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棲真鰃(學名:Holocentrus adscensionis)是鰃科、真鰃屬魚類。一般體長25厘米,最大可達61厘米。細長的身體適度受壓,呈橢圓形,大眼睛像“松鼠”。上頜骨最多向後延伸到瞳孔中心。背鰭的後部和尾鰭的上葉拉長。身體微紅,帶有金色反射,以及與鱗片相交處的淺銀色條紋。下側面和腹面為白色,而頭頂為深紅色。上頜骨的上部是白色的,並且有白色的條紋對角線跨過檢查。下頜為白色,瞳孔附近的虹膜為紅色。背鰭有淡黃到黃綠色的刺。幼魚很薄,呈銀色,很少棲息,因為它們在定居到合適的棲息地之前都生活在中上層水域中。
岩棲真鰃白天藏在縫隙中,晚上出來穿過沙質底部和海草床捕撈浮游生物。分布於大西洋。主要以魚為食。在大西洋西部,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和百慕達開始,南至巴西桑托斯,包括墨西哥灣。它也生活在整個西印度群島和加勒比海地區。在大西洋東部,該物種分布在島嶼,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中,包括聖赫倫那島和揚升島,以及從聖多美島和加彭到非洲南部沿安哥拉的非洲沿岸。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範圍,國家地區,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岩棲真鰃最初由奧斯貝克(Osbeck)於1765年描述並命名為Perca adscensionis,但是此名稱後來被更改為有效學名Holocentrus adscensionis(Osbeck 1765)。過去的科學文獻中出現的同義詞包括:Perca adscensionis Osbeck1765、Holocentrus ascensionis Osbeck1765、Holocentrum longipinne Cuvier1829、Holocentrus longipinne Cuvier1829、Holocentrum sanctipauli Günther1880、Holocentrus sogo Bloch1790。
形態特徵
該物種的身體微紅,帶有金色反射,以及與鱗片相交處的淺銀色條紋。下側面和腹面為白色,而頭頂為深紅色。上頜骨的上部是白色的,並且有白色的條紋對角線跨過檢查。下頜為白色,瞳孔附近的虹膜為紅色。背鰭有淡黃到黃綠色的刺。幼魚很薄,呈銀色,很少棲息,因為它們在定居到合適的棲息地之前都生活在中上層水域中。
生活習性
岩棲真鰃洗浴較深的近海水域以及淺海珊瑚礁上,深度達180米,但是一般棲息於水深30米。岩棲真鰃是一種夜行性物種,晚上在沙底和海草床上遊動,尋找獵物。在白天,岩棲真鰃躲在珊瑚礁內的縫隙和壁架下,以免被捕食。幼魚形成群體,而成魚往往更孤立的生活在既定的領土。該物種能夠通過其泳囊產生聲音,以進行種內交流。可以在疏水閥中存活數天,並在高污染水域中存活的能力表現出了韌性。主要以魚為食,如螃蟹幼仔和蝦幼仔,以及其他小型甲殼類動物,偶爾以幼魚為食。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在大西洋西部,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和百慕達開始,南至巴西桑托斯,包括墨西哥灣。它也生活在整個西印度群島和加勒比海地區。在大西洋東部,該物種分布在島嶼,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中,包括聖赫倫那島和揚升島,以及從聖多美島和加彭到非洲南部沿安哥拉的非洲沿岸。
國家地區
安哥拉(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島、聖尤斯達蒂斯和薩巴島(薩巴島、聖尤斯達蒂斯、博內爾島)、巴西(林達德)、維德角、喀麥隆、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赤道幾內亞、法屬蓋亞那、加彭、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摩洛哥、納米比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巴拿馬、葡萄牙(馬德拉)、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島)、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海倫娜主島、阿森松)、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普林西比聖多美)、聖馬丁(荷蘭部分)、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大陸)、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西撒哈拉。
繁殖方式
體長為14.6厘米左右時性成熟。一年四季都在其分布的較溫暖地區產卵,只有在較溫暖的夏季,才會在較高緯度較涼爽的水域產卵。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岩棲真鰃經濟價值不高,但在巴西和委內瑞拉附近的手工漁業中,經常用誘捕器、釣線和刺網捕獲岩棲真鰃。有時新鮮的活魚被出售。由於其美麗的紅色和獨特的大眼睛,該物種在公共水族館設施中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