礱江大河灣岩溶水文地質及工程效應研究為主題,全面總結高山峽谷區水電工程岩溶水文地質的勘察方法,系統研究雅礱江大河灣地區基本地質條件、岩溶發育特徵與規律、岩溶水動態與均衡、岩溶水化學、岩溶水同位素等內容,深入開展錦屏二級水電站工程區大理岩高壓低溫溶蝕試驗、數次...
地形效應(orographic effect)是指某一岩層由於地形、岩層的產狀與厚度因素的影響,在地質圖上有不同的露頭形態。簡介 地形效應(orographic effect)是指某一岩層在地質圖上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可以呈現出不投的露頭形態。影響因素 地質圖上岩層的露頭形態決定於地形、岩層的產狀和厚度,因此,通過研究露頭與地形等高線...
岩溶的探測與科學研究6.1地下洞穴的探測6.2岩溶發育規律及有關環境效應的調查研究7 岩溶地區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7.1岩溶石山地區農業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途徑7.2岩溶山區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工程8 21世紀有關岩溶科技及岩溶地區發展展望8.1 21世紀岩溶石山地區生態展望8.2科學技術在新世紀岩溶山區生態最佳化發展中的作用...
次生效應是由主要災害事件誘發的實害性過程造成的,它與主要災害事件本身無直接關係,如地震時煤氣管道破裂造成的火災、地震引發山體滑坡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被掩埋、共水造成供水系統中斷而引起的“水荒”、大型岩溶塌陷誘發地震而造成的建築物破壞等,後續效應往往是長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這種效應包括大型山體滑坡形成...
本書立足於既有工程揭示的典型事例,探討現代深部岩溶概念、發育條件、控制因素、地質分類、水循環模式等基礎問題;針對向斜構造型深部岩溶,以岩溶水循環為主線,建立深部岩溶的地質-水動力-水化學模式,揭示深部岩溶演化過程,探索深部岩溶的形成機理;形成深部岩溶工程特性及其工程效應評價方法體系。全書共分8章。第...
1、創建石漠化調查研究團隊,率先查明了西南石漠化形成演變規律和資源效應 查明了西南岩溶地區78萬平方千米1990年以來石漠化演變的2個階段,闡明了石漠化成因、影響因素及對資源環境的5大危害;劃分八大石漠化綜合治理類型區,因地制宜提出石漠化綜合治理對策,為國家《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和 “第...
喀斯特湖,又稱“岩溶湖”,在石灰岩地區分布較廣。由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窪地積水而成的湖泊。是侵蝕湖的一種。它可以是由具有溶蝕性的水對可溶岩進行溶蝕作用後,形成了窪地積水,也可以是由地下水溶解土壤中的鹽類引起塌陷而生成塌陷湖。簡介 喀斯特湖主要靠地下水供水,水量一般較穩定。也有的湖底與...
43,羅懷良,袁道先,陳浩。西南岩溶區農田生態系統岩溶作用及碳匯效應。地學前緣,2011,18(6):64~71。44,蔡光裕,羅懷良(通訊作者)。“綜合自然地理學”精品課程建設與改革。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2):93~96。45,羅懷良。“綜合自然地理學”教學內容體系建設研究。見:周介銘主編。
盧耀如建立了岩溶發育與工程環境效應系統理論,參與實踐及指導水利水電、鐵道、礦山及城鎮工程勘測研究;指導長江、黃河和珠江等流域上水利水電樞紐及鐵道長隧洞等大型工程勘測、研究與基礎處理工作,取得一系列經濟與社會效益。提出地質生態環境新認識,推動了西南地區脫貧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地質災害,為防災興利提供決策依據...
從事專業:岩溶環境學 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岩溶與岩溶環境、岩溶地球化學、岩溶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與參加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重點項目、國家計委、原地質礦產部定向科研基金及國際地質對比項目等18個項目。2001年進入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創新基地。現任國際地質對比計畫IGCP...
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標高損失。自然因素包括構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動、氣候變化、地應力變化及土體自然固結等。人為因素主要包括開發利用地下流體資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氣等)、開採固體礦產、岩溶塌陷、軟土地區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固結沉降等。原因如下:第一是開發利用地下流體資源。由於抽取...
《中國喀斯特-奇峰異洞的世界》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耀如。內容介紹 《中國的喀斯特:奇峰異洞的世界》分為喀斯特類型及發育條件、喀斯特洞穴與發育過程、喀斯特作用與發育機理、喀斯特演化與建設效應、喀斯特分區與發育規律五大部分,通過大量喀斯特景觀照片,結合科技型圖表和文字論述,揭示了我國喀斯特發育的特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