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鄉,位於山陽縣東偏南部,鄉機關住天橋村,距縣城80km。轄天橋、大嶺、大坪、夏家坪、蠟燭山、呂家坪、靳家河、龍洞川8個行政村60個村民小組。全鄉1629戶6313人,其中非農107人。
鄉域面積141平方公里,有耕地8520畝,山地約占總面積的95%,河谷溝台地約占5%,海拔為800—1400m。常年平均氣溫10—13℃。境內山照公路橫穿而邊,交通便利。程控電話、無繩電話村村通,通訊快捷便利,村村接通高壓電,戶戶用上照明電。常年山綠水清,環境優雅,空氣清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陽縣天橋鄉
- 總面積:141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耕地8520畝
- 人口:6313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0—13℃
- 海拔:800—1400m
基本情況,經濟狀況,發展理念,
基本情況
天橋鄉,位於山陽縣東偏南部,鄉機關住天橋村,距縣城80km。轄天橋、大嶺、大坪、夏家坪、蠟燭山、呂家坪、靳家河、龍洞川8個行政村60個村民小組。全鄉1629戶6313人,其中非農107人。
鄉域面積141平方公里,有耕地8520畝,山地約占總面積的95%,河谷溝台地約占5%,海拔為800—1400m。常年平均氣溫10—13℃。境內山照公路橫穿而邊,交通便利。程控電話、無繩電話村村通,通訊快捷便利,村村接通高壓電,戶戶用上照明電。常年山綠水清,環境優雅,空氣清晰。
經濟狀況
1、依靠農業種植、糧食達到自給有餘,其它各業全面發展。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551萬元,林業總產值129萬元,牧業總產值230萬元。各業產值之和9100萬元,人均達到1441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薯類為主,2002年,小麥年產值45.2萬元,玉米年產值49.4萬元,薯類年產值136萬元,大豆年產值27.4萬元。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回響上級黨委、政府號召,大力調整農業產值結構,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發展地方經濟,唱好“藥業興縣、經業興鄉”大戲,使我鄉藥材種植迅猛發展,以黃姜、天麻為龍頭,兼種丹參、柴胡、杜仲、豬林、二花、五味子、天南星等名貴中藥材,此項產業2002年生產總值300餘萬元,人均產值5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此項產業由原來政府強制推廣轉變為現在農民自覺種植,擴大種植面積,預計今年中藥材產值可達500萬元左右,人均產值僅此一項可達800元以上。目前已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2、擴大地方名優土特產發展規模,提高其質量。主要土特產有核桃、板栗、香菇、木爾等。估計今年核桃產量可達200噸以上,僅此一項全鄉人均可收入100元左右。
3、大力發展養殖業,培養牛、羊、豬、餵養大戶。全鄉生豬存欄5000多頭、羊1000多隻、耕牛300多頭。
放寬政策,吸引外商,發展經濟。採取了“你投資,我辦廠,你賺錢,我發展”的互惠互利政策,吸引了河南老闆在我鄉板房開採重晶石礦,使這裡的閒置勞動力不出遠門,一年可收入幾千元。目前還有外地幾家廠商正與我們恰談開採大嶺村、天橋村的重晶石礦和開採蠟燭山村石灰石礦。
近幾年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鄉在天橋和水草坪設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所和防疫專乾,鄉有掃育學校和專職教師,全鄉農民青壯年文盲率低於3%,有國小校舍20所,適齡兒兒童均有接受法定義務教育的條件,幼兒輟學率低於5%,95%以上的青少年受到了九年或以上的學校教育;村村設有老年活動室,為中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
發展理念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林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1、全鄉目前糧經比已達到5:5平,根據區域自然條件,大坪村已基本實現無糧村,土地全部種植黃姜、柴胡、天南星、天麻等中藥材。力爭到2005年實現糧經比達到2:8。
2、經過努力,多方籌集資金,目前全鄉村村通公路,半數以上村民小組已通公路,交通非常便利,三相電已接通村村莊莊,戶戶用上照明電,半數以上農民買了彩電,安裝衛星接收器500多台;安裝有線電話160多部,無繩電話50多部,沒有一個村通訊不暢通;半數以上農民接通了自來水,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按照上邊的要求,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還林,面積達1900多畝,全部栽上了核桃樹、板栗樹和松樹苗。
3、轄區內森林茂密,鳥語花香,泉水溪流,奔騰不息。水草坪有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和飛播林,鄉政府前山後山古樹參天,生長几千年的鐵匠樹四季長綠,遙相對峙,令人留戀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