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丸子

岩丸子

岩丸子,中藥名。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的塊莖。分布於湖北、四川、雲南。具有活血消腫,止血,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關節腫痛,咯血,尿血,紅崩白帶,淋證,狂犬咬傷。

基本介紹

  • 別名:岩酸、石鼓子、一口血、獨牛、酸桿桿、一面鑼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秋海棠科
  • :秋海棠屬
  • :柔毛秋海棠
  • 分布區域:湖北、四川、雲南
  • 中文學名:岩丸子
  • 採收時間:秋後
  • 用量:9-15g。外用:鮮品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附註,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苦、酸,性微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消腫,止血,解毒利濕。

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關節腫痛,咯血,尿血,紅崩白帶,淋證,狂犬咬傷。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岩丸子、虎杖、旱田草各10g,豺皮樟、觀音座蓮20g,水煎服。(《常用草藥圖集》)
2、治狂犬咬傷:岩丸子、加吊藤各15g,水煎服。《常用草藥圖集》)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秋後採挖塊莖,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草本,高4-12cm。塊莖圓球形;無莖。通常有1葉(有時有2-3葉),葉柄長4-8cm,有柔毛;葉片圓心形,長寬約3-7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凹口張開,近對稱,兩面具伏生柔毛,邊緣有細圓齒。葉柄纖細,長4-8cm,有柔毛。二歧聚傘花序從地下生出,總花梗長7-17cm,有柔毛,花2-3朵,粉紅色;雌雄花各有花被片4,蒴果長近1.8cm,略具柔毛,有3翅,1翅較大,狹三角形,尖頭。花、果期秋季。

生長環境

生於陰濕山地石隙中。分布於湖北、四川、雲南 。

附註

民間有用本品避孕:月經淨後,每天用一個,酒吞服,連服七天。據說可避孕一年,待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