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足平原

山足平原

山足平原也稱山麓平原(piedmont plain)是位於山區至平原的過渡地帶,由一系列洪積扇或沖洪積扇發展形成的平原。根據成因又可分為洪積平原或沖洪積平原。西班牙語稱山麓洪積平原為bahada或bajad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足平原
  • 外文名:piedmont plain
  • 別稱:山麓平原
  • 釋義:山區至平原的過渡地帶
  • 成因:洪積扇或沖洪積扇發展形成
  • 分類:洪積平原或沖洪積平原
釋義,形成,崑崙山山足平原昆,

釋義

山足平原也稱山麓平原(piedmont plain)是位於山區至平原的過渡地帶,由一系列洪積扇或沖洪積扇發展形成的平原。根據成因又可分為洪積平原或沖洪積平原。

形成

山麓地帶受長期的片狀水流沖刷和重力崩落作用,山坡逐漸後退而形成的山麓剝蝕面,簡稱山麓面,又稱山足剝蝕面,簡稱山足面。許多山麓剝蝕面連線後形成的廣大平原,稱山麓剝蝕平原。這種夷平面形成的論點稱山麓剝蝕平原學說。它強調山坡始終山麓剝蝕面保持陡峭,平行後退,山麓剝蝕面逐漸擴大而使整個山地夷平。在山麓剝蝕面擴展過程中,殘留著下凹坡形,陡峭的孤丘突露于山麓剝蝕平原上,稱島狀山。中國內蒙古高原、柴達木盆地邊緣可以看到典型的山麓剝蝕面及山麓剝蝕平原地貌。

崑崙山山足平原昆

崑崙山山足平原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南起崑崙山,北達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為一東西長約700公里、南北寬約150公里的遼闊地帶,總面積十萬餘平方公里,是新疆今後國民經濟重點發展地區。崑崙山山足平原在地貌景觀上為一向北傾斜的茫茫無際的戈壁石漠和沙漠,其間展布通常被稱為`綠洲。的河流流經的扇形沖積平原。按大地構造系統,山足平原屬塔里木合塊西南部份,與高聳南側的崑崙摺皺山系的縫合帶北側。北崑崙擁有雄厚的地槽型古生代沉積及太古代與元古代深變質岩系,局部有加里東晚期及華力西期花崗岩為主的岩槳侵人。緊貼崑崙山足是山勢較低的中生界和第三紀沉積,稱為前山帶,屬塔里木台塊西南撓起範疇。崑崙褶皺山系最後形成於華力西晚期,塔里木台塊是較為穩定的地區,基底由前震且系變質岩構成,一上覆平緩的古生界蓋層和以陸相為主的中、新生界沉積。本區域台拗發育,在崑崙地槽山前的中、新生代沉陷區,即崑崙褶皺帶北緣傾沒地帶,上覆巨厚的新生代沉積,尤以第三繫上新統和第四系下、中更新統為主。從沉積岩相和構造格式來看,崑崙山山足平原屬山前拗陷,這一拗陷最初形成於古生代末期,拗陷雛形雖然形成較早,但實際上到了侏羅紀才接受沉積(缺三迭系)。晚第三紀以來,崑崙山急驟上升,山前拗陷充滿了崑崙山剝蝕傾瀉下來的砂礫卵石,幾乎全部覆蓋了拗陷內先期沉積的第三紀地層。
支配崑崙山山足平原的構造運動是華力西和阿爾卑斯運動,前者運動的結果,在山前發生深大的區域斷裂,形成山前拗陷,後者自第三紀末以來,表現得異常強烈,對山前拗陷現今的構造格局起著控制作用。新構造運動是以非均衡的區域上升運動為主導韭伴隨斷裂(幾乎全是逆沖斷層)、褶皺的地質構造運動,導致第四系下伏第三系抬隆、斷陷、背斜向斜等基底構造,致使整體的崑崙山山前拗陷分割成一連串範圍大小相差懸殊的拗陷或凹陷。自東至西計有:于田一民豐拗陷、恰哈拗陷、和田拗陷及皮山、葉城、澤普、宗廊、烏卡巴什、克里陽、合什他克等凹陷。崑崙山山前拗陷遠延至塔克拉瑪千沙漠復地的羅斯塔格山和與之東展的麻托塔格山,縱深150-200公里,沙漠中仍有第三系隆起,被南侵的現代風沙覆蓋而形成沙山。由於山前拗陷構造特徵,其控制第四系的發育厚度,不同地區的變化很大,例如:和田、于田一民豐拗陷厚逾千米,皮山、葉城、澤普等凹陷,一般300-500米,隆起帶一般不過百米,受第三系基底構造制約,這些已被地震、物探、鑽探等探測手段所證實。崑崙山海拔高程600-800米,5300米以上積雪和友蓋現代冰川,山足平原地勢從山足帶2500-2000米向北遞減至沙漠區1300-1200米,相對高差達千餘米。儘管第四系掩蓋了許多構造和較老的地質現象,但隱伏構造的新構造線在地貌上顯示比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擬下伏基面與構造,而且也表現了不同的地貌岩相帶,即構造、地貌、岩相的界線大致吻合。崑崙山至塔克拉瑪千沙漠、登高遠望,五條地貌一岩相帶盡收眼底:由太古界、元古界及古生界的變質岩、碎屑岩及碳酸岩組成的高山、中高山帶,中生界及第三系(往往上覆下更新統冰積礫岩)的低山丘陵前山帶,第四系卵礫或砂礫石組成的山前洪積戈壁石漠帶(該帶的第三系基底構造最複雜),由粉砂質亞砂土覆蓋的沖積平原,風積沙形成的沙丘鏈、沙壠、沙山、沙堆及沙地等沙漠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