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

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創辦於2004年4月,是江西省九江市丁立希先生在黔東南州創辦的第二所私立高級中學,也是目前岑鞏縣唯一一所民辦普通高級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2004年4月
  • 所屬地區:貴州省岑鞏縣
  • 學校屬性:民辦普通高級中學
  • 國家:中國
思瑞簡介,創始人簡介,辦學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辦學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思想,平民教育,民主治校,保九上一,校本培訓,管理機構和制度建設,管理機構,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異地招聘,堅持崗前培訓,大膽使用,明確要求,在實踐中提高,健全考核機制,嚴格規範管理,創造寬鬆環境,強化激勵機制,學校位置,

思瑞簡介

2004年8月,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招收第一批學生,由於新校正在修建,故租用岑鞏縣思陽鎮原老思陽中學處閒置校舍辦學第一期招入高一新生533人,生源基本是公辦高中落榜生,於2007年6月畢業,畢業人數423人。2007年考入一本(211工程)高校6人,考入二本22人,考入專科學校78人。2005年招入高一新生570人,現有在校高三學生420人。
2006年8月遷入在縣教育局對面的新校址。2006年招入高一新生649人,2007年秋季招生,招入502人,學校現有在校高中生1392人。設有27個常規教學班,體、美、音各一個特長班。27個常規教學班中,高一年級9個班,高二年級8個班,高三年級9個班。2007年初,學校針對前幾屆高考中英語“瓶頸”情況,在高二年級開了一個日語試驗班,秋季又在高一新生中開辦了兩個日語試驗班。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改學日語,將來以日語參加高考,此一舉措頗受學生歡迎。
新校教學樓6670平方米,學生宿舍6940平方米, 學生食堂1230平方米,其它附屬設施約3500平方米。學校8×105米的道路硬化,36×35米的藍球場硬化及教工宿舍D棟、校園綠化良好,教工宿舍C棟也建成。從2004年10月動工,截止2007年8月31日,新校區建設已完成平整土地土石方約4.5萬立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70萬元人民幣。學校在進行大規模土建工程的同時,投資4萬元建成了圖書室,現藏書量為3000多冊。投資近30萬元建起了電教室,投資10萬元建成了階梯教室和投影室,投資5萬元建成了理化生實驗室,體、美、音教學設施也得到了初步的配備和改善。基本實現了辦公、考勤和學籍管理自動化。至2010年,共投資逾2400萬元人民幣。
丁立希校長認為,黔東南民辦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民辦學校的生源質量低,這些都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解決,我們要在民辦學校舉步維艱的形勢下開創事業,就要走自己的路,辦出自己的特色。保九上一,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理解:一是教學既要講究“有教無類”,又要考慮“因材施教”,我們要保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在校期間,在學到一些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生活,這是社會效益。升大學是獨木橋,對重點、本科,不要期望值過高。二是始終要把眼光看到百分之九十,德育和管理始終是民辦教育的重頭戲,“成才”是我們工作的重要任務。三是教師隊伍的培養。每年要注意從眾多的教師中發現百分之十,即十中選一,注重脫穎而出的青年俊秀,留住他們,培養他們,“優師”計畫和“優生”計畫並重。

創始人簡介

丁立希,男,現年57歲,中共黨員,原籍江西九江人。1981年九江學院畢業(老三屆),在江西從事教育工作32年。2000年來貴州黔東南辦學,2001年在凱里創辦瑞昌中學,2003年學 校改名為“華聯瑞昌高級中學”。2004年4月創辦“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現任兩校理事長兼校長。

辦學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

辦學規模

岑鞏縣思瑞高級中學從2004年8月開始招生,老校址:岑鞏老思陽中學,第一期招入高一新生533人,生源基本是公辦高中落榜生,於2007年6月畢業,畢業人數423人。2007年考入一本(211工程)高校6人,考入二本22人,考入專科學校78人。2005年招入高一新生570人,現有在校高三學生420人。2006年招入高一新生649人,2006年8月遷入在縣教育局對面的新校址。2007年秋季招生,招入502人,學校現有在校高中生1392人。設有27個常規教學班,體、美、音各一個特長班。27個常規教學班中,高一年級9個班,高二年級8個班,高三年級9個班。2007年初,學校針對前幾屆高考中英語“瓶頸”情況,在高二年級開了一個日語試驗班,秋季又在高一新生中開辦了兩個日語試驗班。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改學日語,將來以日語參加高考,此一舉措頗受學生歡迎。

基礎設施建設

2004年學校初創時,是租用原思陽中學閒置校舍辦學。2004年秋在實現第一期招生500多人以後,學校根據縣政府的規劃,在新縣城征地40370平方米開始進行新校區建設。新校區建設規劃分三期進行,按2004年價格預算總投資為2175.5萬元。2006年8月完成第一期建設。建成了6670平方米的教學樓,694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 123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其它附屬設施約3500平方米。學校於2006年8月正式遷入新校區,並開始進行第二期建設。至2007年8月,又完成了8×105米的道路硬化,36×35米的藍球場硬化及教工宿舍D棟、校園綠化一期工程,教工宿舍C棟也已完成主體施工,後期工作正在進行中。
從2004年10月動工,截止2007年8月31日,新校區建設已完成平整土地土石方約4.5萬立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70萬元人民幣。
兩年多來,學校在進行大規模土建工程的同時,投資4萬元建成了圖書室,現藏書量為3000多冊。投資近30萬元建起了電教室,投資10萬元建成了階梯教室和投影室,投資5萬元建成了理化生實驗室,體、美、音教學設施也得到了初步的配備和改善。基本實現了辦公、考勤和學籍管理自動化。
從2008年起,學校將開始第三期建設,計畫至2010年全面完成2004年的校園規劃,屆時學校總投資額預計達2400萬元人民幣。

辦學思想

因本校舉辦者丁立希同志是位具有近40年教齡的老同志,他在來黔東南辦學的第一年,就明確了四個指導思想。丁校長的辦學理念可用四句話,十六個字來闡述:平民教育、民主治校、保九上一、校本培訓。

平民教育

我們的招生定位是平民階層,低收費,廣招生,濟貧困,以得到社會上民眾的認可和擁護。丁校長自己是農民出身,來黔辦學就是為了能讓貧窮落後的貴州孩子走出大山。他常說:“學校是大家的,資金是社會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財務預算中,老師的工資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每年都要拿出幾萬元以助學金獎學金的形式資助學生。正是他的這種強烈的平民意識,正確的辦學思想,以及他的平易近人,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態度,才有了學校今天順利的發展。

民主治校

丁校長常說:“我們的學校就是 一台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台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只是分工不同。但是任何一個角色出問題,都會影響整體形象。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團結起來,渺小就會變 成偉大。他還說:“我個人沒什麼本事,但有了你們這班人,別人就會對我另眼相看了。實際上,學校靠的就是你們。”辦學幾年來,他訓導我們最多的就是這幾句話,我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幾句話。他尊重、珍惜、愛護我們,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我們也心甘情願地為學校出謀劃策,勞心勞力。這應該是他個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學校能在逆境中生存下來的根源。

保九上一

丁校長認為:黔東南民辦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民辦學校的生源質量低,這些都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解決,我們要在民辦學校舉步維艱的形勢下開創事業,就要走自己的路,辦出自己的特色。保九上一,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理解:一是教學既要講究“有教無類”,又要考慮“因材施教”,我們要保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在校期間,在學到一些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生活,這是社會效益。升大學是獨木橋,對重點、本科,不要期望值過高。二是始終要把眼光看到百分之九十,德育和管理始終是民辦教育的重頭戲,“成才”是我們工作的重要任務。三是教師隊伍的培養。每年要注意從眾多的教師中發現百分之十,即十中選一,,注重脫穎而出的青年俊秀,留住他們,培養他們,“優師”計畫和“優生”計畫並重。

校本培訓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動力。學校要發展,必須要建立一支結構合理、質量較高、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學校創辦歷史短,加之教師待遇不算高,教學環境也有一個從艱苦到逐步改善的過程,加之外界干擾大,民辦學校穩定性差,教師隊伍建設一直是困擾民辦教育發展的問題。辦學伊始,丁校長就以“三要三不要”的原則招聘教師:要住校教師,不要走教教師;要專職教師,不要兼職教師;要年輕教師,不要退休教師。並且一直堅持照此執行。同時丁校長認為象我們這樣的學校要想招聘有一定教學經驗的、非常優秀的教師很困難,也拿不出大量的資金組織老師離職進修。那么,校本培訓、在職進修就是提高本校教師的主要途徑。我們的校本培訓主要有六種形式:一是每一個新教師進校都要學校史,樹立團結協作、創業進取、服務學生等意識。增強新教師的向心力和進取心。二是學期初開展崗前培訓班和班主任培訓班,從思想上、業務上進行強化培訓。三是利用已有的老教師結對子進行傳、幫、帶。四是逐步和公辦學校的中繼教工作並軌,鼓勵在職進修,強化在職進修。五是對教師隊伍中脫穎而出的年輕教師大力褒獎,宏揚、樹立身邊榜樣。六是從工資福利待遇上傾向一些業務能力提高快、工作積極認真,並長期安心在校工作的同志。正是因為丁校長確立了這樣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從而使得我校在岑鞏乃至黔東南州都贏得了較好的聲譽,取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和信賴,學校這幾年的高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管理機構和制度建設

管理機構

本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學校理事會由舉辦人和教職工代表共7人組成:理事長丁立希,既是舉辦者也是第一任校長;理事會成員有楊龍梅(2001年來校任教歷史,曾任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班主任,兼任出納,2007年州級優秀教師);馮龍廣(2002年來校任教物理,曾任高一、高二、高三班主任、教務主任、副校長、現任學校黨支部書記,2004年州級優秀教師來校前曾在江西瑞昌有16年中教教齡);曹少波(2003年來校任教物理,曾任高一、高二、高三班主任,校工會主席,總務處主任,教務主任,校長助理);梅波蘭(2002年加入,曾任高一、高二、高三班主任,英語骨幹教師,現任高三(8)班班主任);余來真(2001年在黔東南州瑞昌中學任教,擔任高一、高二、高三數學、化學和生物教師,從教多年.現在是高三數學骨幹教師)詹新國(寧波敦煌集團董事長,思瑞駐寧波辦事處主任)。校理事會一般每年開會一次,特殊情況下臨時召開會議,討論研究學校發展的重大事宜。
學校校長參照同級公辦學校校長職責履行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職責。副校長根據校委會分工協助校長工作。
校委會由正副校長、黨支部書記、處室主任、年級管理部主任共10人組成。
校黨支部由支部書記1人、委員2人共3人組成,校黨支部除履行本身的組織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校工會、校團委等職責外,參與校委會對政教處,學生會的管理。本校現有正式黨員11人。
校工會由正副主席各1人、青工委員、女工委員、財經委員共5人組成。校教職工代表會每年11月份舉行一次。
校團委由正副書記各一人、委員若干人組成。其中校團委書記一般由年輕教師擔任,同時兼任校學生會指導員。副書記由學生擔任。同時兼校學生會主席或副主席,各班成立團支部,年級設團總支。因教工中年輕教師多,設一個教工團支部。學校團代會每年5月舉行一次。

制度建設

制度是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校法”。建校幾年來,學校制度建設逐步健全。學校制度大致分四類:
一類,關係到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如工資制度、醫療、養老制度、生活保障制度、請假制度、教職工招聘制度等,由校長提出草案,校委會討論修改,然後交教代會討論經反覆修改後定稿報理事會審議通過再公布執行。
二類,對教師、學生管理的各項考核、考評、獎懲制度,由各處室提出,經校委會討論通過公布試行。試行一階段後,在聽取各方意見,進行修改後再正式執行。
三類,財務、財產管理制度,由校理事會制定,在徵求校工會和校委會意見修改後公布施行。
四類,各年級、班級自行制定的班紀、班規,只要不與國家現行法規和學校總制度相衝突,學校不干預,有好的經驗還可以交流、推廣。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先有師資才有生源,這是我們辦學初期就確立的基本觀念。在加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上,我們的做法是:

異地招聘

嚴把教師入口關。思瑞中學教師的來源,大部分是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擇優選聘而來的。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這些地方基礎教育比較發達,青年教師起步較高;二是我校的管理模式植根於江西,他們比較容易接受;三是這些人遠離家鄉,社會瓜葛少,出勤率較高,而且由於來自四面八方,地方主義、幫派、裙帶關係等惡習較少,易於團結工作。
招聘教師除一直強調“三要三不要”外,我們還強調招聘的程式化,先面試、再筆試、然後試教、試用,經過這幾關後再簽訂契約正式上崗,從而較好保證了教師“入口”的質量關。

堅持崗前培訓

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第一位。培訓時間是每學期開學前,先培訓四至六天,再上崗任教。培訓的內容因時而變,但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第一位,如今年的重點內容就是學習校史,學習規章制度,確立一個思想,強化三個意識,轉變五個觀念。
確立一個思想就是愛崗敬業思想,你既然選擇了從教這一行,就要把這當做自己的事業來追求,訂出發展計畫,明確奮鬥目標,然後朝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用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心去做,千萬不能誤人子弟。
強化三個意識就是:(一)服務意識。學生就是顧客,教育就是服務,我校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必須全方位面向市場,一個教師好不好、行不行最後還是學生說了算。(二)主人翁意識。學校是大家的學校,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學校靠教師發展,學校同時也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平台。教師的工資待遇跟個人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量、工作效果掛鈎,也與學校的發展同步。(三)優勝劣汰的意識。市場不相信眼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機遇永遠只給隨時作好準備的強者,末位淘汰制適用於每一個在思瑞工作的人們。
轉變五個觀念包括:(一)育人思想上,“有教無類”,將育人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教會學生為人處事,而不是單純的“教書”。(二)在育人方式上,從“書生型”向“創造型”轉變。(三)在培養目標上,從單純的追求升學率到三個面向:面向高考,面向個性發展,面向就業。(四)在教學形式上從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因材施教,鼓勵因科因時因地創新。(五)在管理方法上從“管教式”向培養“自主式”轉變,努力提高學生自治能力,做好養成教育。

大膽使用,明確要求,在實踐中提高

針對我校青年教師偏多的特點,學校要求:(一)所有教師參加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無教案不進課堂,教研組長每周檢查一次,客觀評價,記錄在案;(二)新上崗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對教務主任和其它教師也作出具體要求;(三)對班主任工作要求做到五個多:多看一眼、多聽一句、多講一句、多走一步、多想一下。還經常要老班主任現身說法;(四)對青年教師業務進步提出“一年入行,二年過關,三年成骨幹“的明確要求。

健全考核機制,嚴格規範管理

主要做法有二:一是抓考核制度的完善,幾年來學校對教師考勤、考績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基本上實現了管理制度化,考核規範化。二是擬定考核標準。既注重效果,更注重過程管理,綜合評價,每周有小結,每月一通報,學期有綜合考評,與工資獎金直接掛鈎。

創造寬鬆環境,強化激勵機制

把事業發展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本校有幾個不成文的規矩:新老師進校,半個月內校長或支部書記要找他(她)談話一至兩次;教師婚喪病傷事,校方必致祝賀或問候。大年正月,校長先向教師拜年……。學校還專門設定了開拓創新獎、業務進步獎、愛生獎、信息獎優秀建議獎等十多個獎項,更是極大地鼓舞了青年教師的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積極性。

學校位置

貴州省岑鞏縣城新興開發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