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基成礦說

20世紀的前30年中,艾孟斯(w H Emmons,1933)和費爾斯曼(A E Fers-man)等人使這一概念和假定系統化,其中艾孟斯提出的岩基成礦說,曾經流行一時。

背景,基本信息,釋文,

背景

它的主要內容是由玄武岩漿分異而來的、攜帶大量氣液體和成礦元素的花崗岩漿,侵入地殼上部形成岩基的冷凝結晶過程中,成礦元素和揮發物向上部逐漸集中,聚集到岩體的頂部,特別是在岩株、岩鐘的頂部及其附近形成礦床。

基本信息

學科:礦床地質學
詞目:岩基成礦說
英文:batholith mineralization hypothesis

釋文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礦床學界逐漸形成的概念,認為深成火成岩,主要是花崗岩類的岩漿,在其上升冷凝結晶過程中形成的殘餘含礦熱液,在產生多種多樣的金屬礦床中起著主導作用。20世紀的前30年中,艾孟斯(w H Emmons,1933)和費爾斯曼(A E Fers-man)等人使這一概念和假定系統化,其中艾孟斯提出的岩基成礦說,曾經流行一時。它的主要內容是由玄武岩漿分異而來的、攜帶大量氣液體和成礦元素的花崗岩漿,侵入地殼上部形成岩基的冷凝結晶過程中,成礦元素和揮發物向上部逐漸集中,聚集到岩體的頂部,特別是在岩株、岩鐘的頂部及其附近形成礦床。由於岩基周圍形成了寬廣的地熱梯度帶,而從岩鐘分泌出來的成礦溶液就受到了溫度控制,造成礦床分帶,即靠近岩體為高溫熱液礦床,稍遠為中溫熱液礦床,再遠為低溫熱液礦床等。岩石學和礦床學研究的進展證明,“岩基成礦說”的基本概念是片面的,因為花崗岩類主要不是由玄武岩漿分異而來,而是有多種形成環境和成因。大岩基連同它的岩株、岩鐘等不是一次侵入作用所形成,和它共生的礦床也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多旋迴(多時代)和多階段形成的複式岩體。如華南大岩基的不同部分和其中許多不同時代的小岩體,其形成時代可以相差2億~7億年,其成礦熱液也不可能是一次結晶殘餘所形成。與花崗岩類有關的礦床,如鎢、錫、鈹、鈮、、鈾等,主要從地殼矽鋁層,包括地槽堆積物及火山岩等,經過多次混合岩化和花崗岩化作用,使成礦元素不斷活化轉移,向上富集,最後形成礦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