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閣聞笛羊士諤創作於唐朝 ,是一首七言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閣聞笛
- 朝代:唐代
- 作者:羊士諤
- 類型:七言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作品評價,七言詩簡介,歷史,
作品原文
臨風玉管吹參差,山塢春深日又遲。
李白桃紅滿城郭,馬融閒臥望京師。
作者簡介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作品評價
擅長委婉含蓄地表達女子情懷,如獻衷心:見好花顏色,爭笑東風。雙臉上,晚妝同。閉小樓深閣,春景重 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滿衣猶自染檀紅。恨不如雙燕,飛舞簾櫳。春欲暮,殘絮盡,柳條空。如此間景間情,曲曲折折、層層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別的內心感受。重視歌詞的形式,也重視歌詞的內容,只是他認為,曲子詞主要是為上層社會遊樂歌唱用資羽蓋之歡的,詞是艷曲,而文人詞又不同於民間詞。這種主張有進步意義,也有局限,但它卻代表著部分詞人的看法,他們的創作實踐也與此基本一致。
七言詩簡介
詩體名。全詩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起源於先秦和漢代的民間歌謠。不過,漢、魏之際七言詩極少,在南北朝時期至隋漸有發展,直到唐代,才真正發達起來,成為我國古典詩歌又一種主要形式。《睢陽尚書(袁可立)袁氏家譜》:“又袁家山列入洛學書院八景。有七言詩三首詠大司馬可立及其子參政袁樞與其孫知廣西新寧州袁賦誠,各詩一首。”
歷史
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體。它起於民間歌謠。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聯句,但據後人考證,實系偽托,並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休、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從梁至隋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